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分)某温度下,纯水的c(H+)=2×10-7 mol·L-1,则此时c(OH-)为 ;若温度不变,滴入稀盐酸使c(H+)=5×10-4 mol·L-1则溶液中c(OH-)为 ,由水电离产生的c(H+)为 ,此时温度_____(填“高于”、“低于”或“等于”)25℃。
乙酸异戊酯()是组成蜜蜂信息素的成分之一,具有香蕉的香味,实验室制备乙酸异戊酯的反应装置示意图(有关的加热和夹持仪器略去)和有关数据如下:
实验步骤:在烧瓶中加入4.4 g的异戊醇,6.0 g的乙酸、数滴浓硫酸和2~3片碎瓷片,开始缓慢加热烧瓶,回流50分钟,反应液冷至室温后,倒入分液漏斗中,分别用少量水,饱和碳酸氢钠溶液和水洗涤,分出的产物加入少量无水硫酸镁固体,静置片刻,过滤除去硫酸镁晶体,进行蒸馏纯化,收集140~143 ℃馏分,得乙酸异戊酯3.9 g。回答下列问题:
相对分子质量 |
密度/(g·cm-3) |
沸点/℃ |
水中溶解性 |
|
异戊醇 |
88 |
0.8123 |
131 |
微溶 |
乙酸 |
60 |
1.0492 |
118 |
溶 |
乙酸异戊酯 |
130 |
0.8670 |
142 |
难溶 |
(1)写出制取乙酸异戊酯的化学方程式 。
(2)冷凝管的作用是,碎瓷片的作用是 。
(3)若乙酸异戊酯产率偏低,其原因可能是 。
A.原料没有充分反应
B.发生了副反应
C.在进行蒸馏纯化操作时,从143 ℃开始收集馏分
(4)在洗涤、分液操作中,应充分振荡,然后静置,待分层后 (填标号),
A.直接将乙酸异戊酯从分液漏斗上口倒出
B.直接将乙酸异戊酯从分液漏斗下口放出
C.先将水层从分液漏斗的下口放出,再将乙酸异戊酯从下口放出
D.先将水层从分液漏斗的下口放出,再将乙酸异戊酯从上口放出
(5)实验中加入少量无水硫酸镁的目的是 。
(6)本实验的产率是
A.30℅ B.40℅ C.50℅ D.60℅
从樟科植物枝叶提取的精油中含有甲、乙两种成分:
(1)①用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检验甲和乙中含有碳碳双键,方案是否可行(填“可行”或“不可行”)。
②请写出甲的一种能同时满足下列3个条件的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 。
a.苯环上有两个不同的取代基
b.能与Br2的CCl4溶液发生加成反应
c.遇FeCl3溶液呈现紫色
(2)由甲转化为乙的过程为(已略去无关产物):
步骤Ⅰ的反应类型为 ,Y的结构简式 ,设计步骤Ⅰ的目的是 。
(3)1 mol乙最多可与 mol H2发生加成反应。
(4)写出乙与新制Cu(OH)2悬浊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碳酸二甲酯(DMC)是一种低毒性的绿色化学品,可用于代替高毒性的光气(COCl2)作羰基化试剂。DMC的合成路线如下图。完成下列填空。
已知: RCO-OR1 + R2O-H→RCO-OR2 + R1O-H(称酯交换反应)
(1)写出反应类型:反应①________ ;反应③ _________ ;
(2)写出结构简式:DMC__________;X___________;
(3)已知物质Y与DMC互为同分异构体,Y的水溶液呈酸性,在一定条件下2 molY能生成1mol分子中含六元环结构的有机物Z,则Y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Z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
(4)DMC与双酚()在一定条件下可发生类似反应①的反应,生成芳香族聚碳酸酯,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聚己二酸丙二酯(PPA)的一种合成路线如下:
已知;
①烃A的相对分子质量为84,核磁共振氢谱显示只有一种化学环境的氢
②化合物B为单氯代烃;
③E、F为相对分子质量差14的同系物,F是福尔马林的溶质
回答下列问题:
(1)A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___。
(2)由B生成C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
(3)由E和F生成G的反应类型为______________。
(4)①由D和H生成PPA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
②若PPA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11000,则其平均聚合度约为______________。
a.48 b.59 c.75 d.102
(5)在D的同分异构体中,能发生银镜反应,核磁共振谱显示为4组峰,且峰面积比为2:1:1:1的是______(写结构简式)
(6)D的所有同分异构在下列一种表征仪器中显示的信号(或数据)完全相同,该仪器是__________。
a、质谱仪 b、红外光谱仪 c、元素分析仪 d、核磁共振仪
正丁醛是一种化工原料。某实验小组利用如下装置合成正丁醛。
发生的反应如下:
反应物和产物的相关数据列表如下:
沸点/℃ |
密度/g·cm-3 |
水中溶解性 |
|
正丁醇 |
117.2 |
0.8109 |
微溶 |
正丁醛 |
75.7 |
0.8017 |
微溶 |
实验步骤如下:
将6.0gNa2Cr2O7放入100mL烧杯中,加30mL水溶解,再缓慢加入5mL浓硫酸,将所得溶液小心转移至B中。在A中加入4.0g正丁醇和几粒沸石,加热。当有蒸汽出现时,开始滴加B中溶液。滴加过程中保持反应温度为90~95℃,在E中收集90℃以上的馏分。将馏出物倒入分液漏斗中,分去水层,有机层干燥后蒸馏,收集75~77℃馏分,产量2.0g。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中,能否将Na2Cr2O7溶液加到浓硫酸中,说明理由。
(2)加入沸石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
(3)上述装置图中,B仪器的名称是____________,D仪器的名称是____________。
(4)分液漏斗使用前必须进行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填正确答案标号)。
a.润湿 b.干燥 c.检漏 d.标定
(5)将正丁醛粗产品置于分液漏斗中分水时,水在_________层(填“上”或“下”)。
(6)本实验中,正丁醛的产率为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