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有关青藏高原地区的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下图是青藏高原图。青藏高原一般海拔在4500米以上,年平均气温一般在—4℃以下,高原上多山地冰川,是多条大河的发源地,植被以高寒荒漠和高寒草原为主。
材料二:下图为“高原和平原冬小麦生长期内干物质累计曲线图”。

注:干物质是指有机质在60℃~90℃的恒温下,充分干燥,余下的有机物的重量,是衡量植物有机物累计、营养成分多寡的一个重要指标。
材料三:青藏高原人口增长与资源人均占有量动态预测

指标
1990年
2000年
2010年
2020年
人口数量(万人)
911.3
1065.68
1260
1490
人均森林面积(hm2)
1.35
1.16
0.98
0.83
人均草地面积(hm2)
15.36
13.14
11.11
9.40
人均耕地面积(hm2)
0.12
0.10
0.09
0.07
人均水能蕴藏量(万/kw)
32.90
28.13
23.80
20.12
人均矿产潜在价值(万元)
201.69
172.47
145.87
123.96

(1)图中A、B两处均有森林分布,但A处种类更加复杂。试分析原因。
(2)据图判断该地城市和旱作耕地空间分布的共同特征,并分析其自然原因。
(3)由材料二可知,4~6月平原地区(山东禹城)小麦干物质积累量多于高原,其原因是什么?而最终高原小麦干物质累积量明显高于平原地区,除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外,还有什么原因。(2分
(4)根据材料三,说出青藏高原资源人均占有量的变化趋势;并分析其原因。

科目 地理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26分)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各题。
材料一:下图中甲地与乙地为世界两个区域示意图。

材料二:甲乙两地油气资源丰富,近年来与中国开展广泛的油气资源勘探与开发合 作,两地成为中国石油的重要进口地区。
(1)分别指出中国进U甲乙两地油气资源所采用的运输方式,并说明理由。
(2)比较甲地屮①河与乙地中②河流域的手节差异,并简述原因。
(3)指出甲地区主要农业生产方式及相应的加工工业部门。
(4)分别推测①、②两河上游径流量减少对河口海岸(湖岸)地貌的影响

(10分)环境保护
材料一下图四城市是我国各地区城市污染的典型代表,图中反映近几年来四地API(空气污染指数)随季节的变化图。

材料二 2013年1月9日以来,全国中东部地区陷入严重的雾霾和污染天气中,中央气象台将大雾蓝色预警升级至黄色预警,13日10时北京甚至发布了北京气象史上首个霾橙色预警。
(1)分析我国空气污染状况的时空分布特点。
(2)连续严重的雾霾天气,给了我们什么警示?简述应采取的措施。

自然灾害与防治
2013年3月11日,是日本9. 0级大地震两周年纪念日,2011年日本当地时间14时46 分,日本东北部海域发生里氏9. 0级地震并引发海嘯,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新华网莫斯科2013年2月14日电俄罗斯紧急情况部门14日说,位于俄罗斯西伯利 亚地区的萨哈(雅库特)共和国当天发生7. 3级地震,地震没有造成人员伤亡,也没有给当地 建筑物造成严重破坏。
(1)试分析日本地震多发的原因。
(2)分析比较两次地震所造成的灾害损失差异巨大的原因。

(10分)旅游地理
材料一我国乡村多数地区仍保持自然风貌,风格各异的风土人情、乡风民俗,具有城镇无可比拟的贴近自然的优势,为游客回归自然、返璞归真提供了优越条件。
材料二福建省常见乡村旅游活动项目

(1)结合材料分析我国乡村旅游的特点。
(2)请为乡村旅游资源开发提出你的合理化建议。

(20分)读我国西北某区域地表物质组成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分析塔里木盆地与准噶尔盆地地表组成物质分布差异的形成原因。
(2)依托准噶尔盆地丰富的油气资源,有人提议石河子市应加快重化工业的发展。请说明理由。(6 分)
(3)近年来,东部一些纺织工业纷纷将工厂迁移到图示区域,试分析该地区吸引工厂迁入的优势条件。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