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后面的问题。(15分)
既至秦,持千金之资币物,厚遗秦王宠臣中庶子蒙嘉。
嘉为先言于秦王曰:“燕王诚振怖大王之威,不敢兴兵以拒大王,愿举国为内臣。比诸侯之列,给贡职如郡县,而得奉守先王之宗庙。恐惧不敢自陈,谨斩樊於期头,及献燕之督亢之地图,函封,燕王拜送于庭,使使以闻大王。唯大王命之。”
秦王闻之,大喜。乃朝服,设九宾,见燕使者咸阳宫。 荆轲奉樊於期头函,而秦武阳奉地图匣,以次进。至陛下,秦武阳色变振恐,群臣怪之,荆轲顾笑武阳,前为谢曰:“北蛮夷之鄙人,未尝见天子,故振慑,愿大王少假借之,使毕使于前。”秦王谓轲曰:“起,取武阳所持图!”
轲既取图奉之,发图,图穷而匕首见。因左手把秦王之袖,而右手持匕首揕之。未至身,秦王惊,自引而起,绝袖。拔剑,剑长,操其室。时恐急,剑坚,故不可立拔。
荆轲逐秦王,秦王还柱而走。群臣惊愕,卒起不意,尽失其度。而秦法,群臣侍殿上者,不得持尺兵;诸郎中执兵,皆陈殿下,非有诏不得上。方急时,不及召下兵,以故荆轲逐秦王,而卒惶急无以击轲,而乃以手共搏之。
是时,侍医夏无且以其所奉药囊提轲。秦王方还柱走,卒惶急不知所为。左右乃曰:“王负剑!王负剑!”遂拔以击荆轲,断其左股。荆轲废,乃引其匕首提秦王,不中,中柱。秦王复击轲,被八创。
轲自知事不就,倚柱而笑,箕踞以骂曰:“事所以不成者,乃欲以生劫之,必得约契以报太子也。”
左右既前,斩荆轲。秦王目眩良久。下列加点词语解释错误的一项是(3分)
A.群臣怪之怪:奇怪 |
B.卒起不意卒:突然 |
C.乃引其匕首提秦王提:掷击 |
D.被八创被:遭受 |
下列加点词语的用法和意义都相同的一项是(3分)
A.图穷而匕首见 因人之力而敝之 |
B.而乃以手共搏之 臣乃得有以报太子 |
C.箕踞以骂曰 阙秦以利晋 |
D.卒惶急不知所为 |
君亦无所害下列对所选文段内容所作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选文生动地描绘了荆轲与秦王正面交锋,可谓波澜迭起。这一部分依次可概括为:“厚遗蒙嘉——顾笑舞阳——廷刺秦王——倚柱笑骂”等四个情节。 |
B.献图时,年十二就杀人的秦武阳竟然“色变振恐”,在这千钧一发之际,荆轲临危不惧,语意圆转,既化解了危机,又颂扬了秦王的威风,使秦君臣上下疑窦冰释。 |
C.朝廷上,荆轲“取、奉、发、把、揕、逐”,连续进击;秦王则“惊、起、绝、拔、操、急”,手足无措,正面表现出荆轲的勇武,同时刻画出秦王无能的形象。 |
D.廷刺部分多用急促短语,渲染出紧迫的气氛,突出了行刺的紧张。作者以群臣的惊愕、左右的惊呼,衬托了荆轲的英雄虎胆,最后绘形传神,突出了荆轲的视死如归。 |
翻译下列句子。(6分)
(1)事所以不成者,乃欲以生劫之,必得约契以报太子也。
(2)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12—14,每题3分,15题6分,共15分)
与韩荆州书李白
白闻天下谈士相聚而言曰:“生不用万户侯,但愿一识韩荆州。”何令人之景慕,一至于此耶!岂不以有周公之风,躬吐握之事①,使海内豪俊奔走而归之,一登龙门,则声誉十倍,所以龙盘凤逸之士,皆欲收名定价于君侯。愿君侯不以富贵而骄之,寒贱而忽之,则三千宾中有毛遂,使白得颖脱而出,即其人焉。
白陇西布衣,流落楚汉。十五好剑术,遍干诸侯;三十成文章,历抵卿相。虽长不满七尺,而心雄万夫。王公大人,许与气义。此畴曩心迹②,安敢不尽于君侯哉?
君侯制作侔神明,德行动天地,笔参造化,学究天人。幸愿开张心颜,不以长揖见拒。必若接之以高宴,纵之以清谈,请日试万言,倚马可待。今天下以君侯为文章之司命,人物之权衡,一经品题,便作佳士。而君侯何惜阶前盈尺之地,不使白扬眉吐气,激昂青云耶?
昔王子师为豫州,未下车,即辟荀慈明,既下车,又辟孔文举;山涛作冀州,甄拔三十余人,或为侍中、尚书,先代所美。而君侯亦荐一严协律,入为秘书郎,中间崔宗之、房习祖、黎昕、许莹之徒,或以才名见知,或以清白见赏。白每观其衔恩抚躬③,忠义奋发,以此感激,知君侯推赤心于诸贤腹中,所以不归他人,而愿委身国士。傥急难有用,敢效微躯。
且人非尧舜,谁能尽善?白谟猷筹画,安能自矜④?至于制作,积成卷轴,则欲尘秽视听。恐雕虫小技,不合大人。若赐观刍荛⑤,请给纸墨,兼之书人,然后退扫闲轩,缮写呈上。庶青萍、结绿,长价于薛、卞之门⑥。幸惟下流⑦,大开奖饰,惟君侯图之。
(选自上海辞书出版社《古文鉴赏辞典》)
【注释】①吐握:吐哺(口中所含食物)握发(头发)。周公自称“我一沐(洗头)三握发,一饭三吐哺,起以待士,犹恐失天下之贤人”,后世因以“吐握”形容礼贤下士。②畴曩(chòu nǎng):往日。③抚躬:犹言抚膺、抚髀,表示慨叹。抚,拍。④谟猷(yóu尤):谋画,谋略。⑤刍荛(chú ráo):用以谦称自己的作品。⑥青萍:宝剑名。结绿:美玉名。薛:薛烛,古代善相剑者。卞:卞和,古代善识玉者。⑦下流:指地位低的人。对下列句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十五好剑术,遍干诸侯干:求取 |
B.王公大人,许与气义许:允许 |
C.幸愿开张心颜,不以长揖见拒幸:希望 |
D.既下车,又辟孔文举下车:到任 |
下列句子分为四组,全部表现李白“才能”的一组是( )
①十五好剑术,遍干诸侯;三十成文章,历抵卿相。②德行动天地,笔参造化,学究天人。
③虽长不满七尺,而心雄万夫。④请日试万言,倚马可待。
⑤王公大人,许与气义。⑥傥急难有用,敢效微躯。
A.①③⑥ | B.②④⑥ | C.②④⑤ | D.①③⑤ |
下列对原文的叙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开头引谈士们所说的“生不用万户侯,但愿一识韩荆州”,突出韩荆州在当时具有强大的影响力。 |
B.文中作者颂扬韩荆州的德行、学问和文章,意在表明他有如此高的修养,能够识拔贤能之士。 |
C.文末作者用了青萍、结绿、薛烛、卞和的典故,十分恰当地表现了韩荆州任人唯贤、知人善任的高尚品德。 |
D.文章骈散并用,长短错落,虽是干谒之作,但作者并没有露出卑屈之态,而是对自己的才能充满自信。 |
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加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愿君侯不以富贵而骄之,寒贱而忽之,则三千宾中有毛遂。
②或以才名见知,或以清白见赏。
课外语段阅读(9分,选择题每题3分)
记丐侠
来懋斋先生者,家况奇贫,性慷慨而有过人节。乡试后,捷举。意欲赴礼部试,而绌于资斧。乡人俗习,例凡临时乏资者,得招集亲友七八人各出一分于发起人,由发起人立约签字付资,毕事而次第发还之,谓之会。既而曰:“孰如成一会而筹集之。”于是奔走于亲故之门者数日,始获七人之认可。然皆以情不能却,强应之而心实否之。届期先生黎明起,扫庭除,具旨酒与佳肴,以恭候之。讵知日既夕矣,无一亲故之足迹,印于其庭者。
有群丐过其门,见先生家罗杯盘,必有所谓喜事者。遂麋集于户限外,争欲得杯盘狼藉之馀渖。斯时也,先生饥火与愤火交绥,于是出谓群丐曰:“予之肆筵以设席也,实以部试期迫, 赴都乏资,意欲藉亲故之集会轮资,应眉急耳。奈亲故负我,今竟食言,以致吾之酒肴为虚设。 虽然,与其鱼馁而肉败,孰若大家共一饱。汝曹其就座,吾将为东道主而畅饮焉。”群丐登堂醊,醲饷既良,已谓先生曰:“吾侪小,蒙先生赐以酒食,固属非分之宠。今试一问,由此达京师需金几何?”先生曰:“但使途无饥渴,而安抵都下足矣。”群丐应声起曰:“是区区者,何难之有?吾侪愿尽力焉,沿途以行乞所得,供先生食。”往往逆旅主人嘉其义而奇其事,且厚有赠馈。既抵都,群丐各分道行乞,以所得资为先生应试费。试后果捷南宫①,得出为某邑宰,循例省亲回籍。群丐亦促之返焉。
甫抵里闬,亲故之问寒温表庆贺者,肩摩踵接。先生亦平淡视之。然越数日将之官,群丐请从之任所。先生恐有所不歉,又恐背前日谊。方踌躇间,有黠者似已久窥其意曰:“先生之作官,自作官;某等之行乞,自行乞。但使有效犬马处,则吾等愿藉之以毕馀生。若其他世俗之累,决不敢为先生浼②,且自浼也。请勿作再三之虑,先生以为何如?”
抵任所后,各行丐于四方,惟昏暮时潜一入署问安而已。先生亦随时资给之,然往往不受。 时邑多盗,群丐间作侦探,是以屡屡破获重要案件。至颁发赏格时,悬牌累月,迄无来领者。而先生以政声卓著,由上峰保升郡守矣。先生固儒者,不耐于酬酢之烦,又淡于利禄,遂以亲老乞终养。解组③后,欲为各丐谋治生业,竟皆避之他去。先生每为人言之,辄欷歔泣下,引为憾事。然而丐则侠矣。
(选自《虞初广志》卷八,有删改)
【注】 ①南宫:指“礼部”。②浼:玷污。③解组:解下挂印的带子,指辞官。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届期先生黎明起,扫庭除除:台阶 |
B.但使途无饥渴,而安抵都下足矣但:只要 |
C.群丐请从之任所之:前往 |
D.时邑多盗,群丐间作侦探 间:间或 |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同的一组是()
A.意欲赴礼部试,而绌于资斧惑而不从师 |
B.具旨酒与佳肴,以恭候之作师说以贻之 |
C.往往逆旅主人嘉其义而奇其事其皆出于此乎 |
D.各行丐于四方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 |
下列对原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来懋斋先生家况奇贫,为人却慷慨大方,有过人的节操。乡试中举后,打算赴礼部应试,可缺乏资用。他采用民间打会的方式向亲友筹集资金,但遭到背弃。 |
B.来懋斋先生把准备招待亲友的美酒佳肴拿给乞丐们享用。了解到先生的困境,乞丐们用行乞所得资助他,并护送其赴京应试。他们的义举受到赞扬,并因此常常获得馈赠。 |
C.来懋斋先生在群丐的帮助下到达京都,如愿考中,得以出任县令。回乡省亲时,对逢迎讨好的亲友只是以平常态度对待。 |
D.来懋斋先生任职期间,乞丐们给予他很多帮助,使先生政声卓著,升任郡守,而乞丐们不求任何回报。先生辞职归乡前,想给他们谋取职业,群丐都躲开了,先生引以为憾。 |
文言文翻译。
①是区区者,何难之有?吾侪愿尽力焉。
②洋洋乎与造物者游,而不知其所穷。
③然后知吾向之未始游,游于是乎始。
④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
课内语段阅读(12分,选择题每题3分)
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下列句子中与例句句式特点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客有吹洞箫者
A.月出于东山之上 | B.以为凡是州之山水有异态者 |
C.渺渺兮予怀 | D.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用法归类正确的一项是()
①方其破荆州,下江陵 ②西望夏口,东望武昌 ③顺流而东 ④侣鱼虾而友糜鹿
⑤不知东方之既白 ⑥始指异之 ⑦孔子师郯子 ⑧月明星稀,乌鹊南飞
A.①③/ ②⑧/ ④⑥⑦/ ⑤ | B.①/ ②③⑧/ ④⑥⑦/ ⑤ |
C.①⑧/ ②⑤⑦/ ③⑥/④ | D.①④/ ②③⑥/ ⑤⑦⑧ |
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A.凌万顷之茫然 | B.古之学者必有师 |
C.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 | D.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
下列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A.浩浩乎如冯虚御风 | B.自余为僇人. |
C.歌窈窕之章 | D.意有所极,梦亦同趣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程信,字彦实,其先休宁人,洪武中戍河间,因家焉。信举正统七年进士,授吏科给事中。也先犯京师,信督军守西城。都督孙镗击也先失利,欲入城,信不纳,督军从城上发箭炮助之。镗战益力,也先遂却。景泰元年,请振畿辅饥民,复河间学官、生徒因用兵罢遣者,皆报可。明年二月,出为山东右参政,督饷辽东。巡抚寇深奏盗粮一石以上者死,又置新斛视旧加大,属信钩考。信立碎之,曰:“奈何纳人于死!”深由是不悦信。天顺元年,擢太仆卿。京卫马旧多耗,信定期征之。三营大将言太仆苛急,请改隶兵部。信言:“高皇帝令太仆马数,勿使人知。若隶兵部,马登耗,太仆不得闻。脱有警,马不给,谁任其咎?”帝是之,乃隶太仆如故。明年,改左佥都御史,巡抚辽东。都指挥夏霖恣不法,佥事胡鼎发其四十罪,信以闻,下霖锦衣狱。门达言信不当代奏,时寇深方掌都察院,以前邻劾信。征下诏狱,降南京太仆少卿。母忧归。成化元年,起兵部,寻转左侍郎。四川戎县山都掌蛮数叛,陷合江等九县。廷议发大军讨之。以襄城伯李瑾充总兵官,进信尚书,提督军务。至永宁,分道进。信与瑾居中节制。转战六日,破寨七百五十余。前后斩首四千五百有奇,俘获无算。录功,进兼大理寺卿,与白圭同莅兵部。信欲有为,而阻于圭,数称疾。改南京兵部,参赞机务。明年致仕,逾年卒。谥襄毅。
信征南蛮时,制许便宜从事。迄班师,未尝擅赏戮一人。曰:“刑赏,人主大柄也,不得已而假之人。幸而事集,辄自专,非人臣所宜。”在南京,守备臣欲预钱谷讼狱事,信曰:“守备重臣,所以谨非常也。若此,乃有司职耳。”论者韪之。(节选自《明史·列传第六十》)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也先遂却却:退 |
B.制许便宜从事便宜:有利适宜的机会 |
C.数称疾数:屡次。 |
D.欲入城,信不纳纳:接纳。 |
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表明程信为官正直的一组是()
①信不纳,督军从城上发箭炮助之②信立碎之,曰:“奈何纳人于死!”
③京卫马旧多耗,信定期征之④信以闻,下霖锦衣狱
⑤信欲有为,而阻于圭,数称疾⑥迄班师,未尝擅赏戮一人
①③④ B.②④⑥ C.①②⑤ D.③⑤⑥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程信督战果敢。也先侵犯京城时,程信不让攻击也先失利的都督孙镗撤军进城,而是督率军队从城头上射箭发炮帮助他,没有退路的孙镗越战越勇,击退了也先。 |
B.程信恪尽职守。程信提出的赈济京城附近饥民,恢复河间被罢免学官的官职和被遣送生徒的学业等建议,都得到皇上许可;任太仆卿时,他定期征用马匹,及时掌握马匹的增减情况。 |
C.程信平叛有功。朝廷发大军征讨四川戎县蛮人叛乱,程信与总兵官李瑾居中调度,分路进军,转战六天,破寨七百五十多,斩首俘获四千五百多,平定了叛乱。 |
D.程信征讨南蛮获胜,班师回朝,不曾随便杀戮和赏赐一人。他说“刑赏是人主的大权,是不得已才授予他人啊。” |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都指挥夏霖恣不法,佥事胡鼎发其四十罪。
守备重臣,所以谨非常也。若此,乃有司职耳。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程信,字彦实,其先休宁人,洪武中戍河间,因家焉。信举正统七年进士,授吏科给事中。也先犯京师,信督军守西城。都督孙镗击也先失利,欲入城,信不纳,督军从城上发箭炮助之。镗战益力,也先遂却。景泰元年,请振畿辅饥民,复河间学官、生徒因用兵罢遣者,皆报可。明年二月,出为山东右参政,督饷辽东。巡抚寇深奏盗粮一石以上者死,又置新斛视旧加大,属信钩考。信立碎之,曰:“奈何纳人于死!”深由是不悦信。天顺元年,擢太仆卿。京卫马旧多耗,信定期征之。三营大将言太仆苛急,请改隶兵部。信言:“高皇帝令太仆马数,勿使人知。若隶兵部,马登耗,太仆不得闻。脱有警,马不给,谁任其咎?”帝是之,乃隶太仆如故。明年,改左佥都御史,巡抚辽东。都指挥夏霖恣不法,佥事胡鼎发其四十罪,信以闻,下霖锦衣狱。门达言信不当代奏,时寇深方掌都察院,以前邻劾信。征下诏狱,降南京太仆少卿。母忧归。成化元年,起兵部,寻转左侍郎。四川戎县山都掌蛮数叛,陷合江等九县。廷议发大军讨之。以襄城伯李瑾充总兵官,进信尚书,提督军务。至永宁,分道进。信与瑾居中节制。转战六日,破寨七百五十余。前后斩首四千五百有奇,俘获无算。录功,进兼大理寺卿,与白圭同莅兵部。信欲有为,而阻于圭,数称疾。改南京兵部,参赞机务。明年致仕,逾年卒。谥襄毅。
信征南蛮时,制许便宜从事。迄班师,未尝擅赏戮一人。曰:“刑赏,人主大柄也,不得已而假之人。幸而事集,辄自专,非人臣所宜。”在南京,守备臣欲预钱谷讼狱事,信曰:“守备重臣,所以谨非常也。若此,乃有司职耳。”论者韪之。
(节选自《明史·列传第六十》)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也先遂却却:退 |
B.制许便宜从事便宜:有利适宜的机会 |
C.数称疾数:屡次。 |
D.欲入城,信不纳纳:接纳。 |
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表明程信为官正直的一组是()
①信不纳,督军从城上发箭炮助之②信立碎之,曰:“奈何纳人于死!”
③京卫马旧多耗,信定期征之④信以闻,下霖锦衣狱
⑤信欲有为,而阻于圭,数称疾⑥迄班师,未尝擅赏戮一人
①③④ B.②④⑥ C.①②⑤ D.③⑤⑥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程信督战果敢。也先侵犯京城时,程信不让攻击也先失利的都督孙镗撤军进城,而是督率军 队从城头上射箭发炮帮助他,没有退路的孙镗越战越勇,击退了也先。 |
B.程信恪尽职守。程信提出的赈济京城附近饥民,恢复河间被罢免学官的官职和被遣送生徒的 学业等建议,都得到皇上许可;任太仆卿时,他定期征用马匹,及时掌握马匹的增减情况。 |
C.程信平叛有功。朝廷发大军征讨四川戎县蛮人叛乱,程信与总兵官李瑾居中调度,分路进军, 转战六天,破寨七百五十多,斩首俘获四千五百多,平定了叛乱。 |
D.程信征讨南蛮获胜,班师回朝,不曾随便杀戮和赏赐一人。他说“刑赏是人主的大权,是不 |
得已才授予他人啊。”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都指挥夏霖恣不法,佥事胡鼎发其四十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守备重臣,所以谨非常也。若此,乃有司职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