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课外阅读。
仰望布达拉
进入了拉萨,车窗外的林梢上空闪出一座宫殿的剪影:两侧是白宫墙,中间是红宫墙,顶部的喇嘛灵塔、宝瓶、经(zhuànɡ   chuánɡ)等鎏金饰物在阳光下闪着金光。
“布达拉宫!”心中一声惊呼。我强烈地感到了一种不可名状的庄严与崇高。
布达拉宫耸立在拉萨市中心的红山顶上。宫前是拉萨最宽阔最漂亮的北京中路。站在铺着长方形花岗岩的路上仰望布达拉,只见一片青绿的草坪后面,横着一堵高高的围墙,围墙后面便是红山及其山顶上的雄伟宫殿。底部和东西两侧的宫墙为灰白色,称做白宫;正中顶部是褐红色,称做红宫。无论白宫还是红宫,一排排窗口四周都涂了黑色,窗头那白色布帘在高原的劲风中波浪般的猎猎飘动。白、红、黑三色的宫墙及窗户,在蓝天白云的映衬下,对比强烈,色彩鲜明。
巍峨、雄伟、神圣、庄严,布达拉犹如伫立在世界屋(jī   jǐ)上的一位长者,一位哲人。
从红山西侧眺望,透过北京中路旁那三座白色佛塔金黄色的塔尖,看到的是布达拉宫的西侧,它屹立在巍巍山崖上,显得更为高峻、雄奇。
绕到红山北麓的宗角禄康   在一个宽阔的人工湖北岸眺望布达拉   看到的是布达拉背后的宫墙    雄踞于陡峭的崖壁顶部    宫墙   峭壁   古柳   经(fān   fán)的倒影一起映入湖里    使布达拉在雄伟中又增添了几分俏丽    
站在八(kuò ɡuō)街头中心大昭寺的金顶上,放眼望去,又可以看见布达拉雄伟的宫殿远远地耸立在寺前广场的西北方,耸立在连绵的群山下。
在拉萨,几乎随处都可以望见布达拉。
布达拉似乎无处不在,无时不在。
(1)给短文中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用“√”标出来。
(2)短文中作者分别在哪几个地方看布达拉宫。
                                                                    
(3)根据意思在文中找词语。
①高高地直立。(         )
②形容山或建筑物的高大雄伟。(         )
(4)给短文中缺标点的地方加上标点。
(5)用“         ”画出一个比喻句。
(6)跟“看”有关的词有“眺望、看见”,请写出三个表示看的词。
                                                                   
(7)读了这篇短文以后,布达拉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科目 语文   题型 现代文阅读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这句诗出自代诗人的《,读了这句诗,感受到诗人的心情。“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运用()的手法写。结句中“只有”两字也是经过提炼的,突出了诗人对
(2)“湖光秋月两相和,,白银盘里一青螺。”诗中描写的景物有。“白银盘”指的是,“青螺”指的是
(3)《忆江南》是()代诗人()的作品。通过作者回忆曾经观光游览江南春景所留下的印象,赞美了。诗中的两句描写出江南的风光。“能不忆江南?”江南的这种风光在洛阳是看不到的,所以词的结尾用()说,江南的风景这样美好,能不让人回忆吗?

阅读短文《华罗庚》,回答问题。
华罗庚
那是在北京召开数学研究会的时候。
有一天,著名的数学家华罗庚收到了一位普通中学青年教师的来信。
信的大意是:我读了您写的《堆叠素数论》,觉得这本书写得很好。可是经过反复核算,发现有一个问题的计算错了。这好比是在明珠上蒙上了一粒微尘,希望您能更正。
华罗庚读完信,翻开书来看,再一算,果然有错,他赞不绝口:“真是太好了,他的意见完全正确,他很有才华。”
华罗庚在数学研究会上宣读了这封信,写信的青年也被邀请来参加会议。这个青年人就是陈景润,后来也成为一个有名的数学家。
就这样,华罗庚从自己的错误中发现了一个难得的人才。
(1)根据下列意思,在文中找出相应的词语写在括号里。
①表示事实与所说或所料的相符。()
②改正已发表的谈话或文章中有关内容的错误。()
③不停地称赞。()
(2)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普通()错误()
(3)陈景润写信的时候,华罗庚是一位(),陈景润是一位()。从华罗庚接受陈景润的建议这一点,你发现华罗庚是个()的人。
(4)读第三自然段,“明珠上蒙上了一粒微尘”中“明珠”指();“一粒微尘”指()。
(5)用“√”标出下面正确的答案。
①本文歌颂了华罗庚虚心接受批评,善于发现人才的精神。()
②本文赞扬了陈景润钻研学问,认真严密的精神。()
③本文赞扬了陈景润敢于向专家提意见的精神。()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小玛莎
小玛莎真想快快长大,不过怎样才能长大呢?她不知道。
她试过好多办法——脚上穿上妈妈的便鞋啊,身上穿上妈妈宽大的长衣啊,头发梳得跟阿姨一样啊,脖子上套上一串珠子啊,手腕上戴一只表啊……
一点也没有用,人家还是笑话她,说她是个小不点儿。
有一回□玛莎突然想起该扫扫地□她把地扫得那么干净□妈妈很惊喜□小玛莎□你好像长成大孩子了□
后来玛莎又洗盘子,洗碟子,洗净了还整整齐齐摆到柜子里。这么着,不仅妈妈,连爸爸也惊奇了。一天吃饭的时候,爸爸当着大家说:“咱们还真没有留意,玛莎长大了,她不但会扫地,还会洗盘子,洗碟子呢。”
现在大家都说小玛莎长大了,她自己也觉得长大了。虽然脚上穿的是自己的鞋子,身上穿的是自己的连衣裙,头发没有梳得像阿姨那样,脖子上没有套珠子,手腕上没有戴表。可她觉得自己长大了。
看来,使玛莎长大的,并不是穿戴,而是她会劳动了。
(1)给短文的第四自然段加上合适的标点符号。
(2)小玛莎真的长大了,表现在哪里?从自己的话简单的概括出来

(3)文中的中心句是
(4)读了这篇短文,你有什么感受?

阅读短文,然后回答问题。

李四光爷爷是我国著名的地质学家。他可喜欢石头啦。为了给国家找矿藏,他整天忙着研究石头,常常忘了干别的事情。
一个星期天,李四光爷爷带着女儿玲玲来到郊外游玩。春天的郊外美极了,柳条儿在微风中飘舞,麦苗在阳光下微笑,小鸟在唧唧喳喳唱歌,还有那满山坡的鲜花,像给山冈铺上一块彩色的地毯。他们采了一会儿花,就玩起“捉迷藏”的游戏来。他们一个藏,一个找,玩得真高兴。又轮到玲玲藏了,她藏在一棵大树后面,等爸爸来找,可是,她等了好长时间,仍然不见爸爸来,她这才从大树后面出来找爸爸。
玲玲找呀找,忽然,看到小溪边有个人,她走近一看,原来是爸爸。爸爸正蹲在那里,拿着放大镜,在全神贯注地观察石头呢!溪水溅湿了裤管,他都没有发觉。玲玲望着爸爸专心致志的样子,真不忍心去打扰他。
(1)给短文加个合适的题目写在文前的横线上。
(2)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
全神贯注:
著名:
打扰:
(3)用“”画出文中的拟人句。你能写一个相同的句子吗?

(4)找出文中的一个比喻句用“”划出来:这句话中是把比作
(5)读了这篇短文,你有什么收获?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给电视台工作人员的一封信
电视台的叔叔、阿姨们:
你们好!
感谢你们在百忙之中抽空看这封信。
现在,电视台经常播放一些恐怖片,使许多儿童的心理受到严重的侵害。
就拿我这个小女孩来说吧。有一次,我打开电视,被一部科幻片吸引住了。可是不大一会儿,屏幕中就出现了一个吸血鬼。他的头发蓬乱,牙齿又尖又长,穿着漆黑的袍子,狰狞残暴,到处杀人吸血,场面恐怖极了。我吓得缩成一团,好几个星期都心惊胆战,连做梦都看见那血淋淋的场面。不良的睡眠使我成绩下降了,我整天都在怕。我想:这样的片子对孩子的心理健康是有极大的伤害的,而且班上也有同学学着电视里的坏人骂脏话、打架、结成小集团选大哥……
叔叔、阿姨们,为了我们的健康成长,请不要放映恐怖片吧!
祝安
一个爱看电视的小女孩
孟关玲
(1)信中的省略号省略了什么内容?

(2)这位同学在信中提出一个什么问题,建议怎么做?写下来。
答案:
(3)你在生活中发现了哪些不利于小学生成长的问题,有什么建议方法写下来,和大家交流。
答案: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