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语句,排列恰当的一项是( )
伟大的梦想,源于现实的土壤。___________。
①上世纪初,爱国学生只能空自发出“奥运三问”;进步青年只能在小说里幻想举办万国博览会。
②战乱频仍、民生凋敝、经济萧条,何敢言梦?
③中国梦逐渐成形的过程,也是中国不断发展前行的过程。
④从新中国“站起来”,到改革开放“富起来”,再到新世纪“强起来”,奥运梦、世博梦终于梦想成真,我们听到中国梦渐行渐近的铿锵足音。
A.②①③④ | B.③①②④ |
C.③①④② | D.②①④③ |
下列各项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瘫痪并蒂各得其所翻来复去 |
B.锤打搓捻不求甚解慌然大悟 |
C.尴尬荫蔽形影不离水波粼粼 |
D.烂漫轮翻满不在乎花团锦簇 |
下列词语中,画线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诀别(jué )绰号(chuò )嫩芽(nèng)意见分歧(qí) |
B.星宿( xiù)撒谎(sā )绰号 (zhuō)絮絮叨叨(dāo) |
C.憔悴(cuì)匿笑(nì )祷告(dǎo)银装素裹(guǒ) |
D.徘徊(huí)脸颊(jiá ) 攥着(zuàn)小心翼翼 (yì) |
下列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
A.深圳义工们助人为乐的精神值得大家感动。 |
B.关于观澜版画村等旅游景点是否收门票的问题,深圳旅游局新闻发言人已在记者招待会上予以否认。 |
C.全体职工讨论和听取了总经理关于提高企业文化宣传方案的意见。 |
D.语文综合性实践活动,使我们开拓了视野,增强了能力。 |
、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两则新闻高屋建瓴,气势磅礴,语言准确简洁,感情色彩鲜明,是新闻作品中的瑰宝。 |
B.晚会上,那位口技表演者模仿着各种动物的声音,时高时低,时快时慢,转弯抹角,十分逼真。 |
C.校园里传来了骇人听闻的消息,我们班许亮同学的作文获得了全国大赛的一等奖。 |
D.小陆真是别有用心,制作的飞机模型与众不同,令人叫绝。 |
下面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新闻从结构上来说有五个部分,即标题、导语、主体、背景、结语。导语是新闻的躯干,它用充足的事实表现主题,是对标题的进一步扩展和阐释。 |
B.雨果是法国作家,他的代表作品有小说《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 |
C.《核舟记》选自清代涨潮编辑的《虞初新志》,作者是明末的魏学洢。 |
D.读《蜡烛》一文,我们能穿越时空,目睹悲壮而崇高的一幕,能感受到反法西斯阵营的军民用血肉凝结成的情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