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的人》一诗中写道:“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请结合本单元的有关知识回答:
(1)请你举4例虽死犹生的历史人物。
(2)怎样才能使自己的生命价值得以提升呢?
观察漫画,回答问题:
(1)漫画反映了什么问题?
(2)我们所倡导的社会公德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3)遵守社会公德有何重要性?
2013年9月26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北京会见第四届全国道德模范及提名奖获得者,强调道德模范是社会道德建设的重要旗帜,要深入开展学习宣传道德模范活动,弘扬真善芙,传播正能量,激励人民群众崇德向善、见贤思齐,鼓励全社会积善成德、明德惟馨,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凝聚起强大的精神力量和有力的道德支撑。
★ 被誉为“中国人年度精神史诗”的电视公益活动一一中央电视台《感动中国》2013 年度颁奖典礼于2014年2月10日在中央电视台一套综合频道播出,黄旭华、胡佩兰、方俊明、沈克泉和沈昌健父子、龚全珍、刘盛兰、段爱平、格桑德吉、陈俊贵、姚厚芝被选为年度人物。此外,《感动中国》还向中国载人航天十周年的中国航天员群体表达了年度致敬。
(1)德模范、感动中国人物都有哪些共同的品质?
(2)你打算通过哪些途径宣传道德模范、感动中国人物的感人事迹?
(3)对照先进人物,说说自己身上还有哪些不良品质。并为培养某种良好的品质制定一份切实可行的计划。
2014年2月27日下午,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经表决通过了两个决定,分别将9月3日确定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将12月13日确定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
(1)中国人民取得抗日战争胜利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并说明理由。
(2)盐城有哪些类似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的教育基地?
(3)你认为还可以采用哪些纪念活动?
简要分析:结合材料,运用所学知识对问题进行简要分析和说明。共14分
13.材料:首次面向全球发起的“我们的节日”系列推广活动暨炎黄子孙倡议申遗大行动于2011年8月1日在北京隆重开幕。这标志着号召全球华人支持中华七大传统节日申请世界非物质遗产的活动正式启动。这次活动将围绕“申遗”这一具有历史意义的目标,以中国古代节日的原貌重现形式,集中展示散落在民间的各种现成的珍贵“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凝结成“中国传统节日”的璀璨精华。
阅读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重振中华传统节日和中华七大传统节日申请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有什么重要意义?
(2)为重振中华传统节日我们应怎么做?
弘扬民族文化是我们应尽的责任。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某市市民节日认知调查
节日 |
受市民重视和喜爱程度 |
喜爱的年龄段 |
喜爱的原因 |
春节 |
95.3% |
所有人群 |
①我们是中国人” ②能了解中国传统文化 |
中秋节 |
81.9% |
所有人群 |
|
元宵节 |
53.5% |
65岁及以上市民 |
|
元旦 |
45% |
18岁及以下市民 |
西方节日的浪漫情调和轻松气氛 |
圣诞节 |
45% |
18岁及以下市民 |
材料二 在2012年秋季实施的义务教育新课程标准中,语文课程专设了书法课,数学将《九章算术》列为教材内容,历史增加了传统戏剧等反映我国传统文化的内容。
材料三 莫言的作品将魔幻现实主义与民间故事、历史与当代社会融合在一起,既有对传统文化的继承,也有对外国文化的借鉴;既体现出民间特色,也有鲜明的现代性。
(1)从认知调查表中你读出了哪些信息?
(2)材料中新课程标准的修订有何意义?
(3) 材料三中莫言的文学创作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有何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