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常说"社会怎么样怎么样"实际上,社会不是抽象的概念,社会是由千千万万个"你""我""他"组成的,社会就是所有人的集合体。请跟随"我"乘坐小小公交车,来关注大社会。
公交车上的心态
"我"曾经坐过一路"红灯记"的车,每到一个路口就刚好遇到红灯亮,在我们前面的一辆车刚好就是红灯亮之前最后通过的幸运车,车上许多人包括司机都感叹今天真是倒霉极了。
(1)每个人的心态都是自己选择的,这时"我"要保持乐观心态,应该怎么想?
公交车上的文明
拥挤的公交车上,各种声音此起彼伏,几个人在高声交谈,一位年轻人用手机大声播放音乐,车上一位乘客的手机铃声忽然响起,这位乘客对着手机大声地喊:"我听不见呀!你大声点!"
(2)请评析公交车上人们的行为表现。
公交车上的选择
晚上放学,"我"乘坐公交车回家。上车时,发现车上除了一两个爱心座椅(为老幼病残孕而设立)还空着,其他座位都坐满了人,而"我"又离家较远……
(3)你认为这时的"我"应该做出何种选择?为什么?。
材料:公平是我们社会生活追求的一个重要主题。在改革开放的初期,党和政府鼓励沿海地区通过诚实劳动和合法经营先富起来;当改革发展到一定阶段,党和政府又利用先富者的示范力量,采取有力措施促进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同时采取对口支援等多种形式加大对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的扶持力度,积极协调城乡与区域发展。对此,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
小铭认为:先富者与后富者的出现,会导致区域贫富悬殊,产生社会不公平现象。
小华认为:这是我国在实现共同富裕过程的不同阶段,社会发展不可能有绝对公平。
请运用公平或共同富裕的相关知识,评析上述观点。
材料一:小张是一名业余摄影爱好者,前几天在一公园游玩时,发现几个女青年边吃东西边把果皮扔在地上,于是立即按动快门。不料她们立即围过来,要小张把底片交给她们,否则就告小张侵犯她们的肖像权。小张非常矛盾,不知是不是应该将照片投给报社 。
材料二:中国科技大学少年班学生马某窃取了美国明尼苏达大学给同班同学陈某的邀请信,并假冒陈某之名拒绝了该大学的留学邀请,同时向该校推荐自己。事情败露后,学校开除了马某的学籍。 阅读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材料一中的小张是否侵犯了那几个女青年的肖像权?为什么?
(2)材料二中的马某侵犯了陈某的什么权利?为什么?
2010年7月29日公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提出,要加强师生安全教育和学校安全管理,提高预防灾害、应急避险和防范违法犯罪活动的能力。
自今年春季各地发生多起幼儿园、学校的恶性伤人事件之后,全国各地高度重视加强校园安全建设和管理,学校有校警、街头有巡警、辖区有民警,正成为全国多数地方的共同举措。
生命不保,何谈教育,何谈发展,何谈幸福!
(1)请你探究:国家为何高度重视校园安全建设?
(2)排查隐患:你所在的校园存在哪些安全隐患?(2分,要求能列举两条)
(3)清理设计:请你为“校园安全”设计一条警示语。
(4)我们应该怎样正确地行使生命健康权?
2010年5月18日,山东枣庄市在网上发现一条“枣庄将在5月19日凌晨4时发生地震”的帖子,地震谣言帖的出现,引发了部分群众恐慌。为避免谣言扩散,市公安局全力侦探,于20日将在网上散布谣言的违法嫌疑人王某抓获。王某行为已经触犯《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二十五条规定,涉嫌编造虚假信息扰乱社会秩序,公安机关对其依法予以行政处罚。
看了上面信息,某班同学展开了热烈的讨论。
(1)观点评析:有人说,发帖子是公民的言论自由,我想说什么就说什么,别人爱信不信,不应当受到法律制裁。这种观点对吗?为什么?
(2)理论分析:请你向同学们说一说公民应该怎样正确行使权利?
张童少年失去父母,成了一名孤儿,家庭生活极其困难,在政府的帮助下,读完了中学。随后,他响应国家的号召,自愿到部队服兵役,因表现出色,多次受到上级表扬。退役后,他当了个体户,由于认真守法、积极纳税,第二年就被税务部门评为“先进个体经营户”。后来,他又带领村民走上了共同富裕之路。他的举动得到了社会的好评,并当选为县人大代表。
阅读上述材料,回答问题。
(1)张童享受了宪法赋予的哪些权利?
(2)张童履行了宪法规定的哪些义务?
(3)简要说明公民在享受权利的同时,为什么必须履行义务?
(4)我们如何忠实履行义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