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望角位于非洲西南端,因多暴风雨,海浪汹涌,故又称为“风暴角”。 好望角及其邻近海域一直是印度洋与大西洋互通的航道要冲。载重在25万吨以上的巨轮无法通过苏伊士运河,需绕道非洲南端的好望角。读下图及下面的材料,回答以下问题。
材料1:好望角海域几乎终年大风大浪,冬季常有“杀人浪”出现,这种浪波弱则5m-6m高,强则高达15m以上,浪头犹如悬崖峭壁,浪背如缓缓的山坡,受其侵袭而蒙难的船只不计其数,该海域是世界最危险的航海区域之一。
材料2:海雾由海面低层大气中水汽凝结所致,通常呈乳白色,产生时常使海面能见度降到l千米以下甚至更低,给海上交通和作业带来很大的麻烦,因此有人将其称为“无声杀手”。
(1)西欧为什么把经过好望角的海上航线称为“海上生命线”?
(2)试分析好望角海域“杀人浪”的形成。
(3)好望角航线上的G海域是世界海雾的多发区之一,试分析该海区多雾的原因及对海洋航运产生的影响。
(4)G海域是东南大西洋的重要渔场,试分析该渔场形成的主要原因。
阅读所给材料,分析回答。
材料一:人类的生产活动深受自然和社会经济条件影响。我国东部沿海某地改革开放前盛产水稻、甘蔗等,但近年来,土地利用方式不断变化。该图是该地城市规划图,乙是城区,丙是湖泊。
材料二:该图为四幅不同气候类型的“降水量和气温月份分配图”。
(1)根据材料一,图中该地的农业地域类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与材料二中气候类型相对应的是(填数码)___________。与该地相比,我国东北地区发展粮食生产的最大优势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6分)
(2)该地分别在甲、乙、丙三地选择较为合理区位发展副业、渔业、果林业,甲地应发展__________业,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乙地应发展__________业, 丙地应发展__________业。(8分)
(3)计划在①—⑥处选择建设化工厂,应建在何处较为合理,试述理由。化工厂应建在__________,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8分)
(4)改革开放以来,该地与意大利东北部和中部工业区一样大力发展工业,其区位优势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分)
读所给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厦深铁路北起福建省厦门市,向南经漳州、潮汕地区至深圳,北接福厦铁路和在建的龙厦铁路,并与既有的鹰厦铁路相通,南连广深铁路和在建的广深港客运专线、广深城际和深茂铁路,是我国规划的“四纵四横”快速客运通道——杭(州)甬(宁波)深(圳)客运专线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条纵线全程贯通后,将大大缩短浙江、福建、广东间的铁路运输距离,贯通中国经济“引擎”——长江三角洲与珠江三角洲,对带动东南沿海经济发展将极具意义。
(1)下列关于厦深铁路的说法不正确的是________。
A.起点和终点都是我国的经济特区 |
B.建设厦深铁路有助于完善我国的交通网和巩固国防 |
C.沿线地区人口稠密,很多地方被称为“侨乡” |
D.有利于促进沿线少数民族脱贫致富 |
(2)简述厦门港口发展的有利条件(自然和社会经济因素各写一点)?
(3)决定厦深铁路修建的因素是 ;厦深铁路的修建对可从哪些方面促进厦门港口的发展?
读“某地工业布局示意图”,从环境保护和资源利用角度看该布局都是合理的,分析后完成问题。
(1)该地区的主导风向可能是__________风。
(2)考虑环保角度该区应该在河流的两岸留出一定的土地建 。
(3)A地考虑建一大型工厂,根据当地具体条件,可建____ ____厂,其有利的区位条件是: 。
(4)图中C处建有一大型服装批发市场,其布局符合________原则。这里发展商业的有利条件是 。
读所给的两图,回答问题。(10分)
(1)写出左图中阴影部分地区的农业地域类型:甲 、乙 、丙 、丁
(2) 图示的农业地域类型主要分布于澳大利亚东南部的 (地形区),限制其发展的主要自然因素是 (2分)。
(3)与乙区域相比,说明甲区域农业的自然优势。(4分)
读所给材料,回答问题。(10分)
材料一:1999年世界及按收入和地区分类城市化情况。
人均国民总收入(美元) |
按购买力平价计算国民总收入(美元) |
城市化率(%) |
|
全世界 |
5 020 |
6 870 |
46 |
低收入国家 |
420 |
1 870 |
31 |
中等收入国家 |
1 980 |
5 200 |
50 |
下中等收入国家 |
1 200 |
4 250 |
43 |
上中等收入国家 |
4 870 |
8 770 |
75 |
高收入国家 |
26 400 |
25 690 |
77 |
东亚和太平洋地区 |
1 010 |
3 740 |
34 |
撒哈拉沙漠地区 |
490 |
1 500 |
34 |
欧盟地区 |
22 250 |
22 180 |
78 |
中国 |
780 |
3 550 |
32 |
数据来源:《2001世界发展指标》,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2年
材料二:据预测,到2011年,中国城市化水平将达到45%。到2020年,中国城市化水平可能达到60%左右。陈啸宏说,城市化在给人们的工作、学习和生活提供便利条件的同时,也带来了比较突出的环境和健康问题。
(1)城市化水平与经济发展之间大致存在什么样的规律?(2分)
(2)我国目前城市化处于发展阶段中的________阶段;当前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城市化有哪些特点: 。(3分)
(3)在目前我国城市化阶段出现的主要问题有哪些?(写出你认为较严重的两点) (2分)
(4)现在上海等特大城市出现了人口向郊区迁移的现象,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有哪些?(3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