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学者认为近代中国人实际上经历的探索过程是“西化”、“反西化”、“现代化”。下列符合“反西化”和“现代化”两个阶段的是
A.虎门销烟——太平天国运动 |
B.义和团运动——辛亥革命 |
C.辛亥革命——戊戌变法 |
D.鸦片战争——太平天国运动 |
孙中山在谈到科举取士时说:“自世卿贵族门阀举荐制度推翻,唐宋厉行考试,明清峻法执行,无论试诗赋、策论、八股文,人才辈出;虽所试科目不合时用,制度则昭若日月。”孙中山认为
A.举荐制度在历史上没有进步性 |
B.科举考试是我国选官制度的一大进步 |
C.唐宋考试制度过于严厉推行难度较大 |
D.八股取士值得推崇 |
据《元史·地理志》载:“自封建变为郡县,有天下者,汉、隋、唐、宋为盛,然幅员之广,咸不逮元。……元东南所至不下汉、唐,而西北则过之,有难以里数限者矣。立中书省一,行中书省十有……中书省统山东西,河北之地,谓之腹里……”。对材料解读不符合史实的是
A.“封建”意为分封建国 |
B.元朝实行行省制是为了有效管辖地方 |
C.元代疆域比汉唐辽阔 |
D.中书省主要职责是统辖大都等腹里之地 |
下图为安徽蚌埠市境内的钓鱼台遗址发掘现场,遗址中出土了大量西周时期的陶制圈足豆、鬲、爵以及砺石、石锛等生活器具,还出土了青铜镞、石镞和陶制纺轮、网坠等,其中两枚西周时期的玉璧,给考古专家带来意外和惊喜。(据蚌埠新闻网2014年10月23日讯)蚌埠钓鱼台考古发掘印证了
A.西周时期蚌埠境内开始有人类居住 |
B.今蚌埠地区是西周的重要封国 |
C.该地区在西周时期青铜制造等手工业相当发达 |
D.淮河流域文明悠久丰富 |
下列名句或思想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①“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②“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
③“致良知”
④“经世致用”
A.①②③④ | B.①④③② |
C.②③④① | D.①③④② |
明清之际三位进步思想家的思想实质上是
A.儒家思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活跃 |
B.宋明理学的深化和发展 |
C.先秦儒家民本思想的复兴 |
D.资产阶级民主思想的兴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