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化学兴趣小组采用下列方法测定Na2SO3样品中Na2SO4的质量分数。
【方法一】测 SO2质量法
采用如图所示装置,通过实验测定生成SO2的质量。
(1)C中盛放的试剂是 ,E装置的作用是 。
(2)若实验前称取m1g样品,再测得SO2的质量为m2g,则可得Na2SO4质量分数,其中m2是通过测定 (填装置符号)装置在实验前后的质量差得到的。该方法的缺点是(只答一点)
。
【方法二】测沉淀质量法
第一步:称取m3g样品,置于小烧杯中 第二步:向小烧杯中加入足量稀盐酸,加热
第三步:再向小烧杯中加入足量BaCl2溶液,然后过滤、洗涤 第四步:干燥沉淀,称重为m4g
(3)简述洗涤沉淀的方法: 。
(4)若m3=2m4则试样中Na2SO4的质量分数为 。
如下图的转化关系中,已知A是由短周期元素组成的酸式盐。D、Y、H为气体,X为无色液体,G和K均是常见的强酸。H与Na2O2可发生化合反应,生成的盐与Ba2+反应可生成不溶于稀G的白色沉淀,一个D分子中含有10个电子。
试回答下列问题:
(1)D的电子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
(2)写出D+H+X→A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3)写出C→H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
(4)写出D与K反应生成的正盐溶液中的离子浓度大小关系:____________________;
(5)已知1molH(g)完全转化为I(g)时放热98.3kJ,则此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
某条件下,当加入4 mol H和2 mol Y后,放出314.56 kJ的热时,此时H的转化率为__________;
(6)一定温度下,有可逆反应:aD(g)+bY(g)cE(g)+dX(g)。在2 L密闭容器中,充入4 mol D和5 mol Y,有催化剂存在下,2 min后反应达到平衡,测得平衡时容器内的压强比反应前增加了1/18。则前2 min内用E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为______mol·L-1·min-1,平衡时D的浓度为________mol·L-1。
以下是合成聚酯类高分子材料的路线:已知:
同一碳原子上连两个羟基时结构不稳定,易脱水生成醛或酮:
请根据以上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由A生成B的化学方程式为;
(2)C的结构简式为;
(3)由C生成D的离子方程式为;
(4)D的同分异构体中含有苯环且水解产物之一为乙酸的有种。
A、B、C、D是常见不同主族的短周期元素,它们的原子序数逐渐增大,其中只有一种是金属元素。A是所有元素中原子半径最小的,C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D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的一半,D元素最外层电子数是K层电子数的3倍,B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比D的少2个。E是与D同主族的短周期元素且原子半径小于D。请回答下列问题:
(1)五种元素中的三种组成的易溶于水的物质中,能促进水电离的物质M是(写化学式,写一个即可,下同),能抑制水电离的物质N是。25℃时,pH=a的M溶液中水电离出的H+浓度与pH=a的N溶液中水电离出的H+浓度之比为。
(2)甲、乙、丙分别是B、C、D三种元素最高价含氧酸的钠盐,甲、乙都能与丙发生反应,且丙用量不同,反应的产物不同。回答问题:
①向丙溶液中缓慢滴加过量的乙溶液过程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
②向甲溶液中缓慢滴加等物质的量的丙溶液后,所得溶液中离子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为。
某有机物A在不同条件下反应,分别生成B1+C1和B2+C2 ;C1又能分别转化为B1或C2 ;C2能进一步氧化,反应如下图所示:
其中只有B1既能使溴水褪色,又能和Na2CO3溶液反应放出CO2。
(1)写出B1中含氧官能团的名称;
(2)反应类型:X为反应;Y为反应;
(3)物质A的结构简式是;
(4)C1→C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已知某白色混合物粉末中含有CuSO4、K2SO4、NH4HCO3、NH4Cl、NaCl五种物质中的两种,且物质的量之比为1:1。请完成下述探究混合物组成的实验。
仅限选择的仪器、用品和试剂:烧杯、试管、玻璃棒、量筒、胶头滴管、药匙、酒精灯、火柴、试管夹、镊子;红色石蕊试纸、淀粉碘化钾试纸;1mol/L硫酸、1mol/L硝酸、1mol/L盐酸、1mol/L NaOH溶液、Ba(NO3)2溶液、AgNO3溶液、蒸馏水。
一、初步探究
取适量固体混合物于烧杯中,加入蒸馏水搅拌,混合物完全溶解,得到无色透明溶液A,同时闻到有轻微的刺激性气味。用胶头滴管取少量溶液A于试管中,再滴加稀硝酸,溶液中有无色气泡产生;继续滴加过量稀硝酸至溶液中不再产生气泡,得到无色透明溶液B。
(1)用(填实验用品名称)取固体混合物于烧杯中。
(2)上述实验可以得到的初步结论是。
二、进一步探究
(3)请设计实验方案进一步确定该固体混合物的组成。叙述实验操作、预期现象和结论。
实验操作 |
预期现象和结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