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小明将正在发声的手机悬挂在广口瓶内,用抽气筒将广口瓶中的空气抽出。

(1)向外不断抽气过程中,所听到的声音将会逐渐             
(2)实验现象说明声音的传播需要                          。

科目 物理   题型 实验题   难度 较易
知识点: 声音的传播条件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在凸透镜成像实验中,所用的实验器材有:光具座,凸透镜,光屏,蜡烛等(如图所示)。

(1)将蜡烛、凸透镜和光屏放在光具座上,点燃蜡烛,调整凸透镜和光屏的高度,使烛焰、凸透镜和光屏三者的  大致在同一高度。
(2)调整好器材后,将蜡烛放在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的某点,在凸透镜的另一侧无论怎样移动光屏,都找不到像,说明像距太大了,导致像距太大的原因是  
(3)将蜡烛放在一倍焦距以内的某点,所成的像是正立、    像。如果将蜡烛从该点向凸透镜移动,在这个移动过程中,所成的像   。(选填“逐渐变大”,“逐渐变小”或“大小不变”)
(4)若烛焰、凸透镜、光屏分别放在某位置时恰好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当凸透镜位置不变,烛焰向远离凸透镜方向移动一小段距离时,为了在光屏上再成清晰的像,光屏应向  (远离/靠近)凸透镜方向移动适当的距离.
(5)对于焦距相同的凸透镜,一个物距应该对应唯一的像距,但从各组汇报数据中发现,物距均为12.00cm时,有三个小组所测像距分别为23.00cm,24.00cm,26.00cm.若他们的数据差别不是因为长度测量误差导致的,你认为出现这种情况的操作原因是   

用如图所示装置做“探究平面镜成像规律”的实验:

(1)为了找到像的位置,应选用__________代替平面镜。
(2) 小刚将蜡烛A点燃置于镜前,再拿一支大小和A相同的蜡烛B在镜后移动,直到看到它跟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进而得出像与物的大小    
(3)研究完平面镜成像后,小马灵机一动设计了如下方案研究凸面镜成像的情况:
①器材;透明弧形(球冠形、厚度均匀)玻璃、光屏、长短不同的多支蜡烛、光具座.
②步骤:在光具座上,在透明弧形玻璃前某位置放一支点燃的蜡烛,先用光屏进行像的承接;然后再选择另一支相同的蜡烛,放在玻璃后面,直到与像的位置________,比较像与物的大小,观察像的正倒;改变蜡烛的位置做多次实验。
③实验记录如下:

蜡烛离弧形玻璃的距离
光屏上的像
玻璃后的像
很近

缩小
正立
较远

缩小
正立
很远

缩小
正立


④小马得出结论:凸面镜只能成_________(填“正立”或“倒立”)、________(填“放大”或“缩小”)的_______(填“虚”或“实”)像。

小凡同学在做“观察水的沸腾”实验中:
(1)他的操作如图甲所示,其中错误之处是      

(2)纠正错误后,每隔1min测出水的温度,并作出水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15乙所示,则水的沸点为℃,水在沸腾过程中温度的特点是      
(3)某实验小组观察到如图15丙、丁所示的两种情景,你认为   图是水沸腾时的情景。
(4)为了减少从开始加热到沸腾的时间,可以采取哪些措施:(写出两点)
         ,②         

(1)校运会上张敏同学400m比赛的成绩如图所示。她的成绩为   min   s。

(2)如图所示,刻度尺的分度值为   mm,物体的长度为____cm。

(3)如图所示是用温度计分别测得的冰(甲)和水(乙)的温度,那么冰的温度是   ℃,水的温度是   ℃。

小明在做“测量小灯泡电功率”的实验中,所用器材有额定电压为2.5V的小灯泡,以及符合实验要求的电源、滑动变阻器、电表、开关和导线。实验前电压表和电流表已调零,实验时用导线a、b、c、d、e、f、g按图示方式连接电路。
(1)闭合开关前应把滑动变阻器滑片P调到(选填“A”或“B”)端。
(2)闭合开关,调节滑动变阻器,结果出现了下列现象,请分析其原因:
a.小灯泡不亮,电压表的示数始终为3V,电流表的示数始终为零,则可能是导线▲ [学_科_网Z_X_X_K]
出现断路;
b.小灯泡能发光,电流表有示数,电压表的示数始终为零,则可能是导线出现断路。
(3)小明排除故障后,调节滑动变阻器,测得表中的三组数据。则小灯泡的额定功率为W。
(4)小明利用表格中的数据又计算了灯泡的电阻,发现灯丝的电阻是变化的,其原因是: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