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读图,结合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重庆市涪陵区是闻名遐迩的“榨菜之乡”。而宜昌在19世纪末就成为中国第一个涪陵榨菜销
售市场,至今仍是主要集散市场。
材料二: 8000~10000年前的青藏高原,曾经水草丰美,古人类在广阔的草原上过着狩猎生活,后来随着高原的不断隆起,气候变得寒冷干燥,人类被迫迁出。
材料三:“茶马古道”是云南、四川与西藏之间的古代贸易通道,由于是用川、滇的茶叶与西藏的马匹、药材交易,以马帮运输,故称“茶马古道”。汉文史料中多有藏人“嗜茶如命”字样;藏地民谚有“汉家饭果腹,藏家茶饱肚”之说。早在汉唐时,这条以马帮运茶为主要特征的古道就发挥作用了。
(1)根据材料一,概括宜昌形成榨菜集散市场的条件。
(2)读材料,试根据茶树的生长习性及西藏地区的气候特征分析藏地不产茶的原因。
(3)马帮运输很长时间以来成为茶马古道所经地区较为单一的主要交通运输方式,试从地形角度分析其原因?

科目 地理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影响农业区位因素 交通运输线、点的区位选择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下图是“某城市规划简图”及近年该城市统计的“人口年龄结构金字塔图”,该市常年盛行东北风,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如该城市主要功能区包括住宅区、工业区、商业区和文化区,则①、②、③、④请所代表的功能区分别是
(2)a、b、c、d四个宜建高级住宅区的是,原因是
(3)该市计划在甲、乙、丙、丁四地中选择一处建设钢铁工业基地,你认为最合适的选址应位于处,原因是
(4)根据该城市近期统计的人口年龄构成金字塔图,分析该城市发展的人口优势,并预测30年后该城市面临的人口问题对城市发展的影响

生态安全与人类未来生存安全密切相关。陕西省处于我国东南湿润区与西北干旱区的过渡地带,生态比较脆弱。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陕西省简图”和“陕西省1978年以来三次产业构成变化图”。

材料二图3为“陕西省1978一2006年生态足迹/生态承载力/生态盈余或赤字/生态压力指数变化趋势”图。(生态足迹是指能够持续地提供资源或容纳废弃物的、具有生物生产力的地域空间;生态承载力是指一定条件下生态系统为人类活动和生物生存所能持续提供的最大生态服务能力,特别是资源与环境的最大供容能力;生态承载力与生态足迹之差就是生态盈余或赤字,二者之商就是生态压力指数。生态压力指数通常用来表示生态安全程度。)

(1)据图1描述陕西年降水量的分布规律是,图中A点的年降水量可能为(

A.345mm B.455mm C.550mm D.610mm

(2)读图2分析陕西省自1978年以来三次产业结构的变化特点
(3)据材料二分析,与生态承载力的变化相比,生态足迹的发展变化特点是。陕西生态赤字的变化趋势是,这说明

【环境保护】
PM2.5是指大气中的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也称为可入肺颗粒物。PM2.5的主要来源是日常生活、生产、汽车等排放的残留物,对人体健康危害较大。下图示意我国西北某大城市多年平均PM2.5的季节变化。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指出该城市PM2.5季均值季节分布特点,并分析主要原因。
(2)降低PM2.5.浓度的主要措施有
等。
(3)实施环境管理,可以更好地协调环境与发展的关系,其中,征收排污费制度是环境管理的手段,也是环境管理的主要手段。

【城乡规划】
下图为“长江中下游某城市位置和功能分区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l)该城市的布局形式是。中心医院的主要区位条件

(2)为了改善城市环境质量,应将石化、化肥等重污染工厂搬迁到 A 、B、C、D 区域中的区。在 C 区,街道多呈东西—西北走向,其最有可能考虑的因素是
①节约用地后投资费用②合理布局城市主干道,方便出行
③平行于夏季风主导风向④适应当地地形地势
(3)分析该市发展石化工业的区位优势。

【旅游地理】
下图为我国沿海某旅游景区略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指出图示景区旅游资源的突出优势。
(2)游憩区是旅游景区的一种重要功能区,是人们娱乐、休闲、减轻旅游疲劳的场所。若在该景区 A、B、C 三处中选择一处作为游憩区,最宜选择在何处并说明理由。
(3)说明发展该地区旅游业应注意的问题。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