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下图,结合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重庆市涪陵区是闻名遐迩的“榨菜之乡”。而宜昌在19世纪末就成为中国第一个涪陵榨菜销售市场,至今仍是主要集散市场。
材料二: 8000~10000年前的青藏高原,曾经水草丰美,古人类在广阔的草原上过着狩猎生活,后来随着高原的不断隆起,气候变得寒冷干燥,人类被迫迁出。
材料三:“茶马古道”是云南、四川与西藏之间的古代贸易通道,由于是用川、滇的茶叶与西藏的马匹、药材交易,以马帮运输,故称“茶马古道”。汉文史料中多有藏人“嗜茶如命”字样;藏地民谚有“汉家饭果腹,藏家茶饱肚”之说。早在汉唐时,这条以马帮运茶为主要特征的古道就发挥作用了。
(1)根据材料一,概括宜昌形成榨菜集散市场的条件。
(2)读材料,试根据茶树的生长习性及西藏地区的气候特征分析藏地不产茶的原因。
(3)马帮运输很长时间以来成为茶马古道所经地区较为单一的主要交通运输方式,试从地形角度分析其原因?
某学校地理兴趣小组在一次课题研究活动中,在不过河的情况下,测量太阳高度及铁塔影长。他们在12月22日某时测得的太阳高度为β=78°(如图),而此时北京时间正好为23日0:00。过三个月后某时,又测得太阳高度为α,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该地所处的经度是________,纬度是________,所属的国家是________。
(2)图中的α=__________。
(3)塔顶的影子从Q-R伸展,表明太阳直射点向______(南、北)方向移动,北京地区的昼长逐渐______。
(4)该兴趣小组中,有人计划在2010年来中国现场观看上海世博会,他若乘飞机沿最短航线的方向直飞上海,则飞机的航程大约为________千米。
读天津市区“三环十四射”道路图,完成下列问题。
(1)天津市交通干线分布呈________式,欧洲的许多大城市如______、______、______等都有这种道路网。
(2)试分析天津火车站建在市中心的利与弊。
(3)京塘高速公路与外环线的东北段有一段是并列的,这种设计的优点有哪些?
读下面甲、乙两城比较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甲、乙两城市布局紧凑的是________,这对市内交通的影响是__________________。
(2)生活区与工厂区、政府机关集中区距离较远的是______,这对市内交通的影响是______。
(3)两城商业服务区和文娱场所过分集中的是____。这对市内交通的影响是__________。
(4)市内道路同过境道路分离的是____,这对市内交通的影响是______________。
(5)通过比较可以看出__________的布局较为合理,因为它____________。
(6)城市交通面临的两大主要问题:一是__________,解决的根本措施是__________;二是交通环境污染,其解决的措施一是______________,二是____________,三是______________。
图32-1中A、B两图分别为北京、莫斯科城市交通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A、B两图中表示北京城市交通的是_______ 图。判断依据是__________ 。(2)B图中道路网的形式是_________ ,如果没有环行道路,对人们出行有何影响?
(3)A图中设置对角线道路有何有利之处?如果没有环路对人们的出行带来哪些问题?(4)进行路网规划时,需要共同遵循的原则是__________
如图31-9所示,拟在A地与B地之间建设高速公路,有两种选线方案:方案①通过半荒漠地区,所需建设成本约为15亿元;方案②通过地形破碎、人口较稠密的区域,所需建设成本10亿元。试比较两种方案的优缺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