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内阅读 ( 20分)
《搭石》文段(一)
搭石,构成了家乡的一道风景。秋凉以后,人们早早地将搭石摆放好。如果别处都有搭石,唯独这一处没有,人们会谴(qiǎn qián)责这里的人懒惰。上了点年岁的人,无论怎样急着赶路,只要发现哪块搭石不平稳,一定会放下带的东西,找来合适的石头搭上,再在上面踏上几个来回,直到满意了才肯离去。
家乡有一句“紧走搭石慢过桥”的俗语。搭石,原本就是天然石块,踩上去难免会活动,走得快才容易保持平衡。人们走搭石不能抢路,也不能突然止步。如过前面的人突然止步,后面的人没处落脚,就会掉进水里。每当上工、下工,一行人走搭石的时候,动作是那么协调(tiáo diào)有序!前面的抬起脚来,后面的紧跟上去,踏踏的声音,像轻快的音乐;清波漾漾,人影绰绰(chuò zhuò),给人画一般的美感。
(1)把括号里不正确的读音划掉。
(2)按要求填空。
近义词:平稳( ) 唯独( ) 反义词:懒惰( ) 谴责( )
(3)照样子写词语。
清波漾漾
(4)搭石,构成了家乡的一道风景。“风景”包含两层含义,一是指 ; 二是指
(5)人们要紧走搭石的原因是
(6)写出文中的一个比喻句:
把 比作 ,用 比喻
(7)这两段分别写了乡亲们 和 的情景。
(8)“每当上工、下工,一行人走搭石的时候,动作是那么协调有序!”文中哪些句子表现出“协调有序?”用“﹏﹏﹏”画出来。
(9)如果你赶路,发现搭石不平稳,你会怎样做?
(1)()
()、()、()。
(2)“”
(3)
快乐阅读。
大自然的邮票
春天的树上,长出嫩(nèn)嫩的芽瓣(bàn)。夏天的树上,挂满肥肥的叶片。秋天的树上,树叶涂(tú)满鲜红和金黄。冬天的树下,树叶落地化成土壤。落叶是大自然的邮票,把一年四季寄给你,寄给我,寄给大家。
(1)这一段话共有()句话。
(2)一年有、、、四个季节。
(3)春天的树上,芽瓣是();夏天的树上,叶片是();秋天的树叶颜色有()和()。
(4)大自然的邮票是指()。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春天来了,花开了,草绿了,小树也发芽了。
小马来了,把小草踩(cǎi)倒了。小熊来了,把小树摇疼了。小猴来了,把花给摘掉了。花草树木哭着说:“这样的朋友我们不喜欢,请你们走开吧!。”
小鸟来了,捉虫子。蜜蜂来了,传花粉。小朋友来了,浇(jiāo )浇水。花草树木笑着说:“这样的朋友我们都喜欢!你们留下吧!”
(1)短文有()个自然段。
(2)用“____”在文中画出花草树木说的话。
(3)花草树木不喜欢()、()和猴。
(4)你喜欢谁?为什么喜欢?请你用一句或几句话写下来。
我喜欢_____________,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下面的短文,并完成问题。
有一种鸟,长得并不美丽,飞翔的本领也并不高超,但它有一种特殊的本领,就是会啄食躲在树干里的害虫,这种鸟叫啄木鸟。
啄木鸟能啄食躲在树干里的害虫,主要靠它有一张长长的大嘴。这张大嘴是棱角形的,像一把锋利的凿子,能在树干上凿洞。它又有一个长长的舌头,特别是舌头的尖端有一个倒钩,舌头伸出去能将隐蔽在树干深处的虫儿钩出来。除了这张嘴外,啄木鸟还有另外一些特点:它的脚有四个足趾,能前后分开,容易攀牢在树上;它的尾巴很坚硬,它在树上凿孔时,就利用这坚硬的尾巴撑住树干,像坐在椅子上一样平稳。
啄木鸟正是因为有这样特殊的身体结构,所以啄虫的本领很大。
(1)给短文加一个恰当的题目,写在上面的横线上。
(2)从短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特别()顽强()隐蔽()锐利()
(3)我知道“这张大嘴是棱角形的,像一把锋利的凿子,能在树干上凿洞。”这句话是句,把()比作()。
(4)找出能概括这篇短文意思的一个句子(文章的中心句),用“﹏”画出来。
(5)我能根据要求填表。
名称 |
特点 |
作用 |
嘴 |
||
舌 |
||
脚 |
||
尾 |
认真阅读《和时间赛跑》片段,回答问题。
时间过得飞快,使我的小心眼里不只是着急,还有悲伤。有一次我放学回家,看到太阳快落山了,就下决心说:“我要比太阳更快地回家。”我狂奔回去,站在庭院里喘气的时候,看到太阳还露着半边脸,我高兴地跳起来。那一天我跑赢了太阳。以后我常做这样的游戏,有时和太阳赛跑,有时和西北风比赛,有时一个暑假的作业,我十天就做完了。那时我三年级,常把哥哥五年级的作业拿来做。每一次比赛胜过时间,我就快乐得不知道怎么形容。
(1)请你从片段中找出一对近义词和一对反义词。
()——()()——()
(2)“以后我常常做这样的游戏”中“这样的游戏”指的是哪些游戏?
(3)“我”为什么“着急”“悲伤”,又为什么“高兴”“快乐”呢?
我“着急”“悲伤”是因为
我“高兴”“快乐”是因为
(4)请用“有时……有时……有时……”写一句话。
(5)读完了这篇文章,你懂得了一个什么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