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春秋战国时期学派林立,学术观点异彩纷呈,然“天下一致而百虑,同归而殊途”。诸子百家关注的共同点是(  )

A.人与自然的和谐 B.关注社会现实
C.人与社会的和谐 D.关注人的价值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较易
知识点: 春秋战国时期各国的改革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清人蓝鼎元记述:“南洋未禁之先,闽广家给户足,游手无赖亦为欲富所驱,尽入番岛,鲜有在家饥寒窃劫为非之患。即禁之后,百货不通,民生自蹙。”作者意在说明

A.“海禁”妨碍了海外市场的开拓
B.“海禁”不利于中国社会的转型
C.“海禁”造成了民困与社会不稳
D.“海禁”扼杀了资本主义萌芽

“杭州(南宋都城临安)大街,买卖昼夜不绝,夜交三四鼓游人始稀,五鼓钟鸣,卖早市者又开店矣。”材料说明

A.临安商业活动无时间限制
B.临安草市盛行集镇繁华
C.临安集市依钟鸣按时开闭市
D.政府加强对商业活动的监管

明朝《西台漫记》中写道:“大户张机为生,小户趁织为活。每晨起,小户百户人嗷嗷相聚玄庙口,听大户呼织。日取分金为饕餮计。大户一日之机不织则束手,小户一日不就则腹枵,两者相资为生久矣。”材料中的现象反映出

A.明代社会分工方面不断走向细化
B.明代社会小户生存完全依赖大户
C.明代商品经济和生产力发展的结果
D.明代手工业采取集中大作坊式生产

某学者认为,中华文明的主体部位在本质上是农耕文明,所以从来不主张远征。农耕文明依靠的是春耕秋收,精耕细作,强调的是“父母在,不远游”,讲究聚族而居,代代相传。根据材料,此学者强调“不远游”的原因是

A.中华民族宗法观念讲究聚族而居
B.中华民族受封闭的大陆环境制约
C.精耕细作的农耕经济具有脆弱性
D.精耕细作的农耕经济具有封闭性

彼得·李伯庚在《欧洲文化史》中说“莫扎特(1756 - 1791)的乐曲听众往往只是挤满在一个客厅,而贝多芬(1770-1827)的交响乐则是为音乐厅的上千听众而创作的”。导致这一变化的原因是

A.资本主义制度在各国的确立 B.文艺复兴思潮的影响
C.普通工人生活水平的提高 D.民主平等思想在欧洲的广泛传播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