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必须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英国工业革命被誉为“被解放了的普罗米修斯”,在人类历史上首次创造了一副烟囱多于教堂尖顶的图景。他在不过三代人的时间里,改变了整个英格兰的面貌:从家庭手工业过渡到大工厂生产,从手工劳动过渡到机器劳动,从乡村社会过渡到都市化的社会……——马克壵《世界文明史》
材料二  1889年5月6日,巴黎再次承办世博会……由于采用了电灯照明技术,这也成为第一次晚上也开放的世博会……为迎接这次盛会,巴黎为埃菲尔铁塔安装了一部电梯,参观者可以直达顶层。
请回答:
(1)材料一说明当时英国工业生产的主要方式是什么?哪一发明从根本上推动了工业生产主要方式的变化?英国工业革命后,形成了怎样的世界格局?
(2)据材料二指出,巴黎世博会主要反应了哪一领域的技术成就?说明当时正处于哪一工业革命时期?
(3)根据上述学习和探究,你认为要实施科技创新应注意哪些问题?

科目 历史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较易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穿越时空隧道假如你是旅行者在漫长的中国古代史中游历。
(1)在采访孟子和韩非时,他们回答的治国主张各是什么?
(2)公元1世纪你在匈奴看到一位汉族公主她是___________________,西汉与匈奴和与战的原因分别是什么?
(3)你在查阅史籍时快点““江南……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rěn,丰收),则数郡忘饥。……丝绵布帛之饶,覆衣天下。”请问三国到南北朝是我国的经济重心在(黄河或长江流域 1分)这一时期江南经济开发的最主要的原因是什么?
(4)三国两晋时期发生了三次以少胜多的著名战役,这些战役中,失败一方的相同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国鼎立局面正式形成的标志是什么?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民族迁徙有何历史意义?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如图,秦始皇

(1)材料一秦始皇统一全国的时间是____________________,为了加强思想控制,秦始皇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材料二:汉武帝即位时,下诏令各郡县推举人才由他亲自出题,让被举荐的人作答。通过这样的考察,武帝发现了像董仲舒等一批有真才实学的人。对出身低微的人,他也能破格录用。如出身于奴仆卫青,做到了大将军。
(2)材料二反映了汉武帝__________________.(1分)在思想方面董仲舒向提出的建议是什么?该建议的内容是什么?
(3)秦皇汉武在思想方面采取的措施反映了他们对待_________________的态度是恰恰相反的。汉武帝为实现大一统在经济方面采取了怎样的措施?
材料三:如图,丝绸之路上的商队

(4)对沟通丝绸之路贡献最大的人物是____________________。请依据材料三写出丝绸之路的具体路线。
(5)丝绸之路的开通有何历史意义?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
——《论语》
材料二如图

材料三:鲜卑姓氏改为汉姓

鲜卑姓
汉姓
鲜卑姓
汉姓
拓跋

贺赖

丘穆陵

独孤

步六孤

贺楼

请回答:
(1)材料一中齐桓公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扩充疆界。春秋时期诸侯要称霸的先决条件是国家要______________________.(1分)
(2)材料二反映了什么历史事件?该事件主要内容有那些?
(3) 导致商鞅悲惨结局的原因是什么?
(4)与材料三相对应的改革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该改革中皇族姓氏改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为学习汉族先进文化,改革者曾迁都________。该改革起到什么作用?
(5)通过对上述事件的了解,你得到怎样的启示?

我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有悠久的文明,灿烂的文化。(辨别下列史实的正误,在题前的【】内正确的打√;错误的打X。并加以改正)
()(1)两汉时期,人们把现今甘肃玉门关和阳关以西,也就是今天内蒙古地区和更远的地方称为西域。
改正:
()(2)与商周同期我国西南劳动人民在成都平原开创的青铜文明是三星堆文化。
改正:
()(3)我国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是国人暴动。
改正:

中国历史源远流长,有许多领先世界的成就。下列一段描述中有三处史实错误,请找出来并加以改正。
河姆渡居民种植水稻,半坡居民种植粟,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和粟的国家。商朝现存世界最大的青铜器是四羊方尊。秦朝农民修建了伟大的工程长城。东汉杜诗发明水排比欧洲早一千多年。东汉华佗看病时使用的麻醉药剂是麻沸散,他创制的医疗体操是望闻问切。南朝的数学家祖冲之在世界上第一次把圆的面积的数值计算到小数点以后第7位数字。
(1)错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改正_________________
(2) 错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改正_________________
(3) 错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改正_________________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