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为“庐山某年旅游客源地的空间分布示意图(图中数字为各客源地人数占总游客数的百分比)”。读图,回答下列各题。对庐山旅游消费市场空间分布特点的分析,正确的是( )
A.本省的游客所占比例最大,主要因为经济距离近 |
B.来庐山旅游人数随经济距离的增加而均匀减少 |
C.庐山旅游消费市场均分布在1 000千米以内的最优吸引半径内 |
D.该山以西地区客源相对较少的最主要原因是交通通达性差 |
庐山在1 100米的高度处有一个宽敞的平台,建有小镇。与黄山相比,庐山风景区旅游开发的优势条件是( )
A.庐山是世界文化遗产,知名度较高 |
B.庐山周围旅游景点多,集群状况和地域组合状况好 |
C.庐山地域范围大,开发时间比较早 |
D.庐山旅游环境承载量大,旅游设施完善 |
读图,回答问题。图中字母分别代表城市中的不同功能区。其中e区域为
A.中心商务区 | B.批发与轻工业区 |
C.低级住宅区 | D.高级住宅区 |
图示城市空间结构属于
A.扇形模式 | B.同心圆模式 |
C.多核心模式 | D.星状环形模式 |
读城市等级与服务范围模式图,回答小题。下列商业部门与图中所属城市对应正确的是
A.甲为普通服装店 乙为家具商店 丙为五星级宾馆 |
B.甲为汽车销售点 乙为早点店 丙为高级家用电器店 |
C.甲为珠宝行 乙为家具商店 丙为早点店 |
D.甲为早点店 乙为五星级宾馆 丙为珠宝行 |
关于城市等级与其服务范围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城市一定位于城市服务范围的几何中心
②高一级城市的服务范围被低一级城市的服务范围所覆盖
③城市服务范围的大小与其等级成正比
④同一级别城市的服务范围相互排斥
A.①② | B.③④ | C.①③ | D.②④ |
不与环境人口容量呈正相关的因素是
A.资源数量 | B.科技发展水平 |
C.消费水平 | D.对外开放程度 |
图为某城市发展过程图,促进该城市规模扩大的主要因素正确的是
A.平坦开阔的地形 | B.沿海湿润气候 |
C.便利的水陆交通 | D.国内外市场广阔 |
该图是某地区1950—1980年人口增长图,读图回答小题:30年间该地区
A.乡村人口增长了2000万人 |
B.城市人口增长了500万人 |
C.总人口增长了三倍 |
D.乡村人口增长了四倍 |
30年间该地区城市化水平
A.大幅提高
B.略有提高
没有明显变化
D.略有下降近年来,我国东部大城市中出现的“民工潮”现象是
①由于农村剩余劳动力增加,就地转化不足造成的
②农业高度现代化带来的人口城市化
③地区间经济发展不平衡造成的
④因大城市高科技人才短缺造成的
A.①② | B.③④ | C.①③ | D.②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