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1年,路透社在评论刚刚成立的某一国际组织时说,它作为“一种独立于美苏两国领导的军事条约组织的道德力量,强调最初在万隆会议上获得赞成的和平共处原则”。这一国际组织的成立( )
A.标志着区域经济合作进入了新阶段 |
B.推动国际政治力量日趋走向多极化 |
C.根本上动摇了美苏两国的霸权地位 |
D.直接促进了世界政治经济的一体化 |
柳宗元在《封建论》中评价秦始皇废封建、行郡县说:“其为制,公之大者也……公天下之端自秦始。”郡县制为“公天下”之开端,主要体现在()
A.百姓不再是封君的属 | B.更有利于皇帝集权 |
C.制度法令的统一 | D.依据才干政绩任免官吏 |
历史学家钱穆认为:“秦汉以来的郡县制,到今天民国时代还存在,中国之永为统一国,此项制度实贡献过其甚大之绩效。”郡县制能发挥这一作用,是因为()
A.能够消除地方割据 | B.提高了地方的行政效率 |
C.郡县官吏由中央任免 | D.保证了官僚队伍的廉洁 |
假如有一名秦朝的政府高官,他每天工作特别繁忙,除了将大臣们的奏章归纳整理外,还得对一些违法乱纪的官员进行暗访、调查。那么,这个政府高官应是()
A.丞相 | B.御史大夫 | C.太尉 | D.郡守 |
史书记载古代先王在阴历一月决定一年的政事,所以阴历一月叫政月。到了秦朝,由于嬴政出生于一月,所以就把政月改为正月,并且“正”字的读音也改为“征”了。这主要说明了()
A.中央集权 | B.规范法度 | C.君权神授 | D.皇权至上 |
《嬴政的道》一文中写道:“始皇帝嬴政比较黏糊,只要走进历史,不管你是否乐意,也无论你停在哪一段儿,他都将不请自来,躲不掉也避不开。”作者这样评价秦始皇,主要是基于他()
A.开始实行郡县制加强对地方的管理 |
B.确定了后世2000多年的国家政治框架 |
C.确立了分封子弟的制度 |
D.开始用军功授爵制代替世卿世禄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