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定温度下,在2 L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应:A(s)+2B(g)
2C(g) ΔH<0,反应过程中B、C的物质的量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如图1;反应达平衡后在t1、t2、t3、t4时分别都只改变了一种条件,逆反应速率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如图2.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反应开始2 min内, v(B)=0.1mol/(L·min)
B.t1时改变的条件可能是升高温度
C.t3时改变的条件可能是加压,此时c(B)不变
D.t4时可能是使用了催化剂,此时c(B)不变
提纯含有少量硝酸钡杂质的硝酸钾溶液,可以使用的方法为( )
| A.加入过量碳酸钠溶液,过滤,除去沉淀,溶液中补加适量硝酸 |
| B.加入过量碳酸钾溶液,过滤,除去沉淀,溶液中补加适量硝酸 |
| C.加入过量硫酸钠溶液,过滤,除去沉淀,溶液中补加适量硝酸 |
| D.加入过量硫酸钾溶液,过滤,除去沉淀,溶液中补加适量硝酸 |
实验中的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
| A.用试管取出试剂瓶中的Na2CO3溶液,发现取量过多,为了不浪费,又把过量的试剂倒入试剂瓶中 |
| B.Ba(NO3)2 溶于水,可将含有Ba(NO3)2 的废液倒入水槽中,再用水冲入下水道 |
| C.用蒸发方法使NaCl 从溶液中析出时,应将蒸发皿中NaCl 溶液全部加热蒸干 |
| D.酒精灯不慎碰倒起火时,可用湿抹布或沙子盖灭,不能用水泼灭 |
用四氯化碳萃取碘的饱和水溶液中的碘,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 A.实验使用的主要仪器是分液漏斗 |
| B.碘在四氯化碳中的溶解度比在水中的溶解度大 |
| C.碘的四氯化碳溶液呈紫红色 |
| D.分液时,水从分液漏斗下口流出,碘的四氯化碳溶液从漏斗上口倒出 |
下列图示的四种实验操作名称从左到右依次是( )
| A.蒸发、蒸馏、过滤、萃取 | B.过滤、蒸馏、蒸发、萃取 |
| C.过滤、蒸发、蒸馏、分液 | D.萃取、蒸馏、蒸发、过滤 |
下列仪器常用于物质分离的是()
| A.①③⑤ | B.②③⑤ | C.②④⑤ | D.①②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