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小明同学利用右图所示装置进行“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的实验:

(1)小明选用玻璃板而不选用平面镜,因为这样                           
(2)实验时,小明在玻璃板前放一支点燃的蜡烛甲,还要在玻璃板后面放一支未点燃的蜡 烛乙。对这两支蜡烛的要求是                         。
(3)小明在寻找蜡烛甲的像的位置时,眼睛应在玻璃板放有蜡烛     (选填“甲”或 “乙” )的一侧观察。
(4)如果小明在寻找蜡烛甲的像的位置时,无论怎样沿桌面移动蜡烛乙,都不能使它与蜡烛甲的像重合,可能的原因是                               。
(5)在玻璃板的同一侧,小明同学通过玻璃板看到了蜡烛甲的两个像.形成两个像的原因是       ;解决这一问题的办法是           

科目 物理   题型 实验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平面镜的应用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小东与几位同学做手影游戏时发现,手影大小经常在改变,影子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他猜想:影子的大小可能与光源到物体的距离有关.他们借助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影子高度H与光源到物体距离L的关系,实验中,把手电筒正对黑板擦由近及远先后放在距离黑板擦不同的位置,保持其他因素不变,分别测量影子在墙面上的高度,记录数据如下表:


(1)分析数据他们发现:若保持其他因素不变,当手电筒由近处逐渐远离黑板擦时,影子的高度随之
(2)为了进一步发现其中的规律,他们根据数据绘制了影子高度H随手电筒到黑板擦的距离L变化的图像,由图乙可知,当手电筒到黑板擦的距离L=35cm时,影子的高度H大致是 cm.
(3)当手电筒距黑板擦较远时,观察图像的变化趋势发现,影子变小得 (快/慢);当手电筒距黑板擦足够远时,影子大小将

光的色散实验

(1)实验中可以观察到白屏上,最上面是 色光
(2)若在三棱镜与白屏之间插一块玻璃板,发现白屏上的各种色光分布没有任何变化,则该玻璃的颜色是
(3)若在三棱镜与白屏之间插一块红玻璃,则白屏上将会呈现 光。
(4)如果(1)实验中在白屏上贴一张绿纸,我们 (选填“仍能”,“不能”)看到彩色光带
(5)综合上述可知透明物体的颜色由 决定;不透明物体的颜色由 决定.
(6)一束红光照在香蕉上,我们看到的香蕉是 颜色

一天饭后,孙青同学帮妈妈收拾桌上的碗筷时不小心将一杯水碰倒.他忙拿干抹布去擦,却很难将水擦干,妈妈见状拿了另一块干抹布擦,很快就将桌上的水擦干了,他感到有些奇怪.忙问妈妈是怎么回事?妈妈只是告诉他,我拿的抹布是棉布做的,你手里的抹布是涤纶的.他不禁想到了一个问题并进行了如下的探究.
(1)提出的问题:
(2)猜想与假设:抹布的吸水能力可能跟布料的种类有关.
(3)所需的器材:三个形状和大小相同的烧杯,轻重相同的棉布、麻布和涤纶布各一块,足够的水.
(4)主要步骤:将三个烧杯中倒入 (选填“相等”、“不等”)质量的水,分别将三块布放入各个烧杯中让水浸透,然后将三块布分别取出.从方便和准确的角度看,应观察和比较 ,将现象记入下表.

(5)结论:
(6)炎热的夏天,如果人体皮肤被汗浸,会让人觉得很不舒服,因此,从吸水多少这个角度说,应尽量采用 类的布料来制作夏装.

小明发现严冬季节水缸里的水结冰了,但腌菜缸里的盐水却没有,小明猜想,水中加入别的物质后,一定会对水的凝固点产生影响,为了验证这一猜想,他将一些盐放入水中,并把盐水用容器盛好放入冰箱,研究盐水的凝固过程。每隔一定时间,小明就观察盐水状态、测出温度,并将凝固过程记录的温度数据画成了凝固图象如图甲所示。

(1)从图象中可以看出盐水从第 分钟开始凝固,凝固过程用了 分钟。
(2)从图象中得到晶体的液态物质在凝固时温度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3)盐水的凝固点为 ℃。实验验证了小明的猜想,因为与水相比,凝固点变 了(填“高”或“低”)。
(4)如果将一个装有冰水混合物的试管放入正在熔化的盐冰水混合物中如图乙所示,试管中的冰水混合物中的冰会 (选填“变多”、“变少”或“不变”)。

在观察水的沸腾的实验中:
(1)如图观察沸腾前和沸腾时水中气泡上升过程中的两种情况,图 是水在沸腾前的情况.

(2)小明同学在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做实验时,发现从开始给水加热到水开始沸腾所用的时间过长,请你帮助他找出可能存在的原因.(写出两种即可)① ;②

(3)从记录的数据看出,在某一次观察记录中明显错误的是第 分钟时的数据;此时水的沸点为 ℃;

(4)请根据记录的数据正确地画出水的沸腾图像.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