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欢乐岛。
(一)课内阅读。
它先是离我较远,见我不去伤害它,便一点点挨近,然后蹦到我的杯子上,俯下头来喝茶,再偏过脸瞧瞧我的反应。我只是微微一笑,依旧写东西。它就放开胆子跑到稿纸上,绕着我的笔尖蹦来蹦去,跳动的小红爪子踏在纸上发出嚓嚓的响声。
我不动声色地写,默默享受着这小家伙亲近的情意。这样,它完全放心了。索性用那涂了蜡似的、角质的小红嘴,嗒嗒啄着我颤动的笔尖。我用手抚一抚它细腻的绒毛。它也不怕,反而友好地啄两下我的手指。
白天,它这样淘气地陪伴我。天色入暮,它就在父母的再三呼唤声中,飞向笼子,扭动滚圆的身子,挤开那些绿叶钻进去。
有一天,我伏案写作时,它居然落到我的肩上。我手中的笔不觉停了,生怕惊跑它。待一会儿,扭头看,这小家伙竟趴在我的肩头睡着了,银灰色的眼睑盖住眸子,小红脚刚好被胸脯上长长的绒毛盖住。我轻轻抬一抬肩,它没醒,睡得好熟!还呷呷嘴,难道在做梦?
我笔尖一动,流泻下一时的感受: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
1.说一说你对“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这句话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小珍珠鸟先是“离”我较远,后如何渐渐与“我”相熟的?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本文按照_________顺序叙述了“我”和珍珠鸟一家三口从__________________到__________________的关系变化的过程。
4.文章表达了什么样的中心思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课外阅读。
白 鹭
白鹭是一首精巧的诗。
色素的配合,身段的大小,一切都很适宜。
白鹤太大而嫌生硬,即使如粉红的朱鹭或灰色的苍鹭,也觉得大了一些,而且太不寻常了。
然而白鹭却因为它常见,而被人忘却了它的美。
那雪白的蓑毛,那全身的流线型结构,那铁色的长喙,那青色的脚,增之一分则嫌( ),减之一分则嫌( ),素之一分则嫌( ),黛之一分则嫌( )。
在清水田里时有一只两只站着钓鱼,整个田便成了一幅嵌在琉璃框里的画面。田的大小好像是有心人为白鹭设计出的镜匣。
晴天的清晨,每每看见它孤独地站立在小树的绝顶,看来像是不太安稳,而它却很悠然。这是别的鸟很难表现的一种嗜好。人们说它是在望哨,可它真是在望哨吗?
黄昏的空中偶见白鹭的低飞,更是乡居生活中的一种恩惠。那是清澄的形象化,而且具有了生命了。
或许有人会感到美中的不足,白鹭不会唱歌。但是白鹭的本身不就是一首优美的歌吗?——不,歌未免太铿锵了。
白鹭实在是一首诗,一首韵在骨子里的散文诗。
1.将“黑”“白”“长”“短”四个词归位于文中的括号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章的开头和结尾有什么关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外阅读
寸草春晖
昨晚,我和奶奶吵了一架。问题出在我们对一件事的不同看法上,奶奶看法陈旧使我忍无可忍。烦躁之机,想出去透透气。说是透气,其实只是想避开奶奶的唠叨而已。走着,走着,就来到了屋后的园子里,一走进这个小菜园,一切的不快与愁绪都很快消失得无影无踪了。
虽然天气还有点冷,但是菜园却充满了绿意,让人在寒冷的冬天里感到一缕春天的气息。你瞧!这一丛丛的油菜花,一道道金黄的颜色直逼你的眼。油菜花!我们又见面了。还记得小时候那个在你身旁蹦来跳去的小女孩吗?小时候我时常到这个菜园里来玩,围着开放的油菜花唱啊跳啊,小不点儿菜花活像一只只展翅欲飞的小蝴蝶,姐姐便常把一小枝油菜花插在我的头发上,我们的笑声充满了整个小菜园。现在想起来,心头不禁升起一阵温馨。
那边一片青草。一看,原来是小香蕉,它们终于破土而出了,浅浅的颜色,水灵灵的,似乎只要一碰就会化成水似的。它们的茎哟,嫩白嫩白的,活像婴儿们的肌肤。我的心猛然一震,香菜的叶子就像母亲,茎就像在母爱中慢慢长大的小孩,无论是风吹雨打,还是光照日晒,叶子始终都默默为它遮风挡雨。我从小离开父亲跟奶奶生活在一起,奶奶无微不至地关怀着我:饿了,给我最可口的饭菜;冷了,给我织漂亮的毛衣。多少年风里来雨里去,她从没半句怨言,奶奶于我不正是叶子与茎吗?
想到这里,我不禁快步地回家,我要为奶奶献上一杯茶,献上一枝美丽的油菜花!找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新颖—丑陋—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这篇短文主要写景的。( ) B.这篇短文主要是记事的。( )你觉得小作者是个什么样的孩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内阅读
阅读《夜莺的歌声》一文,回答下列问题。“有个孩子坐在河岸边上,搭拉着两条腿。他光着头,穿着一件颜色和树叶差不多的绿上衣,手里拿着一块木头,不知在削什么。”
这个孩子是谁?他为什么要这么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人哪?战争一开始这里就没有人了。大家都喊:‘野兽来了,野兽来了’--就都跑了。”
这句话体现了小夜莺的什么性格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小夜莺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你有什么感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茶杯与茶壶》,回答问题。
①一位深感失望的年轻人千里迢迢来到法门寺,对住持释圆和尚说:“我一心一意要学习丹青,但至今没有找到一个能令我满意的老师,许多人都是徒有虚名,有的画技还不如我。”
②释圆听了,淡淡一笑说:“老僧虽然不懂丹青,但也颇爱惧一些名家精品。既然施主画技不比那些名家逊色,就烦请施主为老僧留下一幅墨宝吧”年轻人精神一振,问:“画什么呢?”释圆说:“老僧最大的嗜好就是爱品茗,尤其喜欢那些造型典雅古朴的茶具。施主可否为我画一个茶杯和一个茶壶?”年轻人听了,信心十足地说:“这还不容易?”于是铺开宣纸,寥寥数笔,信手画出一个倾斜的水壶和一个造型典雅的茶杯。那水壶的壶嘴正徐徐流出一道茶水来,注入那茶杯中。
③年轻人沾沾自喜,问:“这幅画你满意吗?”释圆微微一笑,摇了摇头,说:“你画得不错,但还是有失偏颇,将茶壶和茶杯的位置放错了,应该是茶杯在上,茶壶在下呀。”年轻人听了,说:“大师为何如此糊涂,哪有茶杯往茶壶里注水的?”
④释圆听了,说:“原来你懂得这个道理啊!你渴望自己的杯子里注入那些丹青高手的香茗,但你总是将自己的杯子放得比那些茶壶还要高,香茗怎么能注入你的杯子呢?涧谷把自己放低,才能得到一股流水;人只有把自己放低,才能吸纳别人的智慧与经验。”摘录文中描写年轻人神态或内心的词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结合实际,谈谈你对“涧谷把自己放低,才能得到一股流水;人只有把自己放低,才能吸纳别人的智慧与经验。”这句话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内短文《永生的眼睛》
我14岁那年,母亲被突如其来的一场疾病夺去了生命。下午,一位警官来访,是为医院要取用母亲的眼睛角膜而征求父亲的意见。我惊呆了,不明白医生们为什么要把母亲的角膜给(gěi jǐ)予他人,而父亲居然回答“可以”。
我痛苦万分,“你怎么能让他们这样对待妈妈!”我冲着父亲哭喊,“妈妈完整地来到这个世界上,也应该完整地离去。”“琳达,”父亲平静地搂着我,“你所能给予他人最珍贵的东西,莫过于你自身的一部分。许多年前,你妈妈和我就认为,如果我们的死亡之躯能够有助于他人健康的恢复,那我们的死就是有意义的。我们早已决定死后捐赠器官了。”父亲的话语给我上了一生最珍贵的一课。
许多年过去了,我结了婚并有了自己的家。1980年,父亲患了严重的肺气肿,搬来和我们同住。他愉快地告诉我,他死后要捐赠所有尚完好的器官,尤其是眼睛。“哦,如果一个盲童能够借助我的眼睛重见光明,并能像你的女儿小温迪一样画出栩栩(xǔ yǔ)如生的马儿,那该多美妙啊!”温迪自幼酷爱画马,作品屡屡得奖。“哦,想想,另一对父母如果看到他们的女儿也像小温迪一样,将会多高兴啊!”父亲说,“当你们得知我的眼睛起了作用,那你们将会多自豪!”
我把父亲的遗愿告诉了温迪。孩子热泪盈眶,过去紧紧拥抱着外公。她14岁,恰恰是当年我首次听说捐赠器官时的年龄。
这一年的一天,父亲与世长辞了,我们遵照他的遗愿捐赠了他的眼睛。温迪告诉我:“妈妈,我真为你为外公所做的一切感到骄傲。”“哦?这令你骄傲吗?“我问,“当然,你想想什么也看不见会有多痛苦啊!我死以后,也要学外公把眼睛送给失明的人!”
在这一刻,我领悟到父亲所留下的远非一副角膜,还有辉映在我女儿眼睛里的一种骄傲!用“____”划出带点字的正确读音。
联系上下文,解释下列词语。
①才华横溢②突如其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文章为什么以“永生的眼睛”为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外短文
漓江
桂林的漓江是一条美丽的江。
春天,漓江岸边的树木又换上了新衣裳,小草也从沉睡中醒来,伸展着嫩绿的叶儿,在春风的吹拂下,正朝漓江笑呢!
夏天的漓江给人们带来了欢乐,许多人在江里游泳。江面上有红色的小船,颜色各异的游泳圈和五颜六色的游泳圈,真是色彩斑斓,为夏日的漓江增添了光彩。
秋天的漓江更加美丽。岸边上的一片片香蕉林虽然枯黄了,可香蕉树上却挂满了香蕉,这丰收的景色倒映在美丽的漓江里,真是美不胜收。
冬天的漓江也很美,虽然没有春天那么生机勃勃,夏天那么热闹非凡,秋天那么丰硕诱人,但它是那么纯洁,那么安静。漓江就像一条翠绿的带子,由远到近环绕着象鼻山、优波山……使桂林的山水永远那么清秀、隽美。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沉睡—()安静—()丰收—()读短文,补充词语。
色彩()()颜色()()热闹()()
生机()()美不()()丰硕()()短文的第1自然段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短文按_______顺序描写了漓江的景色。
读了这篇短文,你学到了什么?(或想到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