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时光老人与流浪汉
一个流浪汉呜呜地哭着。时光老人问:“你是谁?为什么哭?”
流浪汉说:“我少年时代玩儿玻璃球,青年时代玩儿纸牌,中年时代打麻将,家产都败光了!如今我一无所有,我真后悔呀!”
时光老人看他哭得可怜,试探着问:“假如你能返老还童……”
“返老还童?”流浪汉抬头将老人打量了一番,扑通一声跪下,苦苦哀求,“假如再给我一个青春,我一定从头学起,做一个勤奋好学的人!”
“好吧!”时光老人说完便消失了。惊呆了的流浪汉低头一看,自己变成一个十来岁的少年,肩上还背着书包呢。
他想起自己刚才的话,便向自己熟悉的一所小学走去。路上他看见几个孩子在玩儿玻璃球,他不觉手痒了,也挤进去玩儿了起来。他仍然按老样子生活,到了老年,他又懊悔地痛哭起来。正巧,又碰到时光老人。他扑通一声跪下,哀求时光老人再给他一个青春。“我做了件蠢事!”时光老人冷笑说,“给你再多的青春,你也不会得到真正的生命。”时光老人那么生气。从此,他给每个人的时间都一样,谁也别想多得一分一秒!
1.“返”用部首查字法,查( )部,再查( )画。
“返老还童”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熟悉”的反义词是____________,“懊悔”的近义词是___________。
3.回答问题。
(1)流浪汉苦苦哀求时光老人再给他一个青春时,是怎么说的?用“____”把有关句子画下来。
(2)流浪汉第一次见到时光老人时,呜呜地哭着,他说:“我真后悔呀!”你知道他后悔什么吗?后来他是怎么做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流浪汉第二次见到时光老人时,时光老人冷笑着说:“给你再多的青春,你也不会得到真正的生命。”时光老人的话是什么意思?
阅读语段,完成练习。
到海边
神秘莫测的大海,有着多么(绣 诱)人的魅力啊!要是能到海边去饱览一下那壮丽的景色,真是一件幸运的事,不久,我的愿望实现了。
暑假,妈妈带着我到连云港的姨妈家去。第二天,我便跟着妈妈向海边飞去。来到海边,只见满盈盈的,在阳光的映照下(眨 泛)起一片金光。一群海鸥飞来飞去,偶尔欢叫几声,给微波荡漾的海面增添了生机。啊,大海真是一幅新奇的画呀!
海面上有一条条青黑色的带子在时(引 隐)时现,那是海带。妈妈找来一根铁丝,瞄准目标,使劲一钩,一条海带就被钩上来了。
“晓伟,你喜欢吃螃蟹吗?”妈妈神秘地问我。我高兴地点点头。妈妈带我来到海礁坡上,用铁丝在礁石的一个小洞里捅了捅,不大一会儿,一对大钳就从洞里伸出来,前后挥舞着,好像在向谁示威。妈妈用铁丝碰碰大钳,大钳立刻缩了进去。过了一会儿,大钳又伸出来,紧紧地钳住了逗引它的铁丝。妈妈猛地一提,一只肥大的螃蟹像一个俘虏似的,被捉拿出来了。这么大的螃蟹,够我美餐一顿了。
啊,大海给我留下了难以(摩 磨)灭的印象,将成为我一生中最美好的回忆。
(1)把括号里不恰当的字用“”画去。
(2)用文中画线的词写句子。
壮丽:
幸运:
(3)2—4自然段主要写了,重点写了。
(4)为什么到海边将成为“我”一生中最美好的回忆?
课外阅读《我不能忘掉祖国》,回答问题。
我不能忘掉祖国
1908年,宋庆龄15岁,就进了佐治亚洲梅肯市的威斯里安女子大学,她是个文静而沉思的女孩子。她想到将来要为穷苦的祖国人民做事,就更加勤奋地学习。
有一次,班里要讨论历史方面的问题,她认真地(搜 收)集资料,认真地思索,做了充分准备。
在讨论会上,一位美国学生站起来发言。他说:“我认为历史的发展是难以估计的。你们看,那些所谓文明古国,譬如亚洲的中国,已经被历史淘汰了,人类的希望在欧洲,在美洲,在我们这里……”
这时,坐在前排的宋庆龄不以为然地摇了摇头。她紧锁双眉,耐心地听着美国同学的发言。
那位同学刚讲完,宋庆龄就站起身来。教室里立刻静下来了。宋庆龄显得有些激动,但她仍然用(温和柔和)的声调说:“历史确实是在不断变化的,但它永远属于亿万大众。具有五千年文明历史的中国,没有被淘汰,也不可能被淘汰。有人说中国像一头沉睡的狮子,但它决不会永远沉睡下去。总有一天,东亚睡狮的吼声将(震动振动)全世界!因为它有广阔的土地,勤劳的人民,悠久的历史,富饶的物产,有无数革命志士,为了它的振兴正在进行着(坚艰)苦卓绝的斗争!”
教室里响起了热烈的掌声。大家交口称赞:“说得好,以理服人。”“这些话多么有力量!”
宋庆龄虽然身在国外,但她时时刻刻关心着国内的情况,她常对同学说:“我不能忘掉祖国,我对祖国充满了理想和希望!”
一、用“﹨”划去文中括号里错误的字和词。
二、联系上下文解释带点的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淘汰——交口称赞——
三、就短文的题目,请你提出一个有价值的问题?并自己试着回答。
问题:
回答 :
四、仔细阅读课文,回答问题。
(1)宋庆龄说:“中国没有被淘汰,也不可能被淘汰”的理由是什么?(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大家为什么对宋庆龄的发言“交口称赞”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中的最后一句话表达了宋庆龄的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读了这篇文章之后,你想到了本学期学的哪篇课文?此时,你有什么感受和启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地震中的父与子》片段,回答问题。
就在他挖掘的时候,不断有孩子的父母急匆匆地赶来。看到这片废墟,他们痛哭并大喊:“我的儿子!”“我的女儿!”哭喊过后,便绝望地离开了。有些人上来拉住这位父亲,说:“太晚了,没有希望了。”这位父亲双眼直直地看着这些好心人,问道:“谁愿意帮助我?”没有人给他肯定的回答,他便埋头接着挖。
消防队长挡住他:“太危险了,随时可能发生大爆炸,请你离开。”
这位父亲问:“你是不是来帮助我?”
警察走过来:“你很难过,我能理解,可这样做,对你自己,对他人都有危险,马上回家吧。”
“你是不是来帮助我?”
人们摇头叹息着走开了,都认为这位父亲因为失去孩子过于悲痛,精神失常了。
然而这位父亲心中只有一个念头:“儿子在等着我!”
他挖了8小时,12小时,24小时,36小时,没人再来阻挡他。他满脸灰尘,双眼布满血丝,衣服破烂不堪,到处都是血迹。挖到第38小时,他突然听到瓦砾堆底下传出孩子的声音:“爸爸,是你吗?”
是儿子的声音父亲大喊阿曼达我的儿子
(1)给文章的最后一段加上标点符号。
(2)“砾”字用音序查字法应查_____,用部首查字法应查_____部。
(3)“失”的意思有:①失掉;过失 ②没有把握住 ③找不着 ④改变常态 ⑤没有达到目的文中有两个带点的“失”字,第一个取意思(),第二个取意思()。
(4)你认为这几个自然段主要是写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用“~~”画出描写父亲外貌的句子。
课文为什么要这样描写父亲的外貌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读一读文中画“——”的句子,为什么不直接写挖了36小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想象填空:阿曼达在废墟下会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会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分)
(8)写法学习指导与运用。
课文中大量描写了人物的语言和动作,请你也试着对自己进行一段语言、动作描写,突出重点,详略得当。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外阅读
_________________
前几天,学校请来了照相馆的李师傅,要为我们毕业班的全体同学拍一张毕业照。同学们都高兴极了,(唯维)独我却碰到了一件不顺心的事。在排队的时候,班主任秦老师故意把我的“死对头”黄美华安排在我身边,真是冤家路窄啊!
黄美华低着头不吭声,我憋着气把头扭向一边,两人之间隔一道“银河”。
“大家靠(拢扰)点,不然照出来像一盘散沙似的,就会损害了你们集体的形象。”李师傅洪亮的声音,使我不由自主地转过头来瞧瞧这道“银河”。再看那照相机,它正瞪大眼睛在期待着我们。这时,秦老师那(即既)热情又严肃的目光投向我们。我不好意思,慌忙把头扭向一边。秦老师走近几步小声地说都什么时候了你们还这样难道你们都打算做一辈子冤家吗我希望你们要珍惜六年同窗的友谊声音轻而沉,充满了感情。我感到十分惭愧,忽然,有一只手拉住了我的衣角抖动了几下。我转过头看看美华,她的脸红扑扑的,一双会说话的眼睛一闪一闪地看着我,嘴边含着一丝(羞差)涩的微笑。我心里一热,一把抓住了她的手……
“这就对了!”李师傅大喊着。接着又逗着我们笑一笑,咔嚓一声,全班同学的笑脸都被收进了相机。
过了几天,李师傅送来了照片。瞧,在全班同学当中,要数我和美华笑得最甜!我感谢照相机,是它为我们留下这难忘的一刹那……
(1)给短文补个题目。
(2)给文中第二自然段缺少标点的地方加上标点符号。
(3)划去文中括号里不正确的字。
(4)文中有几处精彩的描写,请按要求找出一个完整的句子,并画记号。
①找出描写秦老师神态的句子,画上“”线。
②找出描写美华主动与“我”和好的句子,画上“”线。
(5)从文中找出带有比喻和拟人修辞方法的句子,抄写在横线上。
比喻句:
拟人句:
(6)说说短文中最让你感动的地方,并说说为什么感动?
(7)用几句话写一写在你小学阶段最有意义的一张照片。
课内阅读
《匆匆》
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但是,聪明的,你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是有人偷了他们罢;那是谁?又藏在何处呢?是他们自己逃走了罢;现在又到了哪里呢?我不知道他们给我多少日子;但我的手确乎是渐渐空虚了。在默默里算着,八千多日子已经从我手中溜去;像针尖上的一滴水滴在大海里,我的日子滴在时间的流里,没有声音,也没有影子。我不禁头涔涔而泪潸潸了。
(1)“复”音序为,部首为。“复”在字典中的解释有:①重复;②恢复;③再,又;④答复。在“一去不复返”中应选第种解释。
(2)照文中的第一句仿写。了,有时候;
了,有时候;
(3)选择。“聪明的,你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这句话正确的理解是()。
A 向聪明的人询问我们的时候去哪儿了。B 表达了作者对时光易逝而无法挽留的无奈和对过去日子的留恋。
(4)结合课文填空。“我不禁头涔涔而泪潸潸了,”那是因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