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两则新闻高屋建瓴,气势磅礴,语言准确简洁,感情色彩鲜明,是新闻作品中的瑰宝。 |
B.晚会上,那位口技表演者模仿着各种动物的声音,时高时低,时快时慢,转弯抹角,十分逼真。 |
C.校园里传来了骇人听闻的消息,我们班许亮同学的作文获得了全国大赛的一等奖。 |
D.小陆真是别有用心,制作的飞机模型与众不同,令人叫绝。 |
对下面两首词的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破阵子(辛弃疾)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诉衷情(陆游)
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
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
A.辛词全词除首联和尾联表现现实情况外,其余都是写梦境,是作者用浪漫主义的手法,抒写梦中的情景——抗金义军威盛的军容和英勇的战斗,以及词人恢复中原的抱负。 |
B.陆词的第三句开始写现实,下片头三句运用排比,承上启下,抒发了词人理想不能实现的无限悲痛。 |
C.两首词都巧妙地运用梦境来抒写心态,都抒发了自己当年为完成君王恢复中原的大事而建功立业,赢得千古留名的豪情。 |
D.两首词都在末尾表现了报国无门,请缨无路,而年岁已老的强烈悲愤,比之“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更多了一份感伤。 |
在下面语段的空白处,补上最恰当的句子是
六月,并不是好时候,没有春光,没有雪,没有秋意。那几天有的是满湖烟雨,山光水色俱是一片迷蒙。西湖,仿佛半睡半醒。空气中,弥散着经了雨的桅子花的甜香,使我记起了
A.白居易的诗句:“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
B.苏东坡的诗句:“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
C.林升的诗句:“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 |
D.杜牧的诗句:“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
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运用有误的一项是
A.在专题研讨班开班仪式上,总书记明确要求省部级干部“加强和完善信息网络管理,提高对虚拟社会的管理水平”。 |
B.为提高小组合作学习的效率,我们应该考虑怎样才能让小组每个成员都积极地参与讨论,怎样才能使学习成果的交流展示更有效? |
C.博鳌亚洲论坛在凝聚亚洲共识、传播亚洲声音、促进亚洲合作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已成为具有重要影响的经济论坛。 |
D.黄莺儿羞涩地躲在绿柳深处,唱着婉转动听的歌曲;花喜鹊高兴地站在高枝上,向人们报告着激动人心的喜讯。 |
下列有关名著的说明,不正确的一项是
A.《骆驼祥子》中,祥子在历经被抢劫、被敲诈、虎妞难产而死、小福子另嫁他人等一次次打击之后,彻底丧失了生活的梦想,由原来那个老实、坚韧、健壮的祥子变成了狡猾、麻木、吃喝嫖赌、自暴自弃的行尸走肉。 |
B.由元末明初施耐庵创作的《水浒》是我国第一部歌颂农民起义的长篇章回体小说,其中塑造了一大批栩栩如生的艺术形象,如林冲、鲁达、李逵、宋江等,小说通过叙写他们不同的人生经历和反抗道路,鲜明地表现了“官逼民反”的主题。 |
C.冰心受泰戈尔的影响极大,善于用简短而清丽的语言抒写内心的感受和思考,如诗集《繁星》《春水》,歌颂了母爱、童真和自然,同时也不乏对生活的思考和感悟,读来情韵悠长,别有趣味。 |
D.《伊索寓言》叙述了这样一个故事:骆驼羡慕牛有一对非常厉害的角,于是向宙斯请求赐予,宙斯非常生气,认为骆驼已经拥有了众多的好处还不知满足,就把它的耳朵变小了——这个寓言说明贪得无厌的人最后往往会失去更多。 |
下面的对联与所颂人物对应正确的一项是
①金石文章空八代,江山姓氏著千秋。
②盛唐诗酒无双士,青莲文苑第一家。
③世上疮痍,诗中圣哲;民间疾苦,笔底波澜。
④著作最谨严,岂徒中国小说史;遗言犹沉痛,莫作空头文学家。
⑤一门三父子,峨眉共比高。
A.①韩愈②李白③杜甫④鲁迅⑤苏洵、苏轼、苏辙 |
B.①李清照②李白③杜甫④韩愈⑤苏洵、苏轼、苏辙 |
C.①韩愈②李白③白居易④鲁迅⑤曹操、曹丕、曹植 |
D.①李清照②李白③白居易④韩愈⑤曹操、曹丕、曹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