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文在探究光的折射规律时,将光从空气分别射人玻璃和水中.其实验过程如下:
实验一:将光从空气射人玻璃中
(1)将半圆形玻璃砖放在标有角度的圆盘上.如图1所示;
(2)将一束激光从空气射向玻璃砖的圆心O处,激光在O处发生折射.记录人射角和折射角;
(3)逐渐增大入射角,重复步骤(2);
实验所测数据如表格一所示:
表格一
实验次数 |
1 |
2 |
3 |
4 |
入射角i |
0° |
30° |
45° |
60° |
水中折射角r |
0° |
17° |
24° |
30° |
实验二:将光从空气射入水中
(1)将标有角度的圆盘按图2所所示安放;
(2)将一束激光从空气射向水面O处,激光在O处发生折射,记录入射角和折射角;
(3)逐渐增大入射角,重复步骤(2);
实验所测数据如表格二所示:
表格二
实验次数 |
1 |
2 |
3 |
4 |
入射角i |
0° |
30° |
45° |
60° |
玻璃中折射角r |
0° |
22° |
35° |
40° |
分析以上数据可得:
①当光从空气垂直入射到其它透明介质时,传播方向 .
②当光从空气斜射人玻璃或水中时,折射角 (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入射角;
③当光以相同的入射角斜射入不同的介质中时,折射角 (选填“相等”或“不相等”).
在“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因素”的实验中,小平完成了如图所示的甲、乙、丙三次实验。测量滑动摩擦力时,小平用弹簧测力计水平拉动木块,使它沿水平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
(1)甲实验中木块受到的摩擦力为 ,如果水平拉动木块向右做加速运动,木块受到的摩擦力将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
(2)比较甲、乙两次实验数据,是为了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 的关系。
(3)比较甲、丙两次实验数据, (填“能”或“不能” 得出滑动摩擦力的大小跟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的结论,判断依据是 。
(4)小平得出滑动摩擦力与压力和接触面粗糙程度的关系后,还想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跟接触面受到压强的关系,他选择了一个长、宽、高不等且各表面粗糙程度相同的木块,设计了两种方案,你认为合理的是 (填“ ”或“ ” 。
.木块平放在木板上,在木块上加不同质量的砝码,拉动木块,比较两次滑动摩擦力的大小
.把木块分别平放、侧放在木板上,拉动木块,比较两次滑动摩擦力的大小
小阳利用如图甲所示装置“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他在水平桌面上铺一张白纸,将一块玻璃板竖立在白纸上,把蜡烛 点燃放在玻璃板前面,把另一个相同的蜡烛 ,竖立在玻璃板后面移动,直到从不同角度透过玻璃板看,它跟前面蜡烛 的像都完全重合。改变蜡烛 的位置,重复上述步骤,再做两次实验,并把三次实验中蜡烛 和 的位置记录在白纸上,如图乙所示。
(1)实验中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的目的是 。
(2)蜡烛 跟前面蜡烛的像完全重合,说明像与物大小 。
(3)如果将玻璃板竖直向上移动一段距离,观察到蜡烛 的像 (填“向上移动”、“向下移动”或“不动” 。
(4)小阳把白纸沿着玻璃板的位置对折,观察到像与物的对应点完全重合,说明像与物到镜面的距离 。
(5)小阳取走蜡烛 ,把光屏放在像的位置,这时应该 (填“透过”或“不透过” 玻璃板观察,发现光屏上没有像,这说明物体在平面镜中成的是 像。
小溪用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
(1)某时刻温度计的示数如图甲所示,此时的水温为 。
(2)当水沸腾时,小溪观察到水中出现大量上升、变 的气泡,水温 (填“继续升高”或“保持不变” 。
(3)小溪又将装有某种固体粉末的试管放在实验中的沸水中加热,并根据记录的实验数据绘制了试管内物质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乙所示,由图象可知:
①该物质属于 (填“晶体”或“非晶体” 。
②在 过程中,该物质的内能 (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
③该物质在 (填“固态”或“液态” 时的吸热能力更强。
图中是一款家用电热水器简化电路图,它有高温和低温两个挡位,高温挡功率为 . 、 均为加热电阻丝, 的阻值为 .
求:(1)低温挡时通过 的电流。
(2) 的阻值。
(3)如果不计热量损失,用高温挡把 的水,从 加热到 ,需要的时间。
图中是一辆满载防疫物资的货车,货车满载时,车轮与水平地面接触的总面积为 ,对地面的压强为 .货车到送货地点要经过一座路面平直的桥梁,这座桥限重 。 取 ,柴油的热值
(1)请通过计算货车满载时车和货物的总质量,判断货车是否允许通过这座桥。
(2)货车以 的速度在平直公路行驶,发动机的输出功率为 ,求货车受到的阻力。
(3)若货车发动机的效率为 ,以 的速度在该平直公路上行驶 ,消耗柴油的质量是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