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写道:“除了文化上的成就外,宋朝时期值得注意的是,发生了一场名副其实的商业革命,对整个欧亚大陆有重大意义。”下列图片与这一论断无关的是( )
龙应台说“革新制度、提升文化,抽丝剥茧地理清问题所在,看准了问题下手,需要的却是极度、极度的冷静,深刻的思变能力,长程的眼光,宽大的器识,锲而不舍的精神”以下各项中,最适合给这句话作注解的史实是
A.林则徐根据对西方的了解提出“向西方学习”的主张 |
B.资产阶级维新派遍查世界,认为中国应该实行君主立宪制度 |
C.孙中山主张“举政治革命、社会革命,毕其功于一役’ |
D.中共二大依据国情明确提出了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主张 |
史学家陈旭麓在《中国近代社会的新陈代谢》中指出:“就其主观动机而言,他们未必有真心打破旧轨,但他们的主张却历史的包含着逸出旧轨的趋向。”文中的他们是
A.洋务派 | B.顽固派 | C.维新派 | D.革命派 |
某博物馆藏有一块砖,此砖长30.8厘米、宽26.7厘米,厚4厘米。正面以凸线划分为12个方格,每格内有一阳文秦篆,被推测为秦代遗物。砖文为“海内皆臣,岁登成熟,道毋饥人。”这一遗物印证了秦朝
A.是大一统的王朝 | B.没有自然灾害 |
C.人民生活富裕 | D.社会安定团结 |
1948年9月至1949年1月,中共中央连续发动了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其主要的意义在于()
A.解放了长江以北地区 | B.解放战争的胜利已成定局 |
C.加快了人民解放战争的进程 | D.基本上消灭了国民党军队主力 |
抗日战争初期,八路军115师在平型关伏击日军,取得了抗战以来首次大捷,主要是配合了正面战场的()
A.淞沪会战 | B.太原会战 | C.徐州会战 | D.枣宜会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