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链接
臧克家 (1905~2004)他自幼受祖父、父亲影响,打下了良好的古典诗文基础。1925年首次在全国性刊物《语丝》上发表作品,署名少全。他创作的《难民》《老马》等诗篇,以凝练的诗句描写了旧中国农民忍辱负重的悲苦生活;长诗《罪恶的黑手》揭露了帝国主义的罪恶和伪善的面目,这些诗是他早期诗歌的代表作,已成为我国现代诗史上的经典之作。他除了有意识地学习古典诗词的结构方法,形成凝重、集中、精粹的风格之外,还苦心追求词句的新颖、独到、形象化,但又不失平易、明朗和口语化。
建国后,臧克家多作政治抒情诗,其中《有的人》《毛主席向着黄河笑》等作品,多次被选入语文课本。《有的人》的独特之处在于表现具有哲理意义的主题:人是为了多数人更好地活着而活着。事实上,这一主题已超出了歌颂鲁迅精神的范围,而将读者引入对人生的更深层的思考。语言朴素、对比强烈、形象鲜明是这首诗的艺术特色。
臧克家同志的作品多次获奖,曾被翻译成多种文字,在国内外产生广泛影响。2002年10月,他被世界诗人大会和世界艺术文化学院授予荣誉人文学博士;同年12月,获第七届今世缘国际诗人笔会颁发的“中国当代诗魂”金奖。
写作背景1949年,臧克家来到了北京。10月19日是鲁迅先生逝世13周年纪念日,胜利了的人民在全国各地第一次公开地隆重纪念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鲁迅先生。臧克家亲自参加了首都的纪念活动,并去瞻仰了鲁迅故居,看到了鲁迅文章中提到过的“枣树”“老虎尾巴”。睹物思人,百感交集,心中充满了对鲁迅的思念和崇敬,写了《有的人》这首短诗。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爱因斯坦的故事
爱因斯坦是一名赫赫有名的科学家,他担任普林斯顿高级研究所主任后就更忙了,很少能呆在办公室里,一切日常事务性工作都由秘书处理。
已经过了下班时间,办公室里的电话铃响了。秘书不耐烦的拿起了话筒。
“请问我可以和主任谈话吗?”耳机里传来温文尔雅而又熟悉的声音。可秘书一时没听出是谁,按老习惯回答:“主任不在。”“那么请您告诉我爱因斯坦博士住在哪?是他新搬的家。”
秘书婉转的回答说:“不能奉告,因为爱因斯坦博士太忙 ,他不愿他的住处受到干扰。”
这时,电话里的声音突然变低了:“请你不要告诉任何人,我就是爱因斯坦博士。我正要回家,可我忘记了自己住在哪里了,请你给我查一下我的住址。”
秘书听了竟忍不住哈哈大笑起来。
原来。这天爱因斯坦回家时,在路上边走边思考问题,走着走着,竟到了一个陌生的地方。当他发现自己迷了路,想回家时,却又忘了自己家的住址。在没有办法的情况下,他只好打电话麻烦秘书查找地址了。
爱因斯坦在学习和工作上有惊人的记忆力,可在生活上的记忆力却这么差,这是因为他的思想全都集中在科学研究就和探索上了。
(1)根据意思从文中找出合适的词语填在括号里。
①形容名声非常显著()
②形容人的态度温和、举止文雅。()
(2)从文中找出下列词的反义词。
分散——()直率——()熟悉——()
(3)用“因为……所以……”的句式,改写文中划线的句子。
————————————————————————————————————————————————————
(4)短文最后自然段写到爱因斯坦“在生活上的记忆力却这么差”具体指的是什么?
——————————————————————————
李四光采“莲”
李四光采“莲”,不是在水中,而是在山上。
五十年代中的一个夏天,李四光在大连疗养。有一天,他路过马栏河桥时,偶然看到一个形态奇特的山峰,一道一道的山梁呈弧形旋(xuàn xuán)上山顶。他立即(jì jí)登上山顶(鸟瞰、观赏)全貌,发现道道山脊和条条沟谷相间展布,(拥抱、环抱)着中心高地,就象莲花花瓣围绕着莲蓬一样。这是怎么形成的呢?为了揭开这奇特山峰的(奥秘、奥妙),他顶烈日,攀悬崖,经过多次详细(考察、观察),终于弄清这是一次地壳旋转(zhuǎn zhuàn)运动造成的一种地质构造体系的新类型,于是就命名为“莲花状构造”。
这就是李四光采“莲”的故事。(相同、类似)的故事还有不少。在四川北碚北泉公园附近,他发现了一个小型旋转构造。在北京中山公园散步,他从走过的大理石台阶上发现一个棋盘格式构造的典型标本。在庐山住所旁边,他发现一块在天然条件下因自重而发生变形的砾石,这对探索岩石的力学地质具有重要的意义。李四光的一生,就是这样时刻注意进行地质调(diào tiáo)查。
(1)在括号里选择正确的读音,用“√”标出。
(2)划去括号内不适当的词语。
(3)李四光采“莲”是指发现了,后来,他在四川北碚北泉公园附近,他发现了。在北京中山公园散步,发现。在庐山住所旁边,他发现,这对探索岩石的力学地质具有重要的意义。
(4)关于李四光故事还有很多,如果同学们喜欢的话,就请你们在课下赶快找来读一读吧。你想对李四光爷爷说点什么呢?把你的想法写下来吧。
阅读理解
当他面对着空无一人的讲堂……
海克尔面对着激动起来的听众,仍然毫不()地说:
“上帝是不存在的。人不是上帝造的,而是从猿进化成的,达尔文的学说是科学的……”
这时候,整个讲堂沸腾起来了。
“你这是胡说!”
“嗨,那你是猴子变的了,哈哈哈哈……”
“谁也不信他的异端()!”
听众一哄(),留下海克尔一个人面对着空荡荡的讲堂。
他微微一笑,整理一下他的衣服,拿起讲稿,大步走下讲台。
回到家里,他又埋头书桌,继续写他那本驳斥上帝存在、宣传达尔文学说的书。
“孤立的异教徒”,海克尔想到人家送给这顶“帽子”,书写得更快了。
(1)给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
(2)人家送给海克尔一顶什么样的“帽子”?他的书为什么写得更快了?
课文内容精彩回放。
我和我的同学们从怀特森先生那里得到一种重要的东西:一种()着某个人的眼睛,告诉这个人他错了的()。怀特先生还让我们看到,这么做有时候是很有趣的。
这里面的价值并非每个人都能()看到。有一次,我把怀特先生的事讲给一位小学教师,他()了。“他不应该这样捉弄你们的。”那位小学教师说。我正视着他的眼睛,告诉他:“对不起,您错了!”
(1)请下列词语填在文中合适的括号内。
勇气惊骇觉察正视
(2)我们同学们从怀特先生那里得到了什么重要的东西?请用文中的内容回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你认为怀特先生是在捉弄同学们吗?他是一位好老师吗?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读一读,想一想。
这里面的价值并非每个人都能察觉到。有一次,我把怀特森先生的事讲给一位小学教师听,他惊骇极了。“他不该像这样捉弄你们的。”那位小学教师说道。我正视着他的眼睛,告诉他:“对不起,您全错了!”
(1)那位小学教师为什么惊骇极了?
(2)“价值”是什么意思?联系课文,说说怀特森先生的价值在哪里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