游客
题文

7月5日,云南德宏傣族景颇自治州发生特大洪涝、泥石流灾害,在当地政府的努力救援下,62名游客全部脱离危险,被安置到安全地段。完成下列小题。

从地形要素看,图a中甲、乙、丙、丁四地中最容易发生泥石流灾害的是( )

A.甲地 B.乙地 C.丙地 D.丁地

图b为一段等高线地形图,实线为等高线(单位:米),虚线泥石流路线,若此时游客正好位于O点,则其正确的逃生路线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科目 地理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我国自然灾害多发区的自然环境特点 地形、气候、水文等条件与旅游安全的关系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地理环境包括:

A.自然地理环境和人文地理环境
B.海洋环境和陆地环境
C.大气环境和水文环境
D.海洋环境和大气环境

我国许多古诗词中描述了不同区域地理环境的特点,请根据图甲、图乙及其中的古诗回答各题。

甲乙两图反映出的地理环境分别是

A.甲:山高水阔,常绿阔叶林茂密乙:河口地带,鱼米之乡
B.甲:春寒料峭,野渡无人乙:山高坡陡,水土流失严重
C.甲:北雁南飞,叶落草枯乙:一种喀斯特地貌
D.甲:丘陵春深,溪水奔流乙:水乡江南,丘陵广布

形成甲乙两地区域特征差异的最主要原因是

A.海陆位置不同 B.气候和地质作用不同
C.海拔高度不同 D.人类

区域发展初期阶段的匹兹堡(  )

A.资源充足 B.环境恶化
C.人地关系不协调 D.人类对环境的影响较大

松嫩平原与长江三角洲气候的共同点是雨热同期,原因是(  )

A.同属温带地区 B.气候的大陆性强
C.同属东部季风区 D.都是平原地区

区域发展包括初期—成长—转型—再生等不同阶段,据此完成问题。
关于区域发展阶段的叙述,正确的是

A.初期阶段,区域内城镇很少,空间结构比较复杂
B.成长阶段,区域内部人地关系基本协调
C.转型阶段,区域原有的集聚效应减弱,经济呈现衰败、萎缩状态
D.再生阶段,应积极发展劳动密集型工业,解决大量工人失业问题

区域发展从初期到再生阶段,人地关系的变化是

A.不协调→协调→不协调 B.不协调→协调
C.协调→不协调→协调 D.协调→不协调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