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明清时期(鸦片战争之前),中国在农耕文明轨道上发展到一个新的高峰,并分离出一些迥异于传统经济模式的变异,这些变异带有向工业文明演进的趋向。其中“迥异于传统经济模式的变异”主要是指(     )

A.私营手工业占据了主导地位
B.“机户出资,机工出力”的雇佣关系
C.江南出现以经济功能为主的工商业市镇
D.白银逐步成为普遍流通的货币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较易
知识点: 二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 商业发展的基本要素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19世纪末,清政府放宽对民间设厂限制的直接目的是()

A.抵制帝国主义列强资本输出 B.缓和阶级矛盾
C.扩大税源解决财政危机 D.发展中国的民族产业

19世纪末,使维新思想发展成为爱国救亡政治运动的事件是()

A.开办万木草堂 B.成立保国会 C.“公车上书” D.百日维新

中国早期维新思想的代表人物是 ()

A.冯桂芬、王韬、李鸿章 B.冯桂芬、王韬、洪仁玕
C.冯桂芬、王韬、康有为 D.冯桂芬、王韬、郑观应

率先主张在中国学习西方政治制度的是()

A.抵抗派 B.洋务派 C.维新派 D.资产阶级革命派

促使清统治集团分化和光绪帝支持变法的根本原因是

A.民族危机的加深 B.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
C.为争夺最高统治权 D.康有为等人的宣传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