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大树和小鸟
小鸟在大树上做窝。风来了,大树伸开枝条,保护小鸟的家;雨来了,大树展开叶子,让小鸟温暖、舒适。小鸟在大树的怀里安全、幸福。
我对爸爸说,我是树上的小鸟,爸爸是大树,为我遮风挡雨。当灾难来临时,爸爸用他结实的胸膛,保护我们的家,我在爸爸的呵护下健康成长。
1. 根据短文内容填空。
风来了,大树____________,_________;雨来了,大树 _______, ________ 。小鸟在大树的怀里 _____________。
2.我是 __________ ,爸爸是_________。我想对爸爸说:______________
3.你觉得爸爸还像什么?用自己的话写下来吧。
我能读课外阅读,并完成后面的题目。
小鸟和守林老人
起初,鸟儿们非常惊诧:怎么来了个白胡子老头?是捕鸟的吧?打猎的吧?不像。带了一条黑狗,可没带猎枪。老人在树林里盖了一幢小屋,住下了。
奇怪,鸟儿们用晶亮的小眼睛彼此询问着,用它们鸟国的语言争论着。
不过,很快,鸟儿们就发现,他是个好老头,是它们天堂的保护神。
那天,来了一伙偷砍树木的人。老人带着黑狗,叫喊着去阻拦利斧的(挥舞指挥)。激烈的争吵,黑狗的狂吠,老人展开一张布告。那伙人虽然还在吼叫,但他们终于发现,老人是一尊真正的山神。他们低下了头。那伙人走了,老人轻轻抚摸受伤的树干,抚摸流出树脂的伤痕,又拾起从树枝上(震落塌落)的鸟窝,轻轻地安放在树枝上……
老人取得了鸟儿们的信任,鸟儿们认定他是一个“好人”!
老人走动在浓密的树荫里。白发满头,是一朵硕大的蒲公英,是一盏明亮的神灯啊!
鸟儿们开始拜访老人的小屋。叽叽,喳喳,翻译出来是:“您好!您好!”
老人呵呵笑着,用饭粒和爱抚招待他的客人。一只大胆的黄色小鸟,衔着一颗草莓停落在老人肩上。老人伸手接住了这珍贵的馈赠。接着又是一颗,又是一颗……
这一夜老人睡得很好。
时间在树叶上写了许多故事,许多故事深深地嵌进树的年轮。
老人开始和每一只小鸟、每一棵树告别。
敏感的鸟儿知道,已经很老的老人,一定是要走了。
林中的小屋没有升起炊烟的那天,鸟儿们知道老人走了。树林里又(静寂肃静)又暗淡的一天呵。
谁也没邀约谁,鸟儿们都来了。成百上千的鸟儿,在林中小屋上盘旋,哀鸣。整座山林都在摇晃,树叶和树枝轻轻拂动。
鸟儿们衔来无数的花瓣,无数的绿叶。伴着阳光,树林里下了一场花瓣雨,绿叶雨。飘落的花瓣和绿叶呵,掩盖了林中小屋……
(1)在文中括号里选择正确的词语,用横线画出。
(2)从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惊讶----()爱抚----()
(3)简要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4)认真阅读,想一想,再填空。
鸟的天堂的保护神是;鸟儿们认定他是一个“好人”,原因是:
(5)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小鸟对守林老人是友好的、敬重的?从文中找一找,用“”标出。再读一读,把你的体会写在下面。
(6)保护鸟类,人与自然和睦相处是人类共同的呼声。请你写一条公益广告,宣传这一主张。
现代文阅读。
我会读课文片断,并能完成后面的题目。
范仲淹两岁丧父,家境贫寒,从小读书十分刻苦。他曾一人离家去附近山上的寺院里读书。累了,就用冷水洗脸;饿了,就用稀粥充饥。后来,为了进一步深造,他又只身远赴应天府书院求学。应天府书院是宋代著名的书院,可以免费就学。这里既有名师指教,又有大量的书籍可供阅览,还可以与许多饱学之士切磋学问。范仲淹十分珍惜这宝贵的学习机会,废寝忘食地苦读诗书,钻研学问。
那时,他的生活(),每天只煮一锅米粥,等粥凝冻之后再划成四块,早晚各食两块;并把咸菜切成碎末一起食用。这便是成语()的由来。然而,范仲淹对这种清苦生活毫不介意。他(),每天差不多都是()即起,攻读诗书,直到夜半才()。据说,他曾五年()。
(1)按原文内容填空。
(2)结合上下文,解释下面词语的意思。
废寝忘食:
毫不介意:
(3)仿照句子,用带点的词语写一句话。
这里既有名师指教,又有大量的书籍可供阅览,还可以与许多饱学之士切磋学问。
(4)用“”标出范仲淹生活极其艰苦的句子。
(5)用“﹏﹏﹏”标出范仲淹发愤苦读的句子。
(6)请你评价一下范仲淹。
阅读选段,回答下列问题。
老锁匠一生修锁无数,技艺高超,收费合理,深受人们的敬重。
老锁匠老了,为了不让他的技艺失传,他挑中了两个年轻人,准备将一身技艺传给他们。
一段时间以后,两个年轻人都学会了不少本领。但两个人中只有一个能得到真传,老锁匠决定对他们进行一次考试。
老锁匠准备了两个保险柜,让两个徒弟去打开,谁花的时间短,谁就是胜利者。结果大徒弟只用了不到10分钟就打开了保险柜,而二徒弟却用了半个小时。
老锁匠问大徒弟:“保险柜里有什么?”大徒弟眼中放光:“师傅,里面有很多钱,全是百元大钞。”问二徒弟同样的问题,二徒弟支吾了半天说:“师傅,我没看见里面有什么,您只让我打开锁,我就打开了锁。”
老锁匠微微一笑说:“其实,不管干什么行业都要讲一个‘信’字,尤其是我们这一行,要有更高的职业道德。我收徒弟是要把他培养成一个技艺高超的锁匠,他必须做到心中只有锁而无其他,对钱财视而不见。否则,心有私念,稍有贪心,登门入室或打开保险柜取钱易如反掌,最终只能害人害己。我们修锁的人,每个人心上都要有一把不能打开的锁。”说完,郑重宣布(大徒弟、二徒弟)为他的正式接班人。
(1)给短文加上合适的题目,写在文前的横线上。1分
(2)“接班”的“班”用音序查字法应查___,用部首查字法应查___部。1分
(3)在文中括号里合适的词语上打“√”,师傅这样做的理由是(请用文中的语句回答):2分
。
(4)开好锁后,老锁匠问两个徒弟时,他们各是怎样的表情:大徒弟
可见他;二徒弟,可见他。2分
(5)老锁匠说:“我们修锁的人,每个人心上都要有一把不能打开的锁”,这“不能打开的锁”指的是。1分
(6)如果我是大徒弟,从此我将会:,
如果我是二徒弟,从此我将会:。2分
(7)阅读本篇短文,我的体会是:。3分
阅读《“凤辣子”初见林黛玉》片段,回答下列问题。
一语未了(liǎo lē),只听后院中有人笑声,说:“我来迟了,不曾(zēnɡcénɡ)迎接远客。” 黛玉纳罕道: “这些人个个皆( )敛声屏气,恭肃严整如此,这来者系(xì jì)谁,这样放诞无礼。心下想时,只见一群媳妇丫鬟围拥着一个人,从后房门近来。这个人打扮与众不同( ):彩绣辉煌,恍若神妃仙子:头上戴着金丝八宝攒珠髻,绾着朝( zhāo cháo)阳五凤挂珠钗;项下戴着赤金盘螭璎珞圈;裙边系着豆绿宫绦双鱼比目玫瑰佩;身上穿着缕金百蝶穿花大红洋缎窄裉袄,外罩五彩刻丝石青银鼠褂,下罩翡翠撒花洋绉裙。一双丹凤三角眼,两弯柳叶吊梢眉。身量苗条,体格风骚,粉面含春威不露,丹唇未启笑先闻。……
这熙凤携着黛玉的手,上下细细的打量了一回,便仍送至贾母身边,因笑道:“天下真有这样标致的人物,我今儿才算见了。况且这通身的气派竟不像老祖宗的外孙女,竟是个嫡亲的孙女。怨不得老祖宗天天口头心头,一时不忘。只可怜我这妹妹这样命苦,怎么姑妈偏就去世了。”
(1)请在括号里用“√”给本文的多音字选择正确的读音。2分
(2)请为画横线的词语写一个近义词,将其填在旁边的括号里。1分
(3)本片段的主要内容是:1分
(4)请用“_”画出描写王熙凤衣着的句子。1分
(5)《“凤辣子”初见林黛玉》这个片段是节选自我国古典文学名著_________,文段通过________ 和_______两个方面的描写,向我们展示了一个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人物形象。3分
阅读短文,完成后面的作业。
____________
我有一支心爱的钢笔,红白相间(jian jian)的笔杆,金黄闪亮的笔尖,而且还是“英雄”牌的。这支笔常装在一个精致( )的丝绒(rong nong)盒子里。每逢我看到它,仿佛就有一股力量在鼓舞( )鞭策着我……
这支笔本是外公的。说起它的来历,还有一个故事呢!
记得我上小学三年级的第一天,爸爸要我每天坚持写日记。我挺不高兴,心想:日记有啥写的?也写不好,还占用许多课余时间……这些我又不敢对爸爸直说,于是我就去找外公。外公是个老革命,曾参加过上甘岭战役,还是黄继光的战友呢!外公听了我的“隐秘”( )哈哈大笑。他把我拉到怀里,给我讲了他一生中最难忘的一件事--这支笔的来历:
“1955年10月,我们这些刚回国的战斗英雄们怎么也没想到会受到毛主席亲自接见。毛主席听说我是黄继光生前部队的宣传干事,紧紧地握住了我的手,并从上衣口袋里抽出一支笔,语重心长地说:‘黄继光的事迹很感人,你们报道得很及时。送你一支笔,望你再立新功!’”
外公讲完,起身从书柜里拿出了一个用红布裹(guo gu)着的精致丝绒盒,郑重( )地交给了我,并说:“飞飞,这支笔我珍藏了30多年哪!现在送给你。这可是咱们家有传家宝呀!”
拿着这支笔,我目不转(zhuan zhuan )睛地望着外公。从他的眼神里,我好像看到了领袖的重托,前辈的期望( )。
从那以后,一看到它我就增添了克服困难的勇气……从那天开始,我天写日记,写作水平不断提高。如今,我的习作已经多次在报上发表,我还是《现代少年报》的小记者呢!
(1)在文前的横线上给文章加个标题。
(2)用√给文中的带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3)在文中的括号里写出带点词语的近义词。
(4)划横线的句子的正确缩句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按要求回答问题。
①用~~~画出毛主席赠笔时说的话。写出赠送给外公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用——画出外公送笔给我的语言与神情。写出我从他的眼神里看出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用……画出“我”进步的语句。写出进步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