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木兰花
宋祁
东城渐觉风光好,縠皱波纹迎客棹①。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
浮生②长恨欢娱少,肯爱千金轻一笑③。为君持酒④劝斜阳,且向花间留晚照。
【注释】①縠(hú)皱波纹:形容波纹细如皱纹。縠皱:即皱纱,有皱褶的纱。棹:船桨,此指船。②浮生:指飘浮无定的短暂人生。③肯爱:岂肯吝惜,即不吝惜。一笑:特指美人之笑。④持酒:端起酒杯。
阅读宋祁的《木兰花》,回答问题。
前人评论这首词时曾说,“红杏枝头春意闹”的“闹”字是全词最传神的字眼。你同意这种说法吗?为什么?请简要赏析。
“为君持酒劝斜阳,且向花间留晚照”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科目 语文   题型 诗歌鉴赏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羁旅诗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下面课外古诗,回答下题。
雨晴【唐】王驾
雨前初见花间蕊,雨后全无叶底花。
蜂蝶纷纷过墙去,却疑春色在邻家。
这首小诗的一二句描写了哪两种景致?

这首小诗的最后一句可谓神来之笔,尤其是“疑”字,用得极妙,请简析该字的表达效果。

寒 食【孟云卿】
二月江南花满枝,他乡寒食远堪悲。
贫居往往无烟火,不独明朝为子推。
寒食:为了纪念春秋时期的介子推,旧时清明节前一天有禁火、吃冷食的习俗,人们把这一天叫做寒食节。
体现诗歌主旨的中心字是哪一个?

体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以乐景衬哀景”是古诗常用的表达技法,请作简要赏析。

阅读下面诗歌,完成题目。
赋得暮雨送李胄
(唐)韦应物
楚江①微雨里,建业暮钟时。
漠漠②帆来重,冥冥鸟去迟。
海门深不见,浦树远含滋③。
相送情无限,沾襟比散丝④。
[注释]①楚江,建业,海门均属地名。②漠漠:形容天气微雨,水气氤氲。③浦树:水边的树。含滋:湿润,带着水汽. ④散丝:细雨。
(1)楚江边,建业城,送别友人的千言万语都浓缩在原诗中的“___________”这一句来体现。
(2)下列选项中对诗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全诗紧扣“暮雨”之中的景物着墨,句句写景,细细描绘,流露出诗人对雨中别致景色的喜爱之情。
B.颔联中细雨湿帆,帆湿而重;飞鸟入雨,振翅不速。营造了烟雨薄暮笼罩的氛围,烘托出诗人的浓郁的离愁别绪。
C.颈联中的“深”和“远”字着意渲染了一种迷蒙暗淡的景色。海门深,浦树远,显其浩渺,使整个画面富有立体感。
D.尾联中的“散丝”,即雨丝,用一个“比”字,把别泪和散丝交融在一起,直抒胸臆,抒发了浓浓的惜别之情。

阅读下面诗歌,完成后面小题。
山坡羊·潼关怀古
张养浩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望西都,意踌躇。
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这首曲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请对“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一句中“聚”“怒”二字进行简要赏析。

对下面这首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夜泊钱塘
(明)茅坤
江行日已暮,何处可维舟?树里孤灯雨,风前一雁秋。
离心迸落叶,乡梦入寒流。酒市哪从问,微吟寄短愁。

A.颔联借用“孤灯”与“一雁”意象,渲染了孤独凄凉的氛围。
B.颈联“迸”“入”两字精妙传神,“迸”写出了乡愁之强烈;“入”,将乡愁化无形为有形,写出乡愁之绵长。
C.诗人停舟钱塘,入市沽酒,借酒消愁,思乡之愁终于得以派遣。
D.这是一首羁旅诗,全诗借景抒情,情景交融,抒发了诗人浓浓的思乡之情。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