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体体细胞增殖的一个细胞周期中,在纺锤体形成时,一个细胞中的染色体数为N、DNA含量为m;则当该细胞中染色单体消失时,此细胞中的染色体数和DNA含量分别是( )
| A.2N和m | B.N/2和m/2 | C.2N和m/2 | D.N和m |
水稻有香味是受基因控制的,其植株和种子均有香味。研究人员为确定香味基因的显隐性,以有香味的“粤丰B”和无香味“320B”水稻为材料,互为父母本进行如下杂交实验。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有香味基因为隐性基因 |
| B.F2代无香味的190株植株中杂合子有128株 |
| C.F2中无香味植株全部自交,后代表现型比例为5:1 |
| D.水稻香味性状的遗传符合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 |
下列关于细胞生命历程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没有细胞分化就不可能形成各种组织、器官 |
| B.细胞分裂都会出现纺锤体和遗传物质的复制 |
| C.细胞在癌变的过程中发生了基因突变 |
| D.细胞凋亡有利于个体生长发育,其过程受基因控制 |
下图是二倍体生物体内细胞分裂不同时期染色体数、核DNA数的柱形统计图。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空白柱形图为染色体数,阴影柱形图为核DNA数 |
| B.只能表示有丝分裂而不能表示减数分裂的是图② |
| C.三图所示时期的细胞中都存在同源染色体 |
| D.图②、③所示时期的细胞中不存在姐妹染色单体 |
如下图所示,在漏斗中加入的蔗糖溶液与蒸馏水液面齐平,一段时间后,待漏斗内液面不再变化时,再向漏斗中加入一定量的蔗糖酶。下列坐标曲线中能正确反映整个实验过程中漏斗内外溶液的液面高度差变化的是
下列有关生物科研史实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施莱登和施旺创立了细胞学说 |
| B.卡尔文利用同位素标记法,揭示了光合作用过程中C元素的行踪 |
| C.孟德尔用果蝇为实验材料,提示了基因的分离及自由组合定律 |
| D.赫尔希和蔡斯用35S和32P分别标记T2噬菌体的蛋白质和DNA,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