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日三国的外交关系风云变幻,跌宕起伏。美国扬言把60%的兵力部署在亚洲,在日本冲绳部署鱼鹰直升机,这是美国重返亚洲战略的体现,钓鱼岛问题的背后折射出美国的影子。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美国在巴黎和会上未获实利,随即将目光转向了东方,加快了同日本争夺远东和太平洋的步伐。在美国的发起下,1921~1922年间,美、英、法、日、意、中等九国在华盛顿举行国际会议。
材料二 1942年1月1日,中、美、英、苏等26个国家在华盛顿共同签署宣言。宣言把不同社会制度、不同意识形态、不同种族、不同语言、不同宗教信仰的国家集合到了反法西斯的大旗之下……为最终打败法西斯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材料三 1972年尼克松访华时周恩来说:“你把手伸过最辽阔的海洋和我握手,25年没有交往了。”
材料四 下图为中国海监执法编队在钓鱼岛领海内巡航,对非法进入我领海活动的日方船只进行监视取证,同时喊话严正声明我国立场。
材料五 2013年3月14日,习近平与奥巴马互通电话强调:当前,中美关系正面临确立未来方向的历史性机遇。双方应加强对话沟通,继续推动中美关系沿着正确方向稳定向前发展,构建基于健康竞争而非战略博弈的新型大国关系,双方应加强合作,确保亚太地区安全、稳定、繁荣。
(1)材料一集中反映了哪两个国家之间的矛盾?这次会议对中国签订了什么条约?该条约产生了什么严重后果?
(2)材料二反映当时中美苏英等国为了应对危机,1942年发表了什么文件?这一事件有何影响?
(3)材料三中提到 “中美25年没有交往”,主要原因是当时美国对苏联、中国等社会主义国家推行哪一外交政策?
(4)根据材料四,假如你是中国海监执法人员,应严正声明怎样的立场?
(5)综合上述材料,放眼未来,设想中美日三国应构建一种怎样的外交关系?
(13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清政府中……“自强”的音符日益响亮,并在此后三十多年间成为中国为实现近代化的第一次努力。
——《复兴之路》(上)
材料二
图1图2
材料三
1915年9月15日.……《青年杂志》创办于上海黄浦江边。……一场文化启蒙的运动终于在中国展开。1年后,《青年杂志》改名为《新青年》。
——《复兴之路》(上)
回答问题:
(1)材料一中“实现近代化的第一次努力”指的是什么运动?它在中央的主要领导人是谁?(2分)
(2)材料二中,把图1的主张变为实践的政治运动是什么?(1分)孙中山把图2中革命纲领阐发为什么思想?(1分)有人说“孙中山领导的这场革命既有成功的一面,也有失败的一面”。你是怎么理解这名话的?
(3)据材料三,写出这场“文化启蒙的运动”名称以及口号。 (3分)
(4)结合以上三则材料和所学知识.说明这些运动反映的共同主题。(2分)
四川历史悠久,人文荟萃,读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 |
![]() |
(1)约前256年~前251年,①担任蜀郡守,修建②,使成都平原成为“③”。 |
(2)四川成都武侯祠是纪念④时期⑤(国名)丞相诸葛亮的祠宇。 |
![]() |
![]() |
(3)该草堂位于四川省成都市,是现实主义诗人⑥的故居。他的诗风格多样,而以沉郁为主,显示了唐代由盛转衰的历史过程,被称为⑦“ ”。 |
(4)上图是⑧时期四川地区出现的⑨,它是世界上最早的⑩。它比欧洲同类事物早出现600多年。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要使欧洲国家统一起来,必须结束长达百年之久法德之间的冲突……把法德的全部煤钢生产置于一个其他欧洲国家都可参加的高级联营机构的管制之下……这样结合起来的联营生产意味着将来在法德之间发生战争是不可能的,而且在物质上也不再可能。
——《舒曼计划》(1950年5月9日)
材料二 第三条……共同体的活动应包括:(1)在各成员国之间取消商品进、出口的关税和定量限制,以及具有同等影响的一切其他措施:(2)建立对待第三方国家的共同关税率和共同贸易政策;(3)在各成员国之间,废除阻止人员、劳务和资本自由流动的各种障碍。
——《欧洲经济共同体条约》(1957年3月5日)
材料三 西欧……是美国非常强有力的竞争对手。……他们正在与我们竞争。在经济领导的问题上,他们在全世界同我们竞争得非常激烈。……同我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的时候相比,美国遇到了我们甚至连做梦也没有想到过的那种挑战。
——1971年美国总统尼克松的一次演说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概括指出“长达百年之久法德之间的冲突”主要指哪些冲突?《舒曼计划》的主要目的和内容是什么?
(2)根据材料二,从内外两个方面归纳成立欧洲经济共同体的主要目标。
(3)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为什么材料三说美国遇到了“竞争”和“挑战”?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的半个多世纪,国际关系格局发生了剧烈的变动。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今天希腊的生存,受到数以千计共产党党徒领导的武装人员的恐怖活动威胁。他们在很多地点,特别是沿着希腊国境,反抗政府的命令……希腊如果要成为一个独立自尊的民主国家,必须要有支援。而美国必须给予这种支援。……我相信,美国的政策必须是支持自由国家人民抵抗少数武装分子,或外来压力的征服企图。
——1947年杜鲁门致美国国会的咨文
材料二 美国应该尽力协助世界回复至经济健全的常态,没有它,也就没有政治的安定,没有牢固的和平。……我们唤起合理经济的再生,促使政治社会的结构容纳自由制度的存在。……任何政府诚意协助复兴工作的,必会得到美国政府的全部合作。任何政府勾心斗角阻挠他国复兴工作的,必不能享用我们的援助。
——马歇尔1947年6月在哈演讲
材料三 针对2003年美国攻打伊拉克一事,有人画了以下漫画:
请回答:
(1)材料一中声称的“自由国家”“外来压力”各指什么?美国的“支援”和“支持”意味着什么?这对当时的国际关系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你认为马歇尔计划是一项纯粹的经济援助计划吗?为什么?
(3)材料三中的漫画主要反映了什么历史现象?简要分析出现这种历史现象的原因。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世纪欧洲对世界的支配不仅建立在欧洲工业革命和科学革命的基础上,也建立在欧洲政治革命的基础上……欧洲的霸权不仅在政治领域——以大殖民帝国的形式——表现得很明显,而且在经济和文化领域也表现得很明显……随着权力的史无前例的集中,欧亚大陆的一个半岛(西欧)已成为世界的中心。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大欧洲一直是欧洲政治家的理想。之前,有人试图用武力实现大欧洲的理想。然而历次战争,特别是两次世界大战的教训,以及后来的政治、经济发展趋势,让欧洲一些富有远见卓识的政治家清醒地认识到:欧洲国家必须走正当联合之路,才能实现大欧洲的理想,才能顺应世界发展的趋势。
材料三:欧盟各国民众普遍对现任领导人不满,希望通过新面孔迎来新局面,但欧盟老问题仍在,并没有因领导人更替而缓解或消失。首先是主权债务危机问题。两年多来,为应对债务危机,欧盟出台了系列措施,但并未有效扭转债务危机蔓延、恶化趋势,各国债务负担反而更为沉重。减赤效果也不理想,西班牙、意大利、法国等预计今年都无法达到预定的减赤目标。其次是经济增长问题。近年来,在市场压力及德国的坚持下,欧盟各国普遍大力推行财政紧缩政策,在全欧盟范围内同步进行的紧缩政策对欧盟经济发展的抑制作用已经日渐显现,欧盟整体消费低迷,投资不振,由于欧盟国家贸易主要面向区内,进出口活动也快速下降。第三是如何化解成员国分歧,促进欧盟和欧元区融合的问题。主权债务危机发生以来,欧盟内“离心离德”倾向增强,特别是反欧元和反一体化的极右势力持续发展,进一步弱化了欧洲一体化的根基。
所有这些问题归根到底就是要紧缩还是要增长、要欧元还是弃欧元的问题,这一问题从主权债务危机发生以来就一直在欧盟内部发酵。从法国总统选举和希腊大选来看,欧盟选择的紧缩和保欧元之路出现了较大问题,特别是在希腊引发民众激烈反弹。如果不适时作出调整,欧盟可能发生影响严重的极端事件,如希腊退出欧元区。
(1)根据材料一分析欧洲成为世界中心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提出“试图用武力实现大欧洲的理想”的政治家有哪几位?
(3)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概括当前欧洲面临的发展困难有哪些。你认为欧洲怎样才能摆脱当前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