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嬴政的道》一文中写道:“始皇帝嬴政比较黏糊,只要走进历史,不管你是否乐意,也无论你停在哪一段儿,他都将不请自来,躲不掉也避不开。”作者这样评价秦始皇,主要是基于他( )
| A.开始实行郡县制加强对地方的管理 |
| B.确定了后世2000多年的国家政治框架 |
| C.确立了分封子弟的制度 |
| D.开始用军功授爵制代替世卿世禄制 |
下列有关苏俄(苏联)农业发展的数据可说明( )。
| 年份 项目 |
1913年 |
1921年 |
1923年 |
1925年 |
| 粮食作物耕种面积(万公顷) |
9 446 |
6 620 |
7 860 |
8 730 |
| 粮食作物产量(亿普特) |
379 |
213 |
355 |
424 |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取得重大成就
B.新经济政策实施的正确和重大成就
C.农业集体化取得重大成就
D.指令性计划对经济造成巨大损害
列宁说:“当正面攀登受到阻碍不能前进到山顶时,就要有勇气走一段困难、危险的下山路,去寻找能够登上山顶的新路线。”“走一段困难、危险的下山路”的具体做法是( )。
| A.强制劳动,规定“不劳动者不得食” |
| B.实行排斥市场的指令性计划经济 |
| C.允许外国资本家经营一些国家暂时无力开发的矿产、森林、油田 |
| D.允许集体农庄庄员拥有一定数量的自留地和饲养一定数量的牲畜 |
苏俄农民彼得·伊里奇在日记中写道:“1922年春,阳光明媚,一股幸福感深深地拥抱着我……”让他产生“幸福感”的原因可能是( )。
| A.政府实行配给制 |
| B.可以自由支配纳税后剩余的粮食 |
| C.加入集体农庄,走上合作化道路 |
| D.消减农业税,提高农副产品的收购价格 |
以下是十月革命后苏俄在内忧外患的形势下实行的政策
有关这些政策的实施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有利于建立生产资料公有制 |
| B.体现了社会主义革命的本质 |
| C.有利于集中人力、物力、财力保障军事胜利 |
| D.有利于建立工农联盟 |
下列图片反映20世纪90年代出现的一种经济,这种经济是( )。
| A.“新经济” | B.互联网经济 |
| C.第三产业 | D.新经济政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