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在世界现代化发展道路上有三次重要改革调整的机遇,一次是在20年代初的苏俄,一次是在30年代西方大危机时期的美国,还有一次是在70年代末期以来的中国。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社会主义究竟是个什么样子,苏联搞了很多年,也并没有完全搞清楚,可能列宁的思路比较好,搞了个新经济政策,但是后来苏联的模式僵化了。
--邓小平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为什么邓小平说列宁实施的新经济政策在探索建设之乎者也的道路中"思路比较好"?材料中的"苏联模式"是指什么?(2.5分)
材料二
(2)据材料二,指出受经济危机打击最严重的是哪个国家?这次经济危机的主要特点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美国、德国、日本为摆脱这次经济危机分别采取了什么措施?(5.5分)
材料三
(3)某市博物馆打算举办"中国梦·改革历程回眸"图片展,图1和图2是其中将要展出的两幅图片。如果你是这次图片展的解说人,请你任选一幅图片,为它撰写一篇解说词。
要求:①用形象的语言概括说明图片所反映的历史事件的主题、来龙去脉和影响。
②史实准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晰,简明扼要,有感染力。
③字数在100字左右。
用历史启迪思维,让历史照亮未来,中国人研究《大国法则》,探寻发展之道。
【思想解放】
新的思想观念往往产生于社会发展之先并引导社会转型;一个拥有伟大思想的国家,才能拥有不断前行的力量。
(1)请写出推动欧洲资本主义发展的先进思想。(2分)
【制度创新】
国与国的竞争在很大程度上就是国家制度的竞争,政治制度上的改革或者创新对于国家的兴盛有着重要作用。
(2)19世纪,俄日为实现制度的创新而进行自上而下的改革,改变阻碍资本主义的因素分别是什么?
【民主法制】
民主、自由、平等是整个世界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共同形成的文明成果。
(3)第一部宣扬资本主义“自由、平等”的文献是什么?法国体现上述思想的文献是什么?
【领袖引航】
每当一位杰出领袖的政治生涯开始或结束时,人们的生活往往就起了变化,历史的进程也可能会随之发生变化。
(4)请写出下图两位“引路人”促进国家发展的史实。
【历史启示】
世界大国的版图变化没有结束也不可能结束,但世界大国的价值是恒久永存的。
(5)纵观大国的发展历程,这对当今的中国有何启发?
二十世纪,两次世界大战深刻地影响世界格局。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14年8月,当战争爆发时,一位德国官员绝望地评论道:“这一切都来自这种该死的聪明体系,它们是现代战争的祸根。”
(1)请你评析这场战争的性质。战后帝国主义列强建立了怎样的世界“新秩序”?
材料二面对德意日法西斯的嚣张气焰,世界人民只有联合起来才能彻底打败它。
(2)世界人民联合起来对付共同的敌人,试各举一例反法西斯国家在政治、军事上进行合作的史实。二战后的世界格局形式是怎样的?
材料三冷战后,美国为了称霸世界,成为“世界领袖”,重新制定了全球战略。另一方面,欧盟、日本、中国、俄罗斯等国家的实力不断增强,成为牵制美国称霸世界的重要力量。
(3)美国实行冷战在军事上的表现是什么? 请分析美国实行冷战的目的达到了吗?(3分)
(4)面对当前世界格局多极化发展,请你谈谈中国应怎样做才能占据有利地位?(2分)
中华民族具有不断探索的精神,敢为天下先。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世纪中期,中国出现了“千古未有之变局”。这种变局迫使中国顺应世界潮流,实现社会的全面转型,推动着中国近代化的进程。
(1)19世纪下半期到20世纪初,在经济、政治、思想三大领域,先进的中国人不断探索,先后进行了哪些重大实践活动?
材料二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全国人民经过28年的斗争,战胜各种艰难险阻,终于在1949年建立了新中国,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
(2)中国共产党从革命实践中探索出来的革命道路是什么?列举一例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时期探索中的错误史实。
材料三
(3)结合所学知识,写出材料三中图片进行的探索内容是什么?
(4)综上所知,请你为中国的新一轮改革提出两点建议
郑和率领60余艘船只,载两万多人和大量物资,浩浩荡荡出发,经占城,爪哇,苏门答腊等地……。完成了第一次出使西洋的任务。
(1)郑和出使西洋一共去了几次?目的是什么?
(2)郑和出使西洋的出发点在哪里?最远到达哪些地区?
(3)郑和出使西洋的历史意义。
材料一、“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
——唐太宗
材料二、“外甥是先皇帝舅宿亲,又蒙降金城公主,遂和同为一家。天下百姓,普皆安乐”。
——尺带珠丹给唐朝皇帝的信
请回答:
(1)、“中华”、“夷狄”各指什么?
(2)、这句话反映了唐太宗怎样的民族政策?
(3)、“外甥是先皇帝舅宿亲”是指历史上哪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