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外类文阅读。
南海明珠
位于我国南海的海南岛是祖国的第二大岛,那里物产丰富、风景优美,被誉为“南海明珠”。
岛上有许许多多的橡胶园、椰子园和热带植物园,腰果、芒果、荔枝,在不同的季节里挂满了枝头;海参、大龙虾等水产不计其数;石油、铁矿和天然气等矿藏也非常丰富。
高高的五指山挺立在海南岛中部,山上热带树木郁郁葱葱,四季常青。由山间小溪汇成的万泉河滔滔奔流,浇灌着两岸的农田。地处最南端的天涯海角,海天一色,美丽壮观。
海南岛,真是一颗名副其实的“南海明珠”。
(1)根据意思写词语。
①无法计算数目,形容极多。( )
②名称或名声与实际相符合。( )
(2)海南岛被誉为“南海明珠”的原因是( )
A.海南岛在祖国的最南端。
B.海南岛位于南海,那里风景优美、物产丰富。
C.海南岛是个令人向往的地方。
(3)第2自然段主要写海南岛________________;第3自然段通过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描写,突出海南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用“ ”画出文中相呼应的句子。
渔夫的妻子桑娜坐在火炉旁补一张破帆。屋外寒风呼啸,汹涌澎湃的海浪拍击着海岸,溅起一阵阵浪花。海上正起着风暴,外面又黑又冷,这间渔家的小屋里却温暖而舒适。地扫得干干净净,炉子里的火还没有熄,食具在搁板上闪闪发亮。挂着白色帐子的床上,五个孩子正在海风呼啸声中安静地睡着。丈夫清早驾着小船出海,这时候还没有回来。桑娜听着波涛的轰鸣和狂风的怒吼,感到心惊肉跳。
(1)照样子,写词语。(4分)
一阵阵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干干净净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2)填空。(4分)
①“渔夫的妻子桑娜坐在火炉旁补一张破帆”,说明渔夫一家过着____________的生活。
②桑娜把屋子收拾得“温暖而舒适”,“地扫得干干净净,炉子里的火还没有熄,食具在搁板上闪闪发亮”,反映了桑娜____________的品质。
(3)文中画线句子的含义是( )(2分)
A.桑娜害怕丈夫打不到鱼,孩子们会挨饿。
B.海上起了风暴,桑娜为天气的变化而感到害怕。
C.桑娜为出海打鱼的丈夫可能有生命危险而提心吊胆。
战胜剑鱼
很久以前,太平洋中有个美丽的岛国。岛国四周的大海里,有许许多多的剑鱼。它们常常chéng qún jié duì( )地在海岸边巡游,伤害下海的人。人们不敢在海里游泳,甚至不敢在海边散步,唯恐受到凶猛剑鱼的侵袭。剑鱼戳破了渔民的网,毁坏了他们的船,渔民的生活来源也断了。
岛国国王命令士兵们在剑鱼最多的海边排成一条线,当海浪把剑鱼冲上岸时,用矛刺杀它们。可是剑鱼lái shì xiōng měng( ),用它们剑一般锋利的长喙向士兵们戳来,一下子刺死了许多人,还有许多士兵受了重伤。国王又命令士兵补充上去,在岸边重新排列成行。但是剑鱼一次又一次地击倒士兵。
正在国王无计可施之时,一个男孩走到国王跟前说:“__________ 您让大家把香蕉树干列在海岸代替士兵,__________能挡住那些剑鱼,而且剑鱼也刺不着人。”
国王采纳了孩子的建议。不久,大海翻腾起来,充满剑鱼的海水呈现出白色,带着剑鱼的海涛冲击香蕉树干筑成的堤岸。剑鱼嘴上的剑刺入柔软的香蕉树干。海水退去时,成千上万的剑鱼被扎在树干上无法逃脱。士兵们从容地用短刀把失去反抗力的剑鱼割成碎块,就这样,解除了剑鱼对人们的威胁。
1.根据文中的拼音写词语。
2.在横线上填上合适的关联词。
3.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
无计可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柔软( )从容( )
5.你佩服文中的小男孩吗?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课文节选,完成练习。
四名队员从“突击营地”向峰顶进发。经过5个小时的拼搏,他们终于来到被外国探险家认为“不可逾越”的“第二台阶”。这儿的岩壁又陡又滑,连一点儿可攀援的地方也没有。他们双手抠住岩缝,脚尖蹬着岩面,使出全身力气向上爬。但是,没上几步又滑落下来。刘连满看到这个情景,立即蹲下身子,斩钉截铁地说:“快,踩着我的双肩上!”队员们犹豫了。眼下空气十分稀薄,站着不动都感到喘不过气来,怎么能顶得起一个人呢?可是又没有别的办法,队员们只好眼里噙着泪花,一个跟着一个,踩着他的双肩,攀上了绝壁。
1.照样子写词语。
例:又陡又滑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2.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
攀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斩钉截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改写下列句子,使句子的意思不变。
眼下空气十分稀薄,站着不动都感到喘不过气来,怎么能顶得起一个人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读一读下列句子,再仿照句子写一写。
例:登山运队员:
他们双手抠住岩缝,脚尖登着岩面,使出全身力气往上爬。他们一个个咬紧牙关,屏住呼吸,一步,一步,顽强地向上爬……啊,成功啦!他们终于登上了珠穆朗玛峰峰顶。
拔河运动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从岩缝里长出来的小草
岩石长年累月地经受风侵雨蚀,裂开了一道缝。一棵草的种子落到岩缝里来。岩石说:“孩子,你怎么到这里来了?我们太贫瘠了,怎么养得活你呢?”种子说:“老妈妈,别担心,我会长得很好的。”
经过阵阵春雨的滋润,种子从岩缝里冒出了嫩芽。
阳光爱抚地照耀着它,春风柔和地轻拂着它,雨露更不断地给(gěi jǐ)予这不平凡的幼芽以最慈爱的关注和抚育。
小草渐渐生长了,长得很健康,很结实。岩石高兴地说:“孩子,不错,你是倔强的,值得我们骄傲的!”她用自己风化了的尘泥,把小草的根拥抱得更紧。
一个诗人走过,看见了从岩缝里长出来的小草,不禁(jīn jìn)欣喜地吟咏道:“啊!小草的生命多么顽强,我们要千百遍地赞美它!”
小草谦逊地说:“值得赞美的不是我,是阳光和雨露,还有紧抱着我的根的岩泥妈妈。”
1.给文中的多音字选择正确的音节,圈出来。
2.写出表示“高兴”的词语。
例:欣喜
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
3.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骄傲( )批评( )肥沃( )
4.“我们太贫瘠了,怎么养得活你呢?”这句运用了_________的修辞手法。
请将它改为陈述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诗人说要赞美小草,而小草说要赞美阳光和雨露,还有岩泥妈妈。你要赞美的是谁?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课文节选,完成练习。
3908年第四届奥运会在英国伦敦举行。
比赛正值闷热的夏天,马拉松运动员杜伦多·派特利虽然一路遥遥领先,并第一个跑进体育场,但因体力消耗太大,他晕倒了。这时,一位大会医生冲进场地,把派特利扶起来。于是,一个历史性的场面出现了:派特利用蹒跚的步伐顽强地向终点跑去。在这短短的最后路程中,他五次摔倒,又五次咬紧牙关爬起来。此时此刻,全场观众的视线都集中在派特利那艰难的脚步上。一步、两步……人们多么希望这位坚强的人能胜利到达终点,但是,派特利实在太累了,在离终点只有15米的地方,他再次晕倒。这时,工作人员又一次冲进场地,架起了派特利,并搀着他跑过了终点。霎时全场掌声雷动,在场的观众无不为派特利这种不屈不挠的精神所感动。
1.填上合适的词。
( )的冲刺 ( )的路程 ( )的步伐 ( )的场面
2.查字典。
划线字部首 |
除部首外剩几笔 |
词语解释 |
|
霎时 |
|||
不屈不挠 |
|||
遥遥领先 |
3.把下列句子改为反问句。
霎时全场掌声雷动,在场的观众无不为派特利这种不屈不挠的精神所感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人们多么希望这位坚强的人能胜利到达终点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读了课文,你想对杜伦多·派特利说些什么呢?请试这写两三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