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银色浪潮、银色经济正大步向我们走来,如何“养老”,怎样安享一个有质量有尊严的晚年,一直是全世界都在面临的问题。2013年9月14日,国务院发布《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若干意见》,主要内容是明确提出要以政府为主导,发展居家养老、社区养老、机构养老、医养结合等多种养老服务模式。一是办好公办保障性养老机构。二是完善农村养老服务托底的措施。三是完善公共财政补贴支持政策。
结合材料,运用公民的政治参与和我国政府是人民的政府的知识,谈谈我国应如何破解养老困局。

科目 政治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公民参与民主决策的多种方式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2015年是全面深化改革关键之年,改革依然任重道远。
生态文明建设同经济建设密不可分。当前雾霾频发等环境问题本质上是经济建设中的不当行为造成的。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既要建立一套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也要统筹考虑经济体制改革,必须顺应人民群众对良好生态环境的期待,推动形成绿色低碳循环发展新方式。向污染宣战,实施最严格的环境污染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逐步减少高能耗、高排放工业发展,淘汰落后产能,发展第三产业,优化能源结构——新常态下的发展,将不再只有枯燥的GDP数字,而是更加注重百姓的生命健康、生活品质与生存环境。
中央确定的经济生态领域8个具有“四梁八柱”性质的综合性改革方案,目前除财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已经通过,其余深化国资国企改革、完善金融市场体系、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深化农村改革、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深化住房制度改革等7个方案仍在等待出台。新一年,更需要一鼓作气,势如破竹地把改革难点攻克下来,落到实处。未来经济发展的新常态将与人们自身的“心常态”相互融合,改革红利持续释放,为中国经济社会描绘一幅更加壮美的时代画卷。
(1)结合材料,运用《政治生活》知识回答中国共产党、政府和公民应如何为中国经济社会描绘一幅更加壮美的时代画卷?
(2)运用《经济生活》中“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有关知识说明我国怎样让改革红利继续释放?

我国迎来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新时代。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当前我国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经济增长的传统动力减弱,互联网成为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动力。为此,2013年底以来,国务院连续推出系列支持创业创新的政策措施,启动实施“大学生创业引领计划”,鼓励高校毕业生开办网店。2014年3月以来,我国平均每天诞生1万多家企业,大批以信息网络技术为支撑的“创客”,不断催生出新的产业形态,颠覆着传统的制造和消费模式,乃至产业布局和投融资方式。2014年,全国科技企业孵化器(指培育和扶植高新技术中小企业的服务机构)数量超过1600家,在孵企业8万余家,就业人数175万;全国创业投资机构1000余家,资本总量超过3500亿元;全国近30万项技术成果通过技术市场转移转化。2015年,“众创”首次进入政府工作报告;国务院发布《关于发展众创空间推进大众创新创业的指导意见》,并设立400亿元新兴产业创业投资引导基金,加快构建众创空间,推动大众创新创业。
材料二:推动大众创新,要不断完善保护知识产权的法律和政策。全国人大成立60年来,在推进知识产权事业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陆续制定和修订了商标法、专利法等相关法律;2014年4月至5月间,全国人大常委会对专利法实施情况进行了执法检查;11月1日全国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听取国家知识产权局关于落实全国人大常委会检查专利法实施情况的报告及审议意见情况的汇报;11月至12月,北京、广州、上海三地的市人大常委会根据全国人大常委会的决定相继批准设立知识产权法院。
(1)依据材料一和所学《经济生活》知识,分析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重要意义。
(2)结合材料二,运用《政治生活》知识,说明全国人大在推进知识产权事业方面是如何发挥作用的。

经济“新常态”和“一带一路”战略是2014年的高频词。
材料一:
图1我国2014年前三季度部分经济数据

注①:中国经济自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高速增长持续35年,年增9.8%,2012年至2013年都是7.7%。据IMF预测,2014年世界经济增长3.3%,其中发达国家、新兴市场与发展中国家经济将分别增长1.8%和4.4%。
图2:2009年-2014年上半年消费和投资对我国GDP的贡献率

注②:2014年半年,出口对GDP增长贡献率为负2.9%,中国外贸出口增幅已从20%以上回落至5%至10%的增长区间。
材料二:2014年12月9日至11日举行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做好2015年经济工作,要依靠促改革调结构,坚持不懈推动经济发展提质增效升级,努力做到调速不减势、量增质更优。
(1)解读材料一(含注)反映的经济信息,说明在“新常态”下我国经济发生了哪些变化?
(2)结合材料,运用“又好又快,科学发展”的有关知识,为推动我国经济发展“提质增效升级”提出合理建议。

进一步深化改革,扩大对外开放是实现伟大中国梦,谱写中华民族复兴梦的重要举措。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当前我国正处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关键时期,需要通过深化改革寻求突破口。
2013年9月29日,“中国(上海)自由贸易区”正式挂牌成立。试验区重在体制机制创新,进一步在市场化、国际化方面探路。总体方案涉及到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扩大服务业开放、构筑对外投资服务促进体系、推动贸易转型升级等十几个方面。这是中国顺应经济全球化,更加积极主动对外开放的重大举措,将释放新一轮经济增长的动力。
材料二:“负面清单”是上海自贸试验区内一项典型的制度创新,它体现了在投资领城“非禁即入”的原则,即除了清单上规定不能干的,其他都可以干,且不再需要政府事前审批。“负面清单”事实上是划清政府和市场的边界,明确政府需要管的事,而不是无限制伸手。对此,某同学认为: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必须简政放权,杜绝政府干预。
请运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知识说明建设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的依据(6分),并结合材料二对某同学的观点进行评析。(6分)

近年来国家财政投入更多地用于改善民生和发展社会事业。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2015年我国积极发挥财政的作用来扩大消费需求。财政进一步增加对城镇低收入居民和农民的补贴,合理调整收入分配关系。加大财政投入,加快推进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增加财政用于改善和扩大消费的支出,继续实施电网改造等政策。
材料二:十八届三中全会上,明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会议强调指出,财政教育经费的安排使用要着力解决教育发展关键领域和薄弱环节的问题。要统筹城乡、区域之间教育协调发展,重点向农村地区、边远地区、贫困地区和民族地区倾斜,加快缩小教育差距,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结合材料一、二,分析国家财政在发展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并说明如何才能更好的发挥财政作用。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