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仪上,经纬度的分布规律是( )
| A.纬度分布从南向北增大 |
| B.纬度分布在北半球向北增大,在南半球向南增大 |
| C.经度分布,从0º经线自西向东增大 |
| D.经度分布在东半球向东增大,西半球向西增大 |
下图为“人类社会与环境关系图”,读图回答各题。
以下所列项目与图中A、B、C、D箭头表示意义组合正确的是:
①铁矿石、水产品②煤渣、污水③酸雨和光化学烟雾④植树造林、治理污染
A.A① B② C③ D④ B.A① B② C④ D③
C.A② B① C③ D④ D.A② B① C④ D③下列地理现象中,属于C箭头代表含义的是:
| A.东南沿海的台风 |
| B.黄土高原一些地区常见的地方性甲状腺肿大病 |
| C.北京地区和近郊区出现巨大的地下水漏斗区 |
| D.贵阳地区的冬无三日晴 |
地图是用以传递各种自然与社会现象的空间分布、联系及时间变化等信息的载体,比例尺、方向、图例和注记是构成地图的三要素。据此回答下列各题:关于地图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绘制学校平面图宜采用小比例尺 |
| B.在同图上,等高线密集的地方坡度较陡 |
| C.以北极为中心的地图要根据指向标来辨方向 |
| D.各种彩色地图上的绿色地方都表示平原 |
如果作一次一日往返的徒步野外考察,下面四种比例尺地图最不适用的是
| A.1:20000 |
| B.图上一厘米代表实地距离250km |
C.![]() |
| D.1/30000 |
下图为“我国某沿海城市大气中NO2浓度等值线图”(单位:毫克/立方米),回答各题。
图中所示该城市在城市化过程中存在的主要环境问题的污染源可能是( )
| A.汽车尾气污染和工业废气污染 | B.噪声污染和光化学污染 |
| C.固体废弃物污染和水体污染 | D.化学农药污染和粉尘污染 |
目前,很多城市生态环境日益恶化,其原因可能是( )
①城市人口增多,超过城市合理人口容量 ②放射性物质大量泄漏,使生物物种数量减少 ③工业膨胀,产生大量废弃物,超过环境的自净能力④城市化过程中车辆剧增,排放的有害气体物质增多 ⑤城市湿地面积减少,城市热岛效应加剧⑥地下水开采过量,地表下陷
| A.①②③④⑤ | B.②③④⑤ |
| C.①③④⑤⑥ | D.①②④⑥ |
关于我国东、中、西部能源生产与消费特点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中西部生产量均大于消费量 | B.东部地区生产量大于消费量 |
| C.能源生产与消费区域不平衡 | D.目前我国能源消费严重依赖进口 |
表1资料反映了2001-2050年世界移民趋势。据此完成3~4题。
| 迁出国 |
数量(万人/年) |
迁入国 |
数量(万人/年) |
|
| 中国 |
30.3 |
美国 |
110.0 |
|
| 墨西哥 |
26.7 |
德国 |
21.1 |
|
| 印度 |
22.2 |
加拿大 |
17.3 |
|
| 印度尼西亚 |
18.0 |
英国 |
13.6 |
|
| 菲律宾 |
14.4 |
澳大利亚 |
8.3 |
世界人口迁移的主要趋向是( )
| A.从发展国家向发达国家迁移 | B.从北半球向南半球迁移 |
| C.从西半球向东半球迁移 | D.从内陆国家向沿海国家迁移 |
移民外迁的主要动因是寻求( )
| A.更高的社会地位 | B.更多的休闲时间 |
| C.更高的收入 | D.更优的自然环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