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1月29日,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带领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参观中国国家博物馆“复兴之路”展览现场。习近平阐述了“中国梦”,而且满怀信心地表示这个梦想“一定能实现。”
某校九年级(3)班全体师生以“从我做起,为实现‘中国梦’而努力”为主题,开展了一次班会活动。请你参与其中,解决下列问题。
我解读:
(1)中华民族的“中国梦”是什么?中国梦与共同理想的关系是怎样的?(2分)
(2)请分析习近平总书记满怀信心地表示我们的梦想一定能够实现的根本原因。
我努力:
(3)青少年是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为实现“中国梦”,你应该做些什么?
材料一:少年强则国强、少年富则国富。青少年要敢于有梦、勇于追梦、勤于圆梦。
材料二:每个人都希望自己的梦想变成现实。俗话说:“一份耕耘、一份收获”。理想之花需要汗水灌溉。
运用《新的起点》和《分数之外的收获》两课的相关知识,简要回答下列问题。
(1)要想把理想变成现实,我们应该怎样做?
(2)怎样理解“一份耕耘、一份收获”?
材料:最近,妈妈发现小明突然像变了一个人似的,讲新潮,爱打扮,做事我行我素,尤其喜欢穿一些奇怪的衣服。于是吃完饭后对他说:“你是一个学生,这样穿可不太好。”小明不以为然地说:“你知道什么!这叫个性!”妈妈又说了几句,小明生气地说:“我已经长大了,穿什么是我自己的事情,不用你管!”
阅读上述文字,运用《成长的烦恼》一课的知识,简要回答下列问题。
(1)小明的言行反映了小明怎样的心态?
(2)小明怎样理解长大了的含义?正确的理解应该是怎样的?
【探究实践·弘扬正义】
材料一:2014年春节联欢晚会的小品《扶&不扶?》令人回味。其中台词“人倒了可以扶起来,人心要是倒了就扶不起来了。”更是带给我们心灵的巨大震撼。
材料二:2014年2月10日,江苏泰兴市一名男子骑电动车时撞到一名女子,下车准备扶时听女子说:“头疼”,便扔下女子骑着电动车溜之大吉。这时,路过的奔驰上下来一位60岁的大叔,用手机拍照取证后将女子扶到路边,直到女子表示没有大碍后才离开。
结合材料,联系所学知识回答:
(1)奔驰大叔的行为是什么行为?请你从正义的重要性角度加以分析奔驰大叔的做法。(3分
(2)奔驰大叔的事迹也启示我们未成年人在“见义勇为”时该注意什么?
(3)结合材料,谈一谈我们应该如何做一个富有正义感的人?
【重视民生给力教育】
材料一:新修订的《义务教育法》(简称“新法”)于2006年9月1日起施行。这是我国义务教育发展中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件大事。该法进一步体现了国家和时代对义务教育发展的新要求。
材料二:某校八年级学生王某看到周围的一些大中专毕业生就业非常困难,有的只能为本地或外地的个体老板打工,便认为读书无用.于是他在学校不认真听课,也不认真完成作业,有时还旷课,逃课,荒废学业,一心想着辍学打工挣钱。
根据材料回答:
(1)王某在校的表现符合履行义务教育的要求吗?为什么?
(2)如果王某辍学打工挣钱.这是他的自由吗?为什么?
(3)在教育和就业这一问题上,你有哪些看法?
阅读漫画,回答问题。
(1)漫画中主人公的行为正确吗?请从法律和道德的角度分别加以说明。
(2)结合漫画中主人公的行为说说我们怎样才能成为一个合格的现代公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