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最优秀的人是谁
苏格拉底在风烛残年之际,知道自己时日不多了,就想考验和点化一下他的那位平时看来很不错的助手。他把助手叫到床前说:“我的蜡所剩不多了,得找另一根蜡接着点下去。你明白我的意思吗?”
“明白,”那位助手赶忙说,“您的思想光辉是得很好地传承下去......”
“可是,”苏格拉底慢悠悠地说,“我需要一位最优秀的承传者,他不但要有相当的智慧,还必须有充分的信心和非凡的勇气......这样的人选直到目前我还未见到,你帮我寻找和发掘一位好吗?”
好的 好的 助手很温顺很尊重地说 我一定竭尽全力地去寻找 绝不辜负您的栽培和信任
苏格拉底笑了笑,没再说什么。 那位忠诚而勤奋的助手,不辞辛劳地通过各种渠道开始四处寻找了。可他领来一位又一位,总被苏格拉底一一婉言谢绝了。有一次,当那位助手再次无功而返地回到苏格拉底病床前时,病入膏肓的苏格拉底硬撑着坐起来,抚着那位助手的肩膀说:“真是辛苦你了,不过,你找来的那些人,其实还不如你......”
“我一定加倍努力,”助手言辞恳切地说,“找遍城乡各地、找遍五湖四海,我也要把最优秀的人选挖掘出来,举荐给您。”
苏格拉底笑笑,不再说话。
半年之后,苏格拉底眼看就要告别人世,最优秀的人选还是没有眉目。助手非常惭愧,泪流满面地坐在病床边,语气沉重地说:“我真对不起您,让您失望了!”
“失望的是我,对不起的却是你自己。”苏格拉底说到这里,很失意地闭上眼睛,停顿了许久,才又不无哀怨地说,“本来,最优秀的就是你自己,只是你不敢相信自己,才把自己给忽略、给耽误、给丢失了......其实,每个人都是最优秀的,差别就在于如何认识自己、如何发掘和重用自己......”话没说完,一代哲人就永远离开了他曾经深切关注着的这个世界。
1、文中画线句子中的第一个“蜡”比喻__________________;第二个“蜡”比喻_________________。与句子相对应的成语是__________________。
2、 从文中带点词,你体会到这个助手是个_________________的人。
3、 “苏格拉底笑笑,不再说话。”此时苏格拉底心里的感受是________。(选序号) A对助手满意。 B对助手的表现有点儿失望。 C希望助手尽快找遍全国,找遍五湖四海。
4、 给第四自然段加上标点。
5、苏格拉底在死前才明确地说:“最优秀的就是你自己”,在这之前,他对助手有所暗示吗?请你找出相关的语句写下来。
6、助手努力寻找“最优秀的人”结果最优秀的人却是他自己。聆听苏格拉底临终前的一番话,助手一定是如梦初醒,后悔莫急。读了这个故事,你得到了哪些启发?
把牢底坐穿
——何敬平(1918—1949)
1948年夏于渣滓洞:
为了免除下一代的苦难,
我们愿——
愿把这牢底坐穿!
我们是天生的叛逆者,
我们要把这颠倒的乾坤扭转!
我们要把这不合理的一切打翻!
今天,我们坐牢了,
坐牢又有什么希罕?
为了免除下一代的苦难,
我们愿——
愿把这牢底坐穿!
1.给下列多音字组词。
难 nán( )转 zhuǎn( )
nàn( )zhuàn( )
2.用“”画出诗中的反问句,并把它改成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叛逆者”本来多指与公认的习惯或传统决裂的人,在文中指( )
A.与反动势力抗争的革命者 B.国民党反动派
4.“颠倒”指跟原有的或应有的位置相反;“乾坤”本指天和地,那么在诗中“颠倒的乾坤”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作者愿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首诗表达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课文节选,完成练习。
囚歌
为人进出的门___________着,
为狗爬出的洞___________着,
一个声音高(唱叫)着:
——(走爬)出来吧,给你自由!
我渴望自由,
但我深深地知道——
人的身躯怎能从狗洞子里爬出!
我希望有一天
地下的烈火,
将我连这活棺材一齐烧掉,
我应该在烈火与热血中得到永生!
1.在横线处填写合适的词语。
2.划去诗中括号内错误的字词。
3.写出文中的一对反义词和一对近义词。
反义词:( )——( )
近义词:( )——( )
4.联系上下文,“狗”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为狗爬出的洞”指的是___________。“(走爬)出来吧,给你自由”意味着_____________________。
5.你是如何理解“永生”的?结合革命者的经历谈谈你的感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在上海老城厢文庙附近,住着一“鸟王”:周伯诚。在许多城市的学校、宾馆、娱乐场所……数不清的人看过他的驯鸟表演,其中包括江泽民、李先念等中央领导。
瞧,周伯诚拿出一个个小道具。他对金雀说:“听好,3+4等于几?”金雀“忽”的一下飞向主人;从他手上衔出一张扑克牌,正是“7”。
“现在表演李三娘打水。一、二、三、四。”小鸟听着口令,用嘴啄了几下,把小水桶提到横杆上……
“鸟王”介绍,每个动作至少要重复训练5000乃至上万次,鸟儿才能记住。驯鸟还须养鸟,与它们建立感情。
鸟类中大雁最难驯。上海动物园里有一群大雁,慕名yāo qǐng( )周伯诚帮助驯服。三个星期过后,四只大雁居然成了“鸟王”的“臣民”;有一天,一位饲养员不小心,打开了关大雁的笼子,两只大雁展翅高飞没了zōng yǐng( )。
第二天,“鸟王”来了,他在公园附近的田野、小河边吹起了哨子,没想到那两只隐藏在田野里的大雁,听到zhāo huàn( )立刻飞回他身边。来到动物园,“鸟王”将手中的红旗一展,四只大雁,“刷”地排成一列横队,踏着“一、二、一”的节拍,bù fá()整齐地前进。
1.看拼音写词语,填在文中的括号内。
2.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居然——( )附近——( )
3.第一节中的省略号省略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作者举了哪几个例子来具体说明周伯诚是“鸟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给文章加上一个合适的题目,写在文前的横线上。
阅读课文节选,完成练习。
奶奶六十开外。( )斗大的字认识不了几个,( )她老人家肚里的“老话”特别多,张口就是一大串。她常常用“老话”教育我、激励我,奶奶的“老话”伴随着我的成长。
“春眠不觉晓”。初春的早晨,人总感到懒洋洋的,( )我喜欢在被窝里多躺一会儿。奶奶干完了家务活,见我还没起床,便在我的耳边轻轻地呼我:“晓晓,不早了,快起床吧。”我拉过被子蒙上头,只当作没听见。谁知,过了一会儿,奶奶走进房,见我还在呼呼大睡,边掀被子边唠叨:“早睡早起身体好,晚睡迟起百病长。”听了奶奶的话,我只得乖乖地起床了。
饭后,我把碗筷一推,站起身就想往外跑。奶奶忙拦住我□□哪儿去□□我堆起笑脸说□□去玩一会儿□□□不行□得先洗个脸□再把碗洗干净□□奶奶一本正经地吩咐。我装着愁眉苦脸的样子,对奶奶说:“这次你(饶绕)了我吧,我约了同学去玩,快迟到了。”奶奶不理我,“老话”(到倒)又冒出来了:“‘越吃越馋,越玩越懒’,‘人勤出金山,人懒败家产’。”我(辩辨)不过奶奶,只得乖乖地去洗脸、洗碗。
1.多音字组词。
别 bié( )还 hái( )
biè( ) huán( )
2.划去文中括号内不合适的字。
3.根据课文内容在括号里填写关联词。
4.在文中□处加上标点。
5.写出表示“说”的词语。
例:吩咐
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
成功
那16级楼梯,在两岁儿子的眼里无异于一座大山。
“今天爸爸不扶你,自己上。”我说。儿子看看我,圆圆的眼睛里闪烁着兴(xìng xīng)奋,随即(jì jí)开始了艰难的攀登。我有意离他远些,以使他没有依靠。上到半途,他回头找我,见我还在楼梯下,忽然惊慌失措,身子一晃,似要掉下来。我的心揪了起来,赶紧鼓励他:“上,慢慢上,你能上去。”
他犹豫着。对他来说,下比上还难。他没有退路。他嘴里“爸爸,爸爸”地叫着,似在给自己壮胆。终于,他鼓足勇气,颤巍巍地抬起脚,继续往上爬。
他成功了。当他踏上最后一级楼梯时,高兴地举起双手欢叫起来。∥
上16级楼梯,对我们来说轻而易举,对他却是大大的成功。由此可见,成功其实是无处不在的,并且无大小之分。我们在羡慕别人成功,感叹自己平凡渺小的时候,不妨经常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这样也能感受到成功的满足和喜悦。每个人的能力有大有小,当不上将军的士兵未必不是好士兵,一个失去双臂的残疾人学会用脚写字的成就感绝不比一个竞选总统成功的人小。任何事情,只要尽力去做,并且做到了,就是成功。∥
1.在括号里选择正确读音,用圈表示。
2.在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伟大( )非凡( )
3.照样子写词语。
例:颤巍巍(ABB)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4.“那16级楼梯,在两岁儿子的眼里无异于一座大山。”文中的这句话中把_____________比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本文可以分成两段,请写出第一段的主要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谈谈你对成功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