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个历史兴趣小组找到了这样两则材料:
材料一:“我确信,数学家们只要认真而不肤浅地研究,就会同意我的这些结论。……如果有人利用圣经某些段落来攻击我、歪曲我的原意,我会断然予以拒接。数学的真理只能由数学家来判断。”
材料二:“哲学写在宇宙这本大书里面,为懂得这本书,人必须首先懂得它的语言和符号。它是以数学的语言写成的,人若不具备这方面的知识,就无法懂得宇宙。”
根据上文和你的历史知识判断,这两则材料共同的观点最有可能是
A.宇宙是本难以理解的大书 | B.科学与宗教二者势不两立 |
C.圣经成为攻击科学的利器 | D.宇宙奥秘不能由教会独断 |
俄国农奴制改革是农奴主实行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其主要依据是
A.改革是由农奴主领导实行的 |
B.改革是由资产阶级领导的 |
C.改革使俄国走上资本主义道路 |
D.改革是对农民的一场残酷的掠夺 |
唐朝中期推行两税法,它在一定时期内产生的实际作用是
A.缓解了严重的土地兼并问题 |
B.缓解了因均田制破坏造成的财政困难 |
C.减轻了地主对农民的剥削 |
D.削弱了地方割据的经济基础 |
20世纪60年代,一位出席联合国会议的代表曾说:“小国管理着小河岸边的美丽建筑物(联合国总部),两个大国却管理着世界其他地方”,对此理解恰当的是
A.小国和大国在处理国际事务中互相制约 |
B.第三世界尚不足以使大国行动受到制约 |
C.小国的发言权已取代了大国 |
D.第三世界国家虽大量加入联合国,但并未改变国际社会强权政治局面 |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初期,美国认为“阻止共产党人的可能是面包和选票,而不是子弹。”为此,美国在西欧采取的重要措施是
A.实施马歇尔计划 | B.建立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
C.提出杜鲁门主义 | D.进行反苏反共的舆论宣传 |
1950年除夕,上海《新民报》报道:“毛主席和斯大林元帅给我们带来了过年礼物,教我们全国人民在大年夜欢欢喜喜高高兴兴过个年。”文中的“礼物”指的是()
A.苏共将派代表到西柏坡 | B.签定《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 |
C.苏联支持中国抗美援朝 | D.苏联援助中国实施“一五”计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