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我塔里木盆地荒漠化发展地区分布示意图”(阴影部分表示荒漠化发展地区),完成下列各题。
塔里木盆地荒漠化发展地区主要分布在( )
①盆地边缘地区 ②河流头地区 ③盆地中央 ④绿洲地区
| A.①② | B.②③ | C.③④ | D.①④ |
近几十年,该地区荒漠化速度加快的主要原因是( )
| A.气候干旱,降水稀少 |
| B.人类不合理的生产活动 |
| C.工业化的迅速发展 |
| D.大量开采铁矿和有色金属矿,破坏植被 |
针对该地荒漠化问题,下列治理措施中正确的是( )
①控制人口增加,少数地区可以进行生态移民 ②控制农业规模,合理用水 ③在荒漠化土地上,大量种植需水量大的树木,防风固沙 ④对已经严重荒漠化的土地进行封沙禁牧 ⑤扩大水田面积,利用水田等人工湿地调节当地气候
| A.①②⑤ | B.①②④ | C.②③④ | D.③④⑤ |
2014年1月2日中国“雪龙号”科学考察船在营救俄罗斯科考船过程中因为气象、水文条件变化被困南极洲附近海域,1月8日成功脱困。下图是“雪龙号”科学考察船被困位置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雪龙号”科学考察船被困期间,下列发生的地理现象正确的是
| A.南极地区正午太阳高度逐日增大 |
| B.北极附近极昼范围逐日扩大 |
| C.镇江的昼长逐日变长 |
| D.北极熊开始进入漫长的冬眠期 |
下列最可能帮助“雪龙号”科学考察船脱困的是
| A.强劲的极地东风 |
| B.天气晴朗,太阳辐射增强,海冰迅速融化 |
| C.西风漂流流速增快 |
| D.西北风带来较低纬度的暖气团,气温回升 |
新疆牧民季节性地转场在冬、夏牧场之间。下图为新疆某地冬、夏牧场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图中四条转场线路最合理的是
| A.① | B.② | C.③ | D.④ |
牧民转场主要受
| A.草场垂直分布影响 | B.山前绿洲规模影响 |
| C.草场水平分布影响 | D.聚落分布的影响 |
企业总部是企业决策和控制中心。表1表示2001年1月至2012年4月我国上市企业总部在四大区域间的迁移情况。完成下列问题。
表1
| 地区 |
迁入数 |
迁出数 |
其中迁入来自 |
|||
| 东部 |
中部 |
西部 |
东北 |
|||
| 东部 |
23 |
5 |
-- |
5 |
10 |
8 |
| 中部 |
3 |
5 |
2 |
-- |
0 |
1 |
| 西部 |
3 |
11 |
3 |
0 |
-- |
0 |
| 东北 |
1 |
9 |
0 |
0 |
1 |
-- |
2001年1月至2012年4月,我国上市企业总部在四大区域间的迁移表现为
| A.东部地区上市企业总部主要向东北地区迁移 |
| B.东部地区是上市企业总部的主要目的地 |
| C.中部地区上市企业总部的净迁出量最大 |
| D.西部地区上市企业总部主要迁往中部 |
下列因素中,影响我国企业总部布局的主要是
①原料 ②交通 ③劳动力④信息 ⑤政策
| A.①②④ | B.①③⑤ |
| C.②④⑤ | D.③④⑤ |
青海省气象科学研究所遥感中心最新遥感监测数据显示,2012年9月,青海湖面积为4402. 55平方千米,达到了近12年来的最大值。这也是从2005年开始,青海湖面积连续8年实现增长。尤其是2013年5月中旬以来,青海湖周边地区的降水量大部分偏多,充沛的降水量使青海湖来水量增加,面积不断增大。下图为青海湖流域示意图。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下列关于青海湖流域水循环说法正确的是
| A.青海湖水量补给主要依靠西南季风带来降水 |
| B.青海湖流域的水循环不断影响当地地表形态 |
| C.青海湖流域参与的水循环是海陆间水循环 |
| D.青海湖对于布塔河径流具有调节作用 |
青海湖的水体面积及水位已连续8年呈递增趋势,结合材料判断下面原因分析错误的是
| A.全球气候变暖使冰川加速融化,入湖水量增加 |
| B.青海湖流域内植被得到保护,涵养水源的功能增加 |
| C.全球气候变暖和高原季风趋强,导致青海湖流域有降水增多的趋势 |
| D.青海湖流域内城市化水平提高,农业用水减少 |
读2014年11月9日12时近地面气压(hPa)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关于图中等压线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陆地为低压,海洋为高压 ②陆地为高压,海洋为低压
③南部等压线稀疏,北部等压线稠密 ④南部等压线稠密,北部等压线稀疏
| A.①③ | B.②④ | C.①④ | D.②③ |
此时,关于图中天气的正确叙述是
| A.青藏高原地区风力强,天气晴朗 | B.北京比东京气温低,气压高 |
| C.印度大部分地区盛行西南风 | D.海南岛西部出现狂风暴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