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陈太丘与友期》,完成下列练习。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请用“/”线给下面句子划分节奏。(每句停一处,共2分)
①陈 太 丘 与 友 期 行      ②待 君 久 不 至
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①与友行(         )         ②尊君在(       )
③太丘舍(         )         ④相而去(       )
翻译句子:
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友人惭”的原因是什么?(可用原文语句回答)
通过读文可知元方是个怎样的孩子?你如何评价元方的“入门不顾”。

科目 语文   题型 文言文阅读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名著人物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咏雪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解释下列加点词。(3分)
(1)俄而雪骤()(2)公欣然曰()(3)未若柳絮风起()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句。(2分)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
文中两个咏雪的比喻句你认为哪个更好?为什么?

阅读下面两个语段完成后面问题
(一)核舟记(节选)
船头坐三人,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佛印居右,鲁直居左。苏、黄共阅一手卷。东坡右手执卷端,左手抚鲁直背。鲁直左手执卷末,右指卷,如有所语。东坡现右足,鲁直现左足,各微侧,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佛印绝类弥勒,袒胸露乳,矫首昂视,神情与苏、黄不属。卧右膝,诎右臂支船,而竖其左膝,左臂挂念珠倚之——珠可历历数也。
舟尾横卧一楫,楫左右舟子各一人。居右者椎髻仰面,左手倚一衡木,右手攀右趾,若啸呼状。居左者右手执蒲葵扇,左手抚炉,炉上有壶,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
其船背稍夷,则题名其上,文曰“天启壬戌秋日,虞山王毅叔远甫刻”,细若蚊足,钩画了了,其色墨。又用篆章一,文曰“初平山人”,其色丹。
(二)核工记
山坳插一城,‘雉历历可数。城巅具层楼,楼门洞敞。中有人,类司更卒,执桴鼓,羞塞冻丕胜者。枕山麓一寺,老松隐敞三章。松下凿双户,可开阖。户内一僧,侧首倾听;户虚掩,如应门:洞开,左右度之无不宜。松外东来一衲,若为佛事夜归者。对林一小陀,似闻足音仆仆前,距滩半黍。近滩维一小舟,篷窗短舷间,有客凭几假寐,形若渐寤然。舟尾一小童,拥炉嘘么,盖供客茗饮也。舣舟处当寺阴,高阜钟阁踞焉,叩钟者貌爽爽自得:睡足徐兴乃尔。山顶月晦半规,杂疏星数点。下则波纹涨起,作潮来候。
《核工记》所记微雕世界是张继(诗名)意境的具体化、形象化。
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1)佛印类弥勒 (2)右臂支船
(3)左臂挂念珠倚(4)为佛事夜归者
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1)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
(2)松下凿双户,可开阖。
用“/”标出下面句子的停顿
虞 山 王 毅 叔 远 甫 刻
“舟子”,注释是“撑船的人”,两个“舟子”为什么都没去撑船?
结合两段文字,举例说说它们在写作上的成功之处。

齐桓公见小臣稷,一日三至弗得见。从者曰:“万乘之主,见布衣之士,一日三至而不得见,亦可以止矣。”桓公曰:“不然。士之骜①爵禄者,固轻其主;其主骜霸王者,亦轻其士。纵夫子骜禄爵,吾庸敢骜霸王乎?”五往而后得见。天下闻之,皆曰:“桓公犹下布衣之士而况国君乎?”于是相率②而朝,靡有不至。
【注释】①骜:同“傲”,傲视、瞧不起。②相率:相继;一个接一个。③靡:无,没有。
用“/”给文中划线句子断句(只断一处)
桓 公 犹 下 布 衣 之 士 而 况 国 君 乎
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
(1)一日三至弗(2)不
(3)固其主(4)天下闻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者曰隶而
B.见布衣士当余从师也
C.万之主虽奔御风不以疾也
D.一日三至不得见择其善者从之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纵夫子骜禄爵,吾庸敢骜霸王乎?
齐桓公“一日三至弗得见”“五往而后得见”,表明他是一个的人,这也告诉了我们一个人生的道理:

阅读下面课内文言文语段,完成相应题目。
【甲】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 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
【乙】二世 元年七月,发闾左適戍渔阳,九百人屯大泽乡。陈胜﹑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斩。陈胜﹑吴广乃谋曰:“今亡亦死,举 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陈胜曰:“天下苦秦久矣。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今或闻无罪,二世杀之。百 姓多闻其贤,未知其死也。项燕为楚将,数有功,爱士卒,楚人怜之。或以为死,或以为亡。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吴广以为 然。
解释下列加点词语。
(1)深入不(2)故临崩寄臣大事也(3)为天下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各句。
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
分析【甲】【乙】两文,诸葛亮起兵北伐,陈涉起兵抗秦,他们起兵的原因各有什么不同?

阅读下面语段,回答12—16题。(将正确答案写在答题卡指定位置上。共10分)
【甲】二世元年七月,发闾左谪戍渔阳,九百人屯大泽乡。陈胜﹑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斩。陈胜﹑吴广乃谋曰:“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陈胜曰:“天下苦秦久矣。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今或闻无罪,二世杀之。百姓多闻其贤,未知其死也。项燕为楚将,数有功,爱士卒,楚人怜之。或以为死,或以为亡。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吴广以为然。乃行卜。卜者知其指意,曰:“足下事皆成,有功。然足下卜之鬼乎!”陈胜﹑吴广喜,念鬼,曰:“此教我先威众耳。”乃丹书帛曰“陈胜王”,置人所罾zēng鱼腹中。卒买鱼烹食,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夜篝火,狐鸣呼曰:“大楚兴,陈胜王。”卒皆夜惊恐。旦日,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
【乙】马援①字文渊,扶风茂陵人也。援年十二而孤,少有大志,诸兄奇之。后转游陇汉间,常谓宾客曰:“丈夫为志,穷当益坚,老当益壮。”
初,援军还,将至,故人多迎劳之。平陵人孟冀,名有计谋,于坐贺援。援谓之曰:“吾望子有善言,反同众人邪②?昔伏波将军路博德开置七郡③,裁封数百户;今我微劳,猥④享大县,功薄赏厚,何以能长久乎?先生奚用相济⑤?”冀曰:“愚不及。”援曰:“方今匈奴、乌桓尚扰北边,欲自请击之。男儿当死于边野,以马革裹尸还葬耳,何能卧床上在儿女手中邪!”冀曰:“确为烈士,当如此矣。”
(注释)①马援:东汉名将。②反同众人邪:反而同众人一样(来吹捧我)吗?③开置七郡:开拓疆土,增设了七郡。④猥:说话人表示谦卑的词。⑤奚用相济:用什么来帮助(我)?
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2分)

A.天大雨 B.为天下,宜多应者
C.援之曰 D.确为烈士,当如此矣

选出下列加点词意思、用法相同的一项。(2分)

A.佣者笑应曰/足肤皲裂不知
B.又间令吴广次所旁丛祠中/欲自请击
C.当立者公子扶苏/问今是何世,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D.男儿当死边野/又留蚊素帐中

用现代汉语解释【甲】文中画线的句子。(2分)
(1)发闾左適戍渔阳,……。
(2)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
【甲】文中陈胜、吴广为了鼓动人心、树立威信,做了哪两件事?请用四字短语概括。(2分)
第一件事:第二件事:
陈胜和马援虽然生活时代不同,人生经历不同,但他们身上却有着共同的精神品质。请你根据选文内容作简要概括。(2分)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