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下图,结合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重庆市涪陵区是闻名遐迩的“榨菜之乡”。而宜昌在19世纪末就成为中国第一个涪陵榨菜销售市场,至今仍是主要集散市场。
材料二: 8000~10000年前的青藏高原,曾经水草丰美,古人类在广阔的草原上过着狩猎生活,后来随着高原的不断隆起,气候变得寒冷干燥,人类被迫迁出。
材料三:“茶马古道”是云南、四川与西藏之间的古代贸易通道,由于是用川、滇的茶叶与西藏的马匹、药材交易,以马帮运输,故称“茶马古道”。汉文史料中多有藏人“嗜茶如命”字样;藏地民谚有“汉家饭果腹,藏家茶饱肚”之说。早在汉唐时,这条以马帮运茶为主要特征的古道就发挥作用了。
(1)根据材料一,概括宜昌形成榨菜集散市场的条件。
(2)读材料,试根据茶树的生长习性及西藏地区的气候特征分析藏地不产茶的原因。
(3)马帮运输很长时间以来成为茶马古道所经地区较为单一的主要交通运输方式,试从地形角度分析其原因?
比较所给四幅图(注:乙、丙、丁三图中,阴影区为黑夜),完成下列问题。
(1)各图的晨线分别是:甲:经线,乙:弧,丙:弧,丁:弧。
(2)一年之中,晨昏线与经线重合的日期是和。
(3)赤道上晨昏线相距经度度。理论上地球白昼和黑夜范围相等,但由于大气散射太阳光线的结果,地球上“天亮”的范围实际上比黑暗的地方。
(4)这四幅图中,北半球昼大于夜的图是。
(5)甲图中,北京是月日时;丙图中,北京是月日时。(6分)
该表是1967~1997年太阳黑子的平均数量表,读表回答下列各题。
年份 |
1967 |
1969 |
1971 |
1973 |
1975 |
1977 |
1979 |
1981 |
太阳黑子 平均数量 |
93.8 |
105.0 |
66.6 |
38.0 |
15.5 |
27.5 |
155.4 |
140.4 |
年份 |
1983 |
1985 |
1987 |
1989 |
1991 |
1993 |
1995 |
1997 |
太阳黑子 平均数量 |
66.6 |
17.9 |
29.4 |
157.6 |
145.7 |
54.6 |
17.5 |
23.4 |
(1)用上表的数据,选择适当的坐标,画一幅30年间太阳黑子活动的曲线图。
(2)把你画的图和下面的“磁暴”图进行比较,你能推断出两者有什么关系吗?试加以解释。
读图,分析回答下列各题。
(1)在图中A、B、C、D四点标出东西南北方位。
(2)图中①②③三条表示太阳视运动的曲线中,
表示夏至日的是______,表示冬至日的是________,
表示春秋分日的是_______。
(3)从图中可以看出,该地二分二至日日出日落时的方向分别是:
夏至日:日出________,日落________。
冬至日:日出________,日落________。
二分日:日出________,日落________。
(4)据图可知该地的地理纬度是________,判断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当该地太阳视运动如图中③所示时该地的昼长约为________小时。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提出的问题。
材料一:焦作市山川秀美。2004年2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命名云台山为首批“世界地质公园”,该市旅游接待人数、门票收入、综合收入三项经济指标呈持续增长的态势,游客人数和门票收入连续多个黄金周位居河南省第一。
材料二:焦作市位置图(图14)和云台山著名景区红石峡图片(图15)
(1)分析焦作市近年来旅游业快速发展的原因。
(2)阅读图15,分析制约红石峡景区旅游发展的因素。
该图为我国局部地区某种气象灾害平均每年出现的次数等值线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判读图示气象灾害并分析甲地受其影响小的原因
(2)列举两种该气象灾害的防御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