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阅读
阅读《长城谣》一诗,回答问题。
长 城 谣
席慕容
尽管城下争战了一部历史
尽管夺了焉支又还了焉支
多少个隘口有多少次悲欢啊
你永远是个无情的建筑
蹲踞在荒莽的山巅
冷眼看人间恩怨
为什么唱你时总不能成声
写你不能成篇
而一提起你便有烈火焚起
火中有你万里的躯体
有你千年的面容
有你的云 你的树 你的风
敕勒川 阴山下
今宵月色应如水
而黄河今夜仍然要从你身旁流过
流进我不眠的梦中
(1)长城有很多的关隘,请你列出三个关隘名称。
(2)根据你对长城历史的了解,说说为什么“唱你时总不能成声,写你不能成篇,而一提起你便有烈火焚起”?
(3)诗人从小生长在长城脚下,黄河岸边,而且对于故乡,她是“少小离家老大难回”在诗人的心中,长城仅仅是民族的象征吗?
(4)第三节为何以地名“敕勒”、“阴山”、“黄河”抒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假如你是导游小姐(先生),请你带领来自盐中初二的学生参观八达岭长城,向他们介
绍长城的构造。要求:①有称呼②运用与长城有关的俗语或传说一个③60字左右。
美文品读。
你好啊,海南岛!
海南岛同大陆隔着一个琼州海峡,最窄的地方只有18公里。天气晴朗的时候,从雷州半岛可以看见海南岛。这个宝岛的总面积有3万多平方公里。仅次于台湾,是祖国的第二大岛。整个海南岛像一个雪梨,又像一把打开的伞,中间高,向四周逐渐降低。
海南岛是个宝岛,是祖国南疆的一颗明珠。在那里,椰子、槟榔、芒果、木瓜、香蕉等热带水果到处都是;橡胶、油棕、咖啡、可可、胡椒等热带经济作物遍布全岛。在五指山区,在遮天蔽日的原始森林里,有各种名贵的药材,还有珍奇的热带、亚热带动物。在环岛的海洋中,盛产鱿鱼、马鲛鱼、飞鱼、龙虾、麒麟菜,还有海花石、海盐和五光十色的海螺、海贝。在平原区,一年四季都可以种植庄稼,水稻一年可收三次。花木四季常绿,鲜花四季常开……一句话,这是一座美丽的花园,这是一座巨大的万宝库。
海南岛不但是美丽的宝岛,还是一个有光荣革命传统的海岛。
早在1926年,当地的汉族和黎族群众就在党组织的领导下,组成了琼崖游击队,同反动派和日本侵略者进行坚决斗争,表现了中华民族威武不屈的精神。
海南岛是如花似锦的岛,是物产丰富的岛,是英雄的岛。
我不禁面对大海高喊你好啊海南岛
1.数一数,文章共有________个自然段,并给最后一个自然段加上标点符号。
2.文章是从________,景色和物产,________________三个方面介绍海南岛的。
3.文中把海南岛比作________,还比作________。画“”的句子是________句。读了本文,你眼中的海南岛是什么样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语段赏析。
早晨,雾从山谷里升起来,整个森林浸在乳白色的浓雾里。太阳出来了,千万缕像利剑一样的金光,穿过树梢,照射在工人宿舍(shě shè)门前的草地上。草地上盛(shèng chéng)开着各种各样的野花红的白的黄的紫的真像个美丽的大花坛
1.给文中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2.画线的句子中,“浸”字用得真好,你从“浸”字能体会到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给最后一句话加上正确的标点符号。
4.画出文中的比喻句。读句把( )比作( ),这样写的好处是________________。
美文品读。
南沙也是个mí rén( )的世界。天是一片蓝玉,海是一片翡翠。远望水天相连□翡翠和蓝玉合璧□蔚为壮观□俯瞰清澈明亮的海水□龙虾□燕鱼□海龟五彩缤纷□令人xīn kuàng shén yí( ) □bì bō hào miǎo( )的南沙海域,连浪涛都是美的。每一个浪头都托起洁白的浪花。一团团,一簇簇,仿佛是欢迎的人群在挥舞着花束。可以肯定,将来的南沙群岛会是一个充满魅力的旅游胜地。
1.根据拼音写出词语并在文中“□”里加上标点。
2.这句话是围绕“_________________”来写的。
3.这一段中多处运用比喻,把天比作__________,把海比作__________,把浪花比作__________,形象地描写南沙群岛迷人的风光。
4.用“________”画出你最喜欢的一个句子,并说说理由。
美文品读。
端午节
一提起端午节,人们就会想起吃粽子,划龙舟。可是,你们知道“端午”是什么意思,端午节的风俗又是怎么来的吗?
“端午”本是“端五”。“端”是“初”“始”的意思,所以阴历五月初五称为“端五”。到了唐代,因为唐玄宗的生日是八月五日,为了避用“五”字,就用同音字“午”替换了“五”字,从此,“端五”便改称“端午”了。
为什么五月初五这一天会成为“端午节”呢?民间流传着很多种说法。其中最流行的说法,就是为了纪念屈原。
屈原是战国时楚国的大夫,楚王不采纳他的治国主张,反而将他免职流放,他在流放途中看到楚国衰亡,人民遭受苦难,自己又无力挽救老百姓,他心中悲愤难忍,便于公元前278年的五月初五,投入汨(mì)罗江自尽。楚国百姓知道后,竞相划船前去搭救,但已来不及了,百姓们担心江中的鱼、鳖咬食屈原的遗体,便用竹壳裹米投入江中喂鱼。从此,划龙舟、包粽子便成了端午节的习俗了。
1.读了短文,我能用自己的话说说“端午”的意思,以及端午节的来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你还知道哪些节日的来历?用简要的话写出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语段赏析。
走在街上的,是来来往往、形态各异的人:有的骑着马,有的挑着担,有的赶着毛驴,有的推着独轮车,有的悠闲地在街上溜达。画面上的这些人,有的不到一寸,有的甚至只有黄豆那么大。别看画上的人小,每个人在干什么,都能看得清清楚楚。
1.这段话是围绕哪句话来写的?用“”画出来。从哪里可以看出匦面上的人都非常小?用“”画出来。
2.为下面这句话选择恰当的关联词语( )。
( )画上的人小,( )每个人在干什么,都能看得清清楚楚。
A.因为……所以…… B.虽然……但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