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自中共十八大后,中央反腐力度不断加大。据统计,十八大后全国已有99名副部以上官员和军级以上军官落马,包括今年被宣布查处的11名省部级官员。我国各级人民法院从重、从快审判了一批职务犯罪案件,对产生重大社会影响、性质恶劣贪污腐败案件依法从重处罚;追究了相关违法犯罪行为人的法律责任。
上述材料体现了教材中的哪些观点?

科目 政治   题型 探究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厉行法治的要求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生命非儿戏,青春需援手……一则少年微博直播自杀的消息引发了同学们的热议,不少人认为是网络围观的语言暴力将这个彷徨的少年推向死亡。以下是某班同学收集的信息,请你参与其中,完成相关问题:
信息一:2014年11月30日,19岁少年曾鹏宇微博直播自杀的经过,吸引了很多人围观。有网友劝慰、报警,有网友嘲笑、不屑。小曾在生命的最后时刻说不想死,但已无力回天。他死后,数以万计的网友找到他留在网站上的歌曲播放,曾嘲讽他的人态度反转,但道歉已经晚了。
(1)请你简要评析一些网友的嘲笑、不屑行为。
信息二:对于小曾来说,不再有“下次”的机会;但对千千万万如小曾的少年,下次,请伸以援手,请对他们温柔以待,而不是以娱乐轻率看热闹的方式,断绝一位有自杀念头的少年与世界对话的机会和其对生的最后留恋。我们要敢于匡扶正义、面对他人的求助,我们要伸出友善之手。
(2)我们应如何匡扶正义、践行友善?

材料一:2015年1月21日,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宣布,国家网信办、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安部、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联合启动“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专项整治工作,力争用半年左右时间,着力解决这一损害群众利益、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努力使网络空间全面清朗起来。

材料二:2015年2月28日国家网信办发布消息称:我国公众踊跃举报“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违法行为,
2月期间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共接到网民有效举报11796件,其中,网民对“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违法行为的举报数量较大。
阅读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的知识回答问题:
(1)“网络无限,道德有界;网络无形,法律有绳。”说一说我国开展上述专项整治工作的现实意义。
(2)“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我们应该怎么做?

2009年10月24日,为救落入湍急江水中的两各少年,湖北长江大学10多名大学生不顾自身安危,手挽手结成“人梯”,挽救了两名少年如花的生命,而陈及时、何东旭、方招3名大学生却献出了年仅19岁的生命。2009年12月4日 ,湖北长江大学救人的大学生团体名列2009年十大法制人物之中。
为提高全体同学的思想道德素质,某校决定开展一次以“学习长江大学生,做有正义感的人”为主题的系列教育活动,请你参加,并完成相关任务。
[请你设计]
(1)请你为此次活动设计至少两种活动形式。
[明辨是非]
(2)小明说:“遇到正义行为,我们要支持;遇到非正义行为,我们要勇敢地冲上去”。你赞成这种观点吗?请简要说出理由。
[校园链接]
(3)活动中,同学们纷纷感受到校园中的一些正义行为。请你列举能体现校园中正义行为的两个具体的事例。
[我思我悟]
(4)有些同学对学校举行这次活动的目的不太明确,请你向这些同学解释。

近几个月来,全国各地发生不法分子暴力侵害中小学生的恶性案件。一时间,从中央领导到普通百姓,举国上下关注校园安全问题,中小学生的生命健康成为全社会保护的重点。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此类突发暴力事件,侵害了我们的哪一项人身权利?我国主要有哪些法律保障公民的这项权利?(至少写出两部法律)
(2)我国法律为什么要对未成年人的这一权利给予特殊保护?
(3)如果敲诈、抢劫、绑架、恐吓、凶杀等突发事件发生在我们的生活中,我们该如何应付?

材料一:两会期间3月6日上午,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参加江西代表团审议,与代表共商国是。习近平在与代表谈到江西良好的生态环境时深有感触地说,“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啊!要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对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不能手软,不能下不为例。”
材料二:中共中央政治局3月24日召开会议,审议通过《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会议认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要按照党中央决策部署,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协同推进新型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农业现代化和绿色化。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必须加快推动生产方式绿色化,必须加快推动生活方式绿色化。通过多措并举、多管齐下,使青山常在、清水长流、空气常新,让人民群众在良好生态环境中生产生活。
结合上述材料,运用《思想品德》有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为什么要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
(2)我们应该如何推进“绿色化”, 让人民群众在良好生态环境中生产生活?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