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有两样东西最能震撼人的心灵:一个是内心的崇高信念——精神,另一个是神奇灿烂的星空——科学。下面让我们一起感受精神和科技的力量。
【精神的力量】中华民族历经苦难而又生生不息。从汶川到玉树、再到鲁甸,那生命至上的国家理念,那万众一心的民族情怀,那百折不挠的坚韧品格,定格为无数震撼心灵的画面,砥砺我们团结互助、奋力前行。从某种意义上说,抗震救灾的胜利是精神力量的支撑。
【科技的力量】近年来,我国科技领域喜事连连:神舟十号首次应用性太空飞行提升了我国的航天实力,辽宁航母列装和蛟龙下洋捉鳖提升了我国海防实力,歼15舰载机和J20战斗机提升了我国飞行能力和战斗力……
(1)材料【精神的力量】中精神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价值准则的哪些内容?你怎么理解材料中加点部分?
(2)材料【科技的力量】符合教材中哪一科学论断?这启示我们实现现代化要提高哪两种能力?它们之间有何内在联系?
(3)感悟精神和科技的力量,对我们青少年提出了怎样的要求?
材料一:2012年九月25日《北京日报》报道:陕西省纪委表示,鉴于陕西省安监局局长杨达才在“8.26”特大交通事故现场“笑脸”的不当行为和佩戴多块名表等问题,省纪委调查表明,杨达才存在严重的违纪问题,撤销杨达才省安监局局长职务……
材料二:从最初车祸现场不合时宜的“微笑照片”网络疯传,到佩戴各种名表被“人肉搜索”,再到三陕大学学生刘传峰申请公开杨达才年度工资,至道“表哥”被撤职。不但拓宽了网络监督、网络反腐的渠道,因为使得民意监督愈加有效。
结合上述材料,运用所学知识思考系列为题:
(1)上述材料共同共同反映了我国正在实施什么治国方略?为什么要实施这一方略?
(2)刘传峰等一些网民通过网络或者媒体反映官员违法违纪现象,是在行使什么权利?请找出这样做的理论依据。
(3)你准备通过哪些途径向有关部门建言献策/在行使这些权利的过程中应注意哪些问题?
依法治国即依宪治国,实施依法治国就是要提高人民群众的法律意识。
(16分)“心语小屋”是同学们倾诉烦恼的好地方。以下是几位同学的来信,请你运用所学知识,帮他们排忧解难。
【信件一】这段时间我发现自己的胡子慢慢地长出来了,声音也变粗了,同学们都笑我说话像鸭子叫,我很自卑。
(1)进入青春期后我们的身体会发生哪些变化?我们对他人的生理发育特点应持什么态度?
【信件二】李敏是我的同学,他的成绩特别好,特别爱帮人。我有什么问题都喜欢问他,他也很乐意为我解答。可是没多久,就有同学指手画脚,说我俩是“青梅竹马”。从此我便躲着他。
(2)你赞成这位同学的处理方式吗?请说说你的理由。
【信件三】进入初中后,我埋头苦读,成绩稳居班级第一。为了不影响学习,我从不参加班级的文艺活动。可同学们背后都说我是“书呆子”,没有生活情趣。我很苦恼。
(3)结合所学知识,请你为这位同学排解苦恼。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有一次,周恩来总理到非洲访问,当飞机快要降落时,总理一边说“我也该整理一下了”,一边抬起手,五指分开,从前额到脑后梳理起头发来,然后两只手同时从两鬓向后,把头发抚平。他的头发本身又黑又亮,经过梳理,显得更有风采了。整理完头发,周恩来又两手举到眉心,用食指和中指轻轻夹着两道长而浓的眉头,从眉头顺势抹到眉梢,再用手掌轻搓两颊。最后站起身,从上到下,抚平衣服。我们大家都敬重和钦佩敬爱的周总理,这不仅是因为他知识丰富,思维敏捷、谈吐机智、彬彬有礼,他的堂堂仪表、翩翩风度也是我们心中仪表美的楷模。1972年2月21日,美国总统尼克松激动而兴奋地走下“空军一号”飞机时,周恩来总理正不卑不亢地等待在舷梯旁。他给尼克松留下的第一个深刻的印象就是:周恩来站在舷梯前,在寒风中不戴帽子。请问:
(l)周恩来在外事活动中给外宾留下的深刻印象说明了什么?
(2)说说生活中有哪些不讲礼貌的行为,请例举三例。并分析这些不礼貌行为会带来哪些方面的不利影响?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董明和杨利是同一班级中非常好的朋友,平时形影不离学习上也是相互帮助。杨利是班长,董明是普通学生。学校明确提出校内严禁吃零食的规定,杨利带领全班同学进行学习,并要求认真落实此规定。可是董明却不遵守规定,在班里吃零食,杨利作为班长,严厉批评董明。董明非常气愤,认为对待朋友不够宽容。
你怎样评判这样事?如果你是杨利,应该怎么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