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61年,宋太祖对石守信等人说:“择便好田宅市之,为子孙立永远不可动之业。多置歌儿舞女,日饮酒相欢,以终其天年。”这段话的真实意图是要石守信等人( )
| A.积累财富 | B.安享晚年 |
| C.交出兵权 | D.享受生活 |
某乡村知识分子一则日记(部分):“(大清宣统五年,正月初三)自变乱以来,一切新党竞袭洋夷之皮毛,不但遵行外洋之政治,改阴历为阳历,即服色亦效洋式,而外洋各国之夷蚕食鲸吞,日甚一日……来拜年者五十余人,皆系便衣便帽,无一顶戴之人,间有洋帽之人,较上年之情形迥然不同。”由此可见当时
| A.广大乡村习俗没有变化 | B.民主共和观念荡然无存 |
| C.作者对辛亥革命有抵触 | D.作者对辛亥革命支持 |
建国初,周恩来在参与某次国际活动时说:“如今……我们登上国际舞台了,因此要唱文戏,文戏中有武戏,但总归是一个正规戏、舞台戏。有几个兄弟国家参加,要配合,要有板有眼,都要合拍。又是第一次唱,所以还要本着学习的精神。”材料中的“正规戏、舞台戏”反映了新中国哪一外交成就
| A.访问苏联,签订《中苏友好合作同盟条约》 |
| B.接见印度代表团,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
| C.参加日内瓦会议,就印度支那和平行动提出合理化建议 |
| D.参加亚非会议,宣传和扩大“求同存异”外交策略 |
鸦片战争爆发后,清政府预备从各省调兵共二十五万增援东南沿海,其执行情况举例如下表
| 命调时间 |
调出省 |
兵数 |
调往方向 |
| 1841年1月6日 |
贵州 |
1000 |
广东 |
| 1842年3月24日 |
甘肃 |
1000 |
浙江 |
| 1842年6月1日 |
山西 |
1000 |
江苏 |
下列选项中说法正确的是
A.清朝军事动员体制落后 B.清朝全民动员抗击英军
C.清朝政治腐朽军备废弛 D.清军装备落后训练不足
王国维认为"周人嫡庶之制,本为天子、诸侯继统法而设,复以此制通之大夫以下,则不为君统而为宗统,于是宗法生焉。"以下选项最符合材料的观点是
| A.周人的大宗、小宗体制 |
| B.嫡庶制是宗法制产生的根源 |
| C.形成"天子-诸侯-卿大夫"宗法等级 |
| D.周人宗法制是分封制的基础 |
冷战时期,国际关系紧张,世界各国和人民为追求和平进行了不懈的努力。下列相关史实时间排序正确的是( )
①《罗素—爱因斯坦宣言》发表②第一次保卫世界和平大会召开
③亚非国家不结盟运动正式兴起④美苏签署《消除中程导弹条约》
| A.①③②④ | B.②①③④ |
| C.③①④② | D.④②①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