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下面文言文选段。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⑴可爱者甚蕃( ) ⑵濯清涟而不妖( )
⑶亭亭净植( ) ⑷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翻译下列文言句子。
⑴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⑵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选文第1节从 、 、 三个方面对莲花进行了描写,寄予了作者 的思想感情。
短文赞扬莲“出淤泥而不染”的高贵品质,实则是作者思想情怀的抒发,可现实生活中,有人却认为“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对这两种观点,你是怎样对待的?请简述理由。
余村居无事,喜钓游。钓之道未善也,亦知其趣焉。当初夏、中秋之日,早食后,出门而望见村中塘水,晴碧泛然,疾理竿丝,持篮而往。至乎塘岸,择水草空处,投食其中,饵钓而下之。蹲而视其俘子,思其动而掣之,则得大鱼焉。无何,俘子寂然:则徐牵引之,仍自寂然。已而手倦足疲倚竿于岸游目而视之其寂然者如故。盖逾时始得一动,动而掣之则刚无有。余曰:“是小鱼之窃食也,鱼将至矣。”又逾时,动者稍异,掣之得鲫,长可四五寸许。余曰:“鱼至矣,大者可得矣。”起立而伺之,注意以取之,间乃一得,率如前之鱼,无有大者。日方午,腹饥。思食甚,余忍而不归以钓,是村人之田者旨毕食以出,乃收竿持鱼以归。归而妾子劳问:“有鱼乎?”余示以篮而一相笑也。及饭后仍出,更诣别塘求钓处。逮暮而归,其得鱼与午前比。或一日得鱼稍大者某所,必数数往焉,卒未尝多得,且或无一得者。余疑钓之不善,问之常钓家,率如是。请划分层次(用“ |” 断 三处)
已 而 手 倦 足 疲 倚 竿 于 岸 游 目 而 视 之 其 寂 然 者 如 故。写出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
(1)则徐牵引之(2)间乃一得
(3〕更诣别塘求钓处(4)问之常钓家,率如是把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逮暮而归,其得鱼与午前比。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文中画线句中表现了钓者怎样的心理变化过程?
①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②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③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
④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愚以为营中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
⑤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1)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痛恨:
(2)则责攸之、祎、允等之慢 慢: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语句。
(1)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
(2)庶竭驽钝,攘除奸凶结合选段,用自己的话具体说说诸葛亮选用人才的标准是什么。
荀攸传(10分)
荀攸①字公达。祖父昙,广陵太守。攸少孤。及昙卒,故吏张权求守昙墓。攸年十三,疑之,谓叔父衢曰:“此吏有非常之色,殆②将有奸!”衢寤③,乃推问,果杀人亡命。由是异之。何进④秉政,征海内名士攸等二十余人。攸到,拜黄门侍郎。董卓⑤之乱,关东兵起,卓徙都长安。攸与议郎郑泰、何顒、侍中种辑、越骑校尉伍琼等谋曰:“董卓无道,甚于桀、纣,天下皆怨之,虽资强兵,实一匹夫耳。今直刺杀之以谢百姓,然后据毅、函,辅王命,以号令天下,此桓、文⑥之举也。”事垂就而觉⑦,收颐、攸系狱,颥忧惧自杀,攸言语饮食自若,会卓死,得免。(《三国志·魏书》)
注释:①本文涉及到的与荀攸有关的人物有:荀攸的祖父叫荀昙,叔父叫荀衢。②殆:大概,恐怕。③寤:醒悟。④何进:东汉灵帝时大将军。⑤董卓:东汉灵帝时前将军、并州牧。⑥桓、文:齐桓公、晋文公,春秋时霸主。⑦事垂就而觉:事情接近成功的时候被发觉了。 用斜线“/”给下面文言句子标出朗读停顿(标两处)。
故 吏 张 权 求 守 昙 墓写出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
①果杀人亡命果()②由是异之异()
③卓徙都长安徙()④今直刺杀之以谢百姓谢()用现代汉语写出文中画线句子的意思。
谓叔父衢曰:“此吏有非常之色,殆将有奸!” 根据本文内容,你认为荀攸是一个什么样的人?(2分)
陈胜者,阳城人也,字涉。吴广者,阳夏人也,字叔。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辍耕之垄上,怅恨久之,曰:“苟富贵,无相忘。”佣者笑而应曰:“若为佣耕,何富贵也?”陈涉太息曰:“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二世元年七月,发闾左适戍渔阳九百人,屯大泽乡。陈胜、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斩。陈胜、吴广乃谋曰:“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陈胜曰:“天下苦秦久矣。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今或闻无罪,二世杀之。百姓多闻其贤,未知其死也。项燕为楚将,数有功,爱士卒,楚人怜之。或以为死,或以为亡。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吴广以为然。乃行卜。卜者知其指意,曰:“足下事皆成,有功。然足下卜之鬼乎?”陈胜、吴广喜,念鬼,曰:“此教我先威众耳。”乃丹书帛曰:“陈胜王”,置人所罾鱼腹中。卒买鱼烹食,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夜篝火,狐鸣呼曰:“大楚兴,陈胜王!”卒皆夜惊恐。旦日,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4分)
①会天大雨,道不通会( )②为天下唱,宜多应者唱( )
③今亡亦死,亡( )④今诚以吾众诚( ) 找出与下句中的“之”字用法相同的一项。 例:辍耕之垄上()
A.怅恨久之 | B.之陈县 | C.其故人尝与佣耕者闻之 | D.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
① 等死,死国可乎?
②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根据选文中陈胜的言行,说说陈胜是一个怎样的人?(3分)
自古明王圣帝,犹须勤学,况凡庶乎!此事遍于经史吾亦不能郑重聊举近世切要以启寤汝耳。士大夫子弟,数岁已上,莫不被教,多者或至《礼》、《传》,少者不失《诗》、《论》。及至冠婚,体性稍定;因此①天机,倍须训诱。有志尚者,遂能磨砺,以就②素业;无③履立者,自兹堕慢,便为凡人。
注释:①天机:天赋的悟性,聪明。②素业:清素之业。③履立:实行,实践。断句,限断三处。
此 事 遍 于 经 史 吾 亦 不 能 郑 重 聊 举 近 世 切 要 以 启 寤 汝 耳。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不相同的一项是()
A及至冠婚 / 既加冠 B体性稍定/ 宾客意少舒,稍稍正坐
C多者或至《礼》、《传》/ 而或长烟一空 D自兹堕慢/ 挥手自兹去翻译句子。
自古明王圣帝,犹须勤学,况凡庶乎!谈谈本文给你的启示。请你举一个例子来证明“无履立者,自兹堕慢,便为凡人”这句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