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华北多个地区发生持续雾霾天气,“PM2.5”数据监测纳入公众视野。“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细小颗粒物,也称为可入肺颗粒物。下列有关说法中,错误的是( )
A.雾属于胶体,能产生丁达尔现象 |
B.目前的雾霾污染,无需治理借助于天气状况改善即可 |
C.PM2.5颗粒含有重金属、多种烃等有毒物质 |
D.汽车尾气是目前城市大气污染气体和细小颗粒物产生的一个重要来源 |
将2.3 g金属钠投入到足量水中,所得溶液的体积为100ml。计算:
(1)产生的气体的体积(在标准状况下);
(2)所得溶液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
己知Ba(AlO2)2能溶于水。右图表示的是向Al2(SO4)3溶液中逐滴加入Ba(OH)2溶液时,生成沉淀的物质的量y与加入Ba(OH)2的物质的量x的关系。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a-b时沉淀的物质的量:Al(OH)3比BaSO4多 |
B.c-d时溶液中离子的物质的量:AlO2-比Ba2+少 |
C.a-d时沉淀的物质的量:BaSO4可能小于Al(OH)3 |
D.d-e时溶液中离子的物质的量:Ba2+可能等于OH- |
将0.4gNaOH和1.06g Na2CO3混合并配成溶液,向溶液中滴加0.1mol·L-1稀盐酸。下列图像能正确表示加入盐酸的体积和生成CO2的物质的量的关系的是
有一铁的氧化物样品,用140 mL 5 mol·L-1盐酸可恰好使其完全溶解。所得溶液可吸收标准状况下0.56 L氯气,使其中的Fe2+全部转化为Fe3+。该样品可能的化学式为
A.Fe3O4 | B.Fe2O3 | C.Fe5O7 | D.Fe4O5 |
某种混合气体,可能含有N2、HCl和CO,把混合气体依次通过足量的NaHCO3溶液和灼热的CuO,气体体积都没有变化,经干燥后再通过足量的Na2O2固体,气体体积减少,最后通过灼热的铜网,经充分反应后,气体体积又减少,但还有剩余气体,以下对混合气体区分的判断,正确的是( )
A.一定没有N2,CO和HCl中至少有一种 |
B.一定没有N2,CO和HCl都有 |
C.一定有N2,CO和HCl中至少有一种 |
D.一定有N2和HCl,肯定没有CO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