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反应中必须加入还原剂才能进行的是
A.Zn→ Zn2+ | B.Fe3+→Fe2+ | C.CO2→CO32— | D. Cl2→Cl— |
下列溶液中各微粒的浓度关系正确的是
A.0.1 mol·L-1Na2S溶液中:2c(Na+)= c(S2-)+ c(HS-)+ c(H2S) |
B.0.l mol·L-1pH=9的NaNO2溶液中:c(Na+)>c(NO2-)>c(OH-)>c(H+) |
C.等pH的氨水、NaOH溶液、Ba(OH)2溶液中:c(NH4+)=c(Na+)= c(Ba2+) |
D.向NH4HCO3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至pH =7:c(NH4+)+ c(Na+)= c(HCO3-)+c(CO32-) |
下列实验操作及现象与结论对应关系正确的一组是
实验操作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
A |
适量二氧化碳通入氯化钡溶液中 |
产生沉淀 |
碳酸的酸性比盐酸弱 |
B |
二氧化硫通入溴水中 |
溶液褪色 |
二氧化硫有漂白性 |
C |
取少量某无色溶液,先滴加氯水,再加入少量四氯化碳,振荡、静置 |
溶液分层,下层呈 橙红色 |
原无色溶液中一定有溴离子 |
D |
将铜片放入浓硝酸中 |
产生大量无色气体,溶液呈蓝绿色 |
只体现浓硝酸的强氧化性 |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氯化氢溶于水能电离出H+、Cl-,所以氯化氢是离子化合物
B. 碘晶体受热转变成碘蒸气,吸收的热量用于克服碘原子间的作用力
C. 氧气和臭氧间的相互转化属于氧化还原反应
D. 常温下,可以用铝制容器贮藏浓硫酸和浓硝酸,其原理相同
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常温下,1 L 0.1 mol·L-1的NH4NO3溶液中氮原子数为0.2 NA |
B.盛有SO2的密闭容器中含有NA个氧原子,则SO2的物质的量为0.5mol |
C.在18g18O2中含有NA个氧原子 |
D.含NA个Na+的Na2O溶解于1L水中,Na+的物质的量浓度为1 mol·L-1 |
现有含Fe(NO3)3、Cu(NO3)2、HNO3 的某稀溶液,若向其中逐步加入铁粉,溶液中Fe2+ 浓度与加入铁粉的物质的量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则该溶液中Fe(NO3)3、Cu(NO3)2、HNO3物质的量浓度之比为
A.1∶1∶1 | B.1∶3∶1 |
C.3∶3∶8 | D.1∶1∶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