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下面短文,按要求做题。
大公鸡
我家有一只(漂亮 美观)的大公鸡。全家人都很(喜欢 热爱)它。大公鸡的头上长着红红的冠子,嘴尖尖的,吃起食来还发出“嘟嘟”的(叫声 声响)。眼睛后面有一小撮突出的毛,毛底下是小小的耳朵。大公鸡的身上长满油亮的羽毛,像披着一件五彩的衣服。细长的腿上有金黄的爪子,长长的尾巴向上翘着。它走起路来(挺 昂)着头,有时还拍打着彩色的翅膀,“喔喔喔”地叫,那样真(威武 威猛)。
1. 在文中括号里,把用得恰当的词语用“——”画出来。
2. 填空。
( )的冠子 ( )的耳朵
( )的羽毛 ( )的腿
( )的尾巴 ( )的翅膀
句段赏析屋。读课文语段,完成练习。
(1) 我看的闲书可多了,《彭公案》《济公传》《施公案》《三侠五义》我都看。我是主张看闲书的,为什么呢?
①“我”是谁?课题中为什么称他为“大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我” 主张看闲书的理由是什么?联系上下文回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我觉得,一个小孩起码要背________首诗,________篇古文,这是最________的要求。
①在横线上填上合适的词语。
②这句话表达了季老对读书的什么见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
羊吃草的启示
小斌
我家后面有一片绿草茵茵的坡地,那就是我小时候放羊的地方。
太阳隐去了羞得通红的大圆脸,偏南风吹来五彩缤纷的晚霞,这是夏天里最怡人的时刻。羊吃草,要数这时最欢了。瞧,它们那副聚精会神的样子,真好像世界上再没有事可使它们分心了。它们把小嘴儿贴在草上,鼻翼不停地动着,有毒的“土香草”被留下了,嫩芽一根接一根被扯断了送进嘴里。长长的羊嘴巴一歪一歪的,是那样永不倦怠地咀嚼着……几只羊吃过了草,在习习晚风中躺下来“翻草”。胃里尚未消化的草根、草茎,这时又被送进口中,进行第二次、第三次咀嚼。
羊吃草,实在有趣。要是每个孩子都能从中吸取教益,那该多好啊!我们的学校,不正是这一片绿草如茵的坡地吗?同学们在校学习是否专心致志、珍惜大好时光呢?对于我们周围的世界分得清嫩芽和“土香草”吗?特别是羊吃草那一丝不苟、不厌其烦、永不倦怠的精神,同学们有没有做到呢?新的知识学完了,对于那些不理解或消化不透的“草根”、“草茎”,同学们是否善于经常“翻草”、反复咀嚼,直到完全消化为止呢?
我不止一次观察过羊吃草,也不止一次地琢磨上面这些问题。要是我们在学习中像小羊吃草那样,那我们还有什么知识学不好呢?
◆在这篇文章中,作者把比作“一片绿草如茵的坡地”,把 比作“土草香”,把比作“草根”、“草茎”,把 比作“翻草、反复咀嚼”。
◆把下面的句子换一种说法,不改变句子的意思。要是我们在学习中像小羊吃草那样,那我们还有什么知识学不好呢?
◆这篇短文对你读书有哪些启示?试着写一写。
仔细读课文,根据“三贯通,这才是21世纪的青年”这句话回答问题。
(1)“三贯通”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句中“贯通”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下面说法是否正确?对的画“√”,错的画“×”。
①这句话是季老针对苗苗偏科而说的。( )
②这句话告诉我们21世纪需要的人才是会三种本领的人。( )
③21世纪的人才是一种综合型人才,是适应世纪发展需要的人才。( )
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华佗
有一年年底,疾病流行,华佗亲眼看见许多人被病痛折磨得呻吟着、挣扎着。为了解除病人的病痛,华佗立志学医。他风餐露宿,历尽艰辛,来到西山,拜精通医术的老人为师。‖
华佗拜师后,师傅说:“这里有许多病人,你就专门侍候他们吧!”华佗一面耐心地侍候病人,一面留心观察每个病人病情的变化和用药情况。因此,他在3年时间里就懂得了不少的病原、病理和用药方法。
3年过去了,师傅说:“你已磨炼了3年,学了不少东西,但是还要学医书、药典。”他带华佗到内室,只见到处是书籍、挂图。华佗高兴极了,从此便不分昼夜、如饥似渴地攻读起医书来。‖
暑去寒来,又是3年。一天,华佗正在读书,忽然有人跑来说:“师傅病了,你快去看看!”
华佗连忙跑去,只见师傅两眼紧闭,手脚僵硬。他摸摸师傅的额头,又按按师傅的脉搏,然后笑着说:“师傅无大病,自会好的。”人们都责怪华佗不懂医道。
就在这时,师傅突然坐起来,哈哈大笑说:“华佗说得对,我是故意装病,试试他的本领的。”众人听了,个个惭愧,不得不佩服华佗的本领。‖
有志者事竟成。华佗终于学得一手好医术,辞别了师傅,下山给人治病去了。
1.短文已用“‖”分好段,请概括各段段意。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结合文段内容说说你对“有志者事竞成”的体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课文片段,回答问题。
铁路要经过很多高山,不得不开凿隧道,其中居庸关和八达岭两条隧道的工程最艰巨。居庸关山势高,岩层厚,詹天佑决定采用从两端同时向中间凿进的办法。山顶的泉水往下渗,隧道里满是泥浆。工地上没有抽水机,詹天佑就带头挑着水桶去排水。他常常跟工人们同吃同住,不离开工地。八达岭隧道长一千一百多米,有居庸关隧道的三倍长。他跟老工人一起商量,决定采用中部凿井法,先从山顶往下打一口竖井,再分别向两头开凿。外面两端也同时施工,把工期缩短了一半。根据这段话的内容,画出开凿居庸关隧道和八达岭隧道所采用的不同方法的示意图,并说说这样开凿的原因。
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